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
中圖分類號:G7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261-01
隨著以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軟件開始出現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它們在視覺上、聽覺上、觸覺上都給用戶以全新的震撼和體驗。教育技術在國內并稱電化教育。簡而言之,就是最新技術手段應用于教育的過程,或稱采用現代化技術對教育信息進行有效的攝取、存貯處理和傳輸,以達到教育最優化的目標。其中教育技術是最為顯著的,它是現代科技與現代教育理論結合的產物。它的科技性和先導性決定著它有許多傳統教育所不具備的優勢和特點。而且這些優勢和特點必將使之在未來教育中社會化。
1.信息技術教育的優勢
信息技術教育的產生為傳統的教學模式注入活力,為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增添了現代思想、方法和手段。而更重要的是電化教育的產生,打破了教育的圍墻。使教育趨于社會化,實現了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信息技術教育技術拓寬了成才之道。由于廣播、電視、衛星,計算機教育的開展,傳統的學校教育和學齡教育的限制被打破,使各種形式各種類型各種渠道的教育活動能夠在克服師資、校舍、教材不足的情況下,順利進行,使得更多的人獲得受教育的機會。
科技發展,知識更新,要求人們不斷地獲取知識,即使一流的學者,也存在著知識更新的問題,這就是所謂的"終身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為人們快捷高效大容量地提供教育信息,適應了這一社會的需求。
2.計算機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教育采用的最先進的教學手段。對于傳統教學中,難以表達、學生難以理解的抽象內容、復雜的變化過程、細微的結構等,多媒體通過動畫模擬、局部放大、過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決,它打破了"粉筆加黑板,教師一言堂"的傳統教學方法,不但在教學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
2.1多媒體的運用,使課程的導入形式變得多樣,易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借助計算機多媒體的運用。教師在教學中根據課程內容,利用多媒體展示、播放一些相關的圖片、動畫、視頻、音頻等,這些直觀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往往能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2多媒體的運用,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靈活地采用直觀教學手段,不僅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印象深刻,而且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更多點通過現代的計算機多媒體運用音像把語言文字中描寫的情景再現,可以使課程內容具體化、形象化,聽過多媒體示范朗讀后,學生自然受到感染、熏陶,并很容易理解、接受課程內容。
2.3運用多媒體教學能有效地把媒體教學技術應用于教學實踐。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組織教學以及把媒體教學技術應用于教學實踐,促進了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現代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培養數以千萬計的應用型、技能型的專業技術人才,所培養的人才必須具有必要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既要突出實踐環節的教學 。多媒體技術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隨時可講解理論知識、演示實驗步驟、指導學生學習、甚至讓學生自己動手模擬實驗,使學生既能學習到"必需"的操作技能,得到省時"夠用"的理論知識,掌握了實踐操作本領。
3.計算機信息技術在教學應用中的對策
3.1培養能力,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在數學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態度、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數學教師雷淑芬,在講"不連續進位加法"時,采用了同步輔導資源,首先,帶學生進入"學一學"專欄,讓學生聽一聽特級教師講座,通過名師指導,學生掌握了"萬以內筆算加法的基本法則",讓學生掌握了基本知識。學生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把數學知識與信息技術整合,學生學習變得輕松自由,極大地激起了學生的興趣,不僅圓滿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而且又極大地擴充了學生的知識面,同時又減輕了學生課業負擔。
3.2應用信息技術,突破重點、突破難點。網絡技術發展到今天有它的獨特優勢,它能把某一事物具體化、形象化,動靜相融、聲情并舉的特點。所以恰當的運用信息技術把抽象化為具體,調動學生的各種積極性參與解決教師難以講請、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教師少講、甚至不講,達到突破重點、難點。
如講《圓的面積》時,為了讓學三更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這一難點,我就從網上下載了有關圓的面積的課件,利用課件上形象生動的剪、拼動畫,把圓分割成相等兩部分共16份,然后通過切畫把這兩部交錯拼好,這就近似的得到一個長方形。學生從視覺生體會到把有一個圓轉化成一長方形的過程。再通過學生親手拼剪,最后得出這個近似的長方形與圓面積完全相同的。引導學生觀察,怎樣才能把圓轉換成長方形?然后可以剪拼動畫32份64份……形象生動的活動過程展現在眼前,再讓同學們?出發現了什么?這個近似的長方形與什么有關,從而導出圓面積公式。使得這節的重點難點易的被突破極大的提高了教學效率,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
又如在教學《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時的推導,先讓學生觀察自己動手擺學具,教師借助電腦充分展示知識發生、和發展形成過程,突出推導要點,先出出示長6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再利用1厘米的小正方形來擺,看一看能擺幾個,面積就是幾平方厘米。重點是一共可以擺幾個?讓學生仔細觀察畫面,在長方形的一邊可以擺6個小正方形;在長方形的寬上可以擺4個小正方形。這樣學生就會發現長方形的面積=長X寬。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教想媒體以它獨到的動態演示生動而具體,形象展示出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并利學生已掌握的知識、能力和方發探索獲取新知識,培樣了學生的探求精神和創新能力。既有效的解決教學中的重點,同時突破了難點,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提高了教學質量。
信息技術進入課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尤其是信息技術的形象具體、動靜結合情聲并茂彌補了傳統教師方式直觀感、具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信息技術這些特點解決傳統課堂難以解決的問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興有著重要的作用。它能為教師提共更有力的方發,從而使教學中的各種問得有效的解決,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3.3練習設計 分層教學。利用多謀體技術編寫的系列針對性訓練,其練習效果非常之好傳統的教學方是不可比擬的。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在于學生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化抽為具體,通過娛樂性的學習能輕松地鞏固已學過的知識,從而切實激學生自發由內心的興趣,真正做到"減負提素之目的。比如在練習題目填寫各種型式的選擇題、填空題、是非題等,由軟件來制作完成學生解答正確與否,根據練習情況給予必要的鼓勵和表揚或重復練習等,再如果有個別理解差的學生可以利謀分層教學,對于不同的學生,展示的題目也不同,教師把握準層次,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從而達到提效率的目的。
作為一名教師,每天遇到不同的問題,但我相信,教育以人為本,只要我們以學生為本,信習技術就會在我們的教學中發揮他的更大作用,從而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