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善
(陜西省洋縣中學 陜西洋縣 723003)
學校體育課堂教學質量評估體系與標準的研究
李明善
(陜西省洋縣中學 陜西洋縣 723003)
從我國學校體育現代化教育管理的實際需要出發,著重對學校體育課堂教學質量評估的依據進行論述,對學校體育課堂教學質量評估的框架體系和評估的標準進行系統研究。提出學校體育課堂教學質量評估應包括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教學效果等方面。
評估 體育課堂 教學質量

表1 學校體育課堂教學質量評估量表
學校體育課堂教學質量評估工作歷來被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所重視,也是專家、學者們研究的熱點。因為它不僅關系到我國各級學校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廣大青少年體質的增強、終身體育習慣的養成,而且關系到體育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教學技藝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有利于各級行政領導科學決策、管理,從而使學校體育教學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但是,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對體育有著不同的需求,而學校體育的教育目標也會隨之改變,學校體育的教學模式、要求也會有所不同,現代學校教育管理不斷規范化、科學化,也要求我們對我國學校體育課堂教學質量評估的內容體系、量化標準不斷地加以研究,以適應新的形勢發展需要。
現代學校體育教育已由原來的單純生物體質逐漸向身心全面發展觀轉變。學校體育已成為全面發展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在課堂教學評估中,首先要看教學內容的搭配、教學方法的安排是否滿足了不同技術水平、不同身體素質、不同興趣愛好學生的體育需求。真正達到競技項目教材化、教學內容游戲化、教學方法趣味化、練習手段處方化的教學模式,構成課堂教學動態遞進的有序體系,并使學生領悟體育的真正價值,從而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和體育興趣。另外,任課教師是否著重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把增強學生體質和技術、技能教學轉化為培養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有效過程,使學生在新鮮別致的感覺中體驗體育教學的無窮樂趣。
現代學校體育逐漸將教育屬性、社會屬性納入到體育教學之中,把學生個體的需要和社會發展與學生的需求結合起來,有效地完成培養身心全面發展人才的教育使命。在課堂教學評估中,必須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態度來觀察、判斷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是否根據學校體育的目標,將健身、健心、育人等方法有機結合,并真正把課堂教育這一師生雙邊活動與增強學生體質、提高適應社會能力、激勵競爭意識、培養道德情操、養成終身健身保健習慣和發展心理素質融為一體,以達到培養學生成為適應未來社會發展所需的合格人才。
體育是一門由多學科組成的交叉學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否重視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倫理學、人類學、生命科學、美學、生物學、哲學、史學等多學科理論來研究體育教育規律,并將多學科理論有機地轉化為可以操作的東西來指導教學實踐。這已成為現代學校體育課堂教學質量評估重要內容。同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具備利用本學科前沿的最新成果指導教學、解決教學中現實問題的能力,形成多學科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我國學校體育教育的理論體系,改變體育教師憑技術、憑經驗教學的局面。
根據我國學校體育教學特點及體育教育目標,使學校體育逐漸向快樂有趣、身心統一、終身享受的教育方向發展,盡快地推進各級學校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我國學校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框架應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教學效果三方面加以構思,形成多層次、多指標的課堂教學質量評估框架體系。
量表說明:1.等級欄目內打“√”對應的等級系數乘以加權系數為各指標加權分,累積11個指標的加權分為最后得分,滿分為100分。2.在評估時,采用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再取平均值,為任課教師的最后得分。
為了進一步使我國學校體育課堂教學質量評估日趨合理、科學,促進各級學校體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適應我國現代學校體育教育發展戰略需要。作者結合參加校內外課堂教學質量評估的實踐與教學管理的親身體驗,聽取眾多專家見解,在綜合各學校有效經驗的基礎上,研制了學校體育課堂教學質量評估量表,以供教育行政主管領導及各級學校開展體育課堂教學質量評估參考(見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