馬立新
(寧夏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寧夏 銀川 750001)
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
馬立新
(寧夏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寧夏 銀川 750001)
特種設備由于自身的構造以及組成部分的特殊性使得其與一般設備相比具有更大的危險性,因此在日常運行當中我們必須進行科學、合理地管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降低重大意外事故發生的頻率,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從各個方面對特種設備進行專業化的管理,有利于維持我們日常生活的秩序,促進日常生活的合理、有序的運行。本文將從現今對特種設備管理現狀、出現問題作為出發點進行深入地研究,并針對出現的具體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現狀;解決對策
由于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我國特種設備擁有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因此我國特種設備的數量也在急劇增長。特種設備由于其承載的數據量巨大以及結構復雜多樣使得其危險系數進一步增大。如果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未能落實到位,不僅會損害機器本身,更會危及到人們的生命安全。所以我們應將對特種設備安全的管理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加以對待,制定嚴格、科學、合理、規范的管理標準,培養一批具有豐富的專業素養的人員,雙管齊下,做好特種設備日常的監督與管理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特種設備的安全,才能更好地發揮特種設備的優勢,造福于大眾,造福于社會。
作為開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基礎設施,特種設備為我們日常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先進的特種設備涉及多種領域,包括不同的方面。鍋爐、電梯、起重機等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特種設備。化工、石油、醫藥等行業也因特種設備的廣泛應用變得日益便捷,改變了傳統的工作模式,為工作人員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法,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成為各行各業所依賴的主力軍,同時也進一步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國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也得到了進一步地改善,相應的制度也趨于規范;我國相關部門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遵循一切從群眾中來的工作方法,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對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同時我國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加大了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壯大了對特種設備進行安全管理的人員的隊伍。從多個方面入手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進一步地完善。
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我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雖然我國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斷提高,但由于科技的進步使得現今的特種設備的結構日趨復雜,操作流程也漸趨多樣化。我國現有的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的制度以及相應的規范已不能很好地適應新時期發展的趨勢,因此我國相關部門應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制定符合現今特種設備特點的制度和規范。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工作的質量,降低工作的失誤率,減少重大的意外事故的發生,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雖然近年來我國相關的法律不斷得到完善,人員的專業素質不斷得到提高,相關部門的監管力度也進一步得到了增強,但不可否認的是由于特種設備的不斷發展變化以及我國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固有的弊端,使得現今我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仍然隱藏著危機。
首先,使用者缺乏安全意識。對于特種設備的使用者來說,明確地了解特種設備的概念以及相應的使用規范是運用特種設備為本單位贏得利益的重要前提。但就現今的發展狀況來看,我國仍有很大比例的使用者安全意識淡薄,并不清楚本單位日常運行的特種設備的使用規范,只是簡單地認為國家質檢部門檢測合格的產品就是十足安全、可靠的產品,這些固有的思維模式極易造成意外的重大事故發生。
再次,管理者未能落實好安全責任。我國大部分企事業單位在近年來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意識不斷得到增強,但仍有一部分單位未能很好地認識到特種設備的危險性,未能很好地落實單位在進行生產時的安全責任,也未能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對本單位的特種設備進行監督與管理。有部分企業也未從自身實際出發制定符合自身實際的管理的制度與條例。這些制度規范涉及多個方面,從對特種設備的日常維護、規范的操作流程到國家規定的對部分特種設備的具體的管理措施。企業也未能將特種設備日常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加以總結,也未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未開展相關的演習工作。這種現象的大量存在使得對特種設備的維護工作困難重重。這些日常生活中出現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經過長時間積累會對特種設備造成極大的傷害,以至于特種設備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步,直至報廢。
并且,在對設備進行租賃階段,雙方對設備進行的管理脫節通過調查發現,建筑企業借助于如下渠道來獲取施工設備:(1)企業自身具有的設備。(2)開展施工的人員配備的設備。(3)租賃。在對租賃物體進行管理方面,我國相關法律明確地對雙方應承擔的責任以及應履行的義務進行界定。比如,對電梯、用于起重的機械、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的管理,《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5條規定: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對本單位特種設備的安全全面負責。目前租賃市場中,各承租企業比較注意對大型設備的管理,租賃合同也將雙方的責任義務劃分得比較清楚,但對一些小型設備、專用設備,就不那么重視了,由于這些設備小,使用頻率高、周期又短,設備的所有權、使用權分屬不同的企業,所以施工人員對于設備進行維護與保養的動力不足,認為機械設備如果能湊合用就完全是可以的。可是,租賃公司的看法是:設備由施工企業在進行使用,那么對其進行的維護工作肯定是要由施工企業進行負責。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無人對設備進行管理的現象。
對機械設備的安全使用是站在人的角度上出發的,人們在對設備進行使用的整個過程中不會因為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而受到傷害。結合上述提出的對設備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對應的解決方法與對策。
最后,相關人員的素質水平較低。作為維護特種設備的工作人員應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持有國家相關安全部門進行考核的證件,對上述兩項要求經過嚴格考核后的工作人員才能真正地走進維護特種設備的崗位。因為特種設備具有較高的危險系數,所以在對工作人員的篩選上一定要秉承公事公辦的原則,不能徇私舞弊。對于那些不符合上述兩項要求的工作人員堅決予以辭退,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工作水平,才能降低重大事故的發生次數,才能很好地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與財產安全。
對特種設備的規范使用與安全管理確保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與財產安全,在確保其安全運行的前提下能夠為社會創造出諸多財富。所以,我們應針對現狀以及出現的具體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的措施,進一步提高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的工作水平。
首先,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在單位營造安全重于一切的工作環境,讓工作人員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對特種設備使用人員進行科學、規范操作的相關培訓,進一步規范使用人員的操作步驟與程序。組織使用人員與監督管理人員對本單位指定的相關制度、條例進行學習。加大培訓力度不僅可以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而且也能夠從多個方面提高工作水平。
再次,建立完善的檔案,對特種設備進行詳細記錄。建立相關的特種設備,對特種設備日常出現的狀況進行詳細地記錄,從而達到對特種設備運行情況的全方位地了解。建立的檔案應涉及多個領域,從生產廠商的具體信息到特種設備日常使用的具體情況都要事無巨細的進行記錄,從而對特種設備的具體情況做到了如指掌。每種特種設備在性能以及結構上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在使用時也都有各自的要求。施工企業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如果能夠按照規定對機械進行合理地使用,就能將機械的使用效率予以充分地發揮出來,最大化地降低機械發生的磨損,將機械的使用壽命加以延長,降低使用成本。對于各項目之間的機械調配問題,做到提前及時地掌握各個施工項目的工程進度與機械設備方面的需求、退場信息,安排好機械設備調用過程中的二次保養維護工作,解決好使用與保養的矛盾沖突。最后,明確責任主體。單位應對特種設備使用者責任進行明確地確認,完善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對工作人員的工作范圍進行具體的分工,力求做到職責分明。通過具體的獎懲措施對特種設備的使用者與安全管理者的責任進一步確認,提高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者的工作水平。
特種設備作為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設施與我們日常的生產生活有著很大的關系。特種設備為我國經濟建設提供了堅實的設備基礎,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行各業的工作效率,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作為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門應從現狀出發制定出符合自身實際的制度、條例,從而促進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工作水平,進一步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水平。
[1]陶雪榮,沈功,田俞躍.特種設備安全科技發展回望[J].中國特種設備安全,2015(6):93.
[2]原徐成.《特種設備安全法》與《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內容對照(一)[J].建筑機械(上半月),2013(9):128.
F27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