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中圖分類號:G6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391-01
隨著英語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中考改革的不斷深入,英語閱讀已經成為重中之重,如何打破傳統教材作為唯一課程資源的局限、合理整合課程資源、更好地提升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培養學生語感,已經成為教學的重點。
我校屬于市區中學中的三類學校,根據我校生源的實際情況,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我采取了課堂教學整進整出的語感閱讀模式。
1.要解決的問題
1.1解決學生詞匯量小,畏懼心理、缺乏自信的問題。面對閱讀材料大量的陌生單詞和冗長的句子,一些學生產生了畏懼心理。加之學生的閱讀時間不夠多,閱讀的速度又由于詞匯障礙而很慢,詞匯量小又引起他們在閱讀過程當中容易產生挫敗感。面對這個問題,我創建作業群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膽說,在作業群里,只要學生發了語音作業,就一定給予及時而充滿鼓勵的評價和改進的建議。這樣幫學生加強了自信,慢慢克服畏懼心理,但基礎薄弱的學生還是存在困難。各班都建立了專門的英語語音作業群(微信群或QQ群),供學生們和老師上傳語音作業,大家進行互評和賞析。同時在閱讀本上將美詞佳句進行摘抄整理并概括文章大意。
1.2解決學生語言感悟較差,閱讀思維固化的問題。較多學生閱讀思維固化,在遇到不懂的詞句時,就馬上翻看注釋。我們要求學生不管懂不懂文章的意思,就是一遍又一遍地跟讀,增強語言的綜合感受與運用能力。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詞義,或者直接跳過忽略不計。
1.3在有限的課時高效地學習和有效整合教學內容,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選擇語言地道有味,故事也生動有趣的閱讀材料。我們引領學生跟讀錄音、牢記優美的句型、掌握其故事大意、分析人物特征等。并將其記錄在閱讀本上。
2.操作基本模式
第一課時:跟讀全文、文化導入、模仿句子、生詞拼讀、詞匯講解、檢查預習、小組朗讀。模仿跟讀環節是最受歡迎的環節,老師挑選最有特色的句子,讓學生聽和模仿。通過反復訓練,這些句子基本能脫口而出。大家的積極性和參與度都很高,真正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第二課時:跟讀某一章節,通過提問并回答的形式了解故事、模仿句子、欣賞佳句、人物分析、根據圖片復述故事。
第三課時:模仿欣賞佳句、主題分析、重點句子講解。第三節課的重點是分享對故事主題的理解;從語言、情節、人物、蘊含的哲理等方面對故事做出評價。讓學生在回顧故事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理解、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根據學生對故事的掌握程度,適當進行表演活動)
3.成果顯著
經過教師的積極指導、學生家長合作,一年多的語感教學閱讀實踐中,我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總結如下:
3.1口語表達能力大幅度提高,詞匯量大大增加。課堂上做到了每個同學都有大聲講英語、模仿英語的表現機會。通過對各學生語音語調的檢測,88%以上的同學能夠對典范英語的每個故事情節了如指掌,42%以上的同學已經能夠模仿得惟妙惟肖。在期末,進行口語測試,計入期末總成績。這也掀起了學生中熱衷讀、反復推敲模仿語音語調的熱潮。
3.2考試成績與去年期末成績、同年級未參與研究的學生的成績相比,明顯提高。2015-2016第一學期末,在保定市蓮池區八年級期末質量檢測中,推行了典范英語教學的育新中學和沒有進行這項研究的育德中學的成績比較分析如下: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在"語感閱讀法"的實施和推進下,學生大量地輸入語言材料,除了能提高學生英語閱讀寫作能力以外,他們的英語整體水平也大幅度提高。
我認為語感閱讀確實實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對其他學科也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今后我會密切聯系課堂教學實際、積極務實地開展教學研討活動,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努力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