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楊振煒
《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指導下高職院校學生體質監測與評價的研究
王莉莉 楊振煒
本文主要針對《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針對學生體質監測與評價的相關要求展開研究,力求在嚴格落實此標準的基礎上,完善學生體質監測與評價,將這項工作落到實處,真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體育教學改革。
高等學校 標準 指導 學生體質
近年來,為提升高職院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學生體質監測與評價已經成為當前學校體育工作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基本制度、基本標準和明確要求,區域之間、學校之間體育工作水平差距較大,總體上看,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趨勢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扭轉。
(1)“標準”要求學校必須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心,安排專門人員負責,每年對所有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建立健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管理制度,學生測試成績列入學生檔案,作為對學生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畢業年級學生測試成績及格率須達95%以上。
(2)將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作為衡量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將體質健康狀況、體育課成績、參與體育活動等情況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內容。建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分析和研判機制,根據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制定干預措施,視情況采取分類教學、個別輔導等必要措施,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體育鍛煉。
(一)嚴格落實“標準”,完善學生體質監測與評價
為了落實好“標準”測試工作,各大高職院校均成立了“標準”測試工作領導小組和測試中心,每年按要求完成測試和數據上報工作,同時建立了“標準”通報制度。具體落實的內容如下表:

表1 “標準” 落實內容表
嚴格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進行測試,確保健康測試及格率、良好率和優秀率。將測試結果上報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據管理系統,形成學生體質健康年度報告。測試成績向學生反饋,并及時在校內公布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總體結果。進一步深入開展體質健康咨詢與干預工作,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列入衡量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評估指標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內容。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和測試成績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和檔案,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畢業前,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達不到60分者按結業處理(因病或殘疾學生,憑醫院證明向學校提出申請并經審核通過后可準予畢業),并及時進行溝通,給予指導和干預,幫助其積極參加鍛煉,順利通過測試。畢業年級學生測試成績及格率須達95%以上。
(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影響及意義
(1)《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素質教育的順利進行創造條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在評價指標的設定上充分考慮了個體之間的差異,表明國家對學生體質健康的關心由素質方面向健康方面轉化。《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體育測試項目多是以身體形態和身體機能的測試為主,而與運動技能相關的評價指標減少,難度也有所降低,有利于全面實現體育課程的總目標。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為素質教育的順利進行創造條件。
(2)《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是對體育課程進行改革的契機。“標準”中明確指出體育課須保證一定的運動強度,其中提高學生心肺功能的鍛煉內容不得少于30%;要將反映學生心肺功能的素質鍛煉項目作為考試內容,考試分數的權重不得少于30%。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整個體育課程內容時,必須設計30分鐘的身體素質練習內容,當然這些內容必須圍繞《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所設置的內容并能夠提高學生心肺功能為前提。
這種情況就轉變了我們原有的教學理念,必須在“標準”指導下30分鐘的身體素質練習內容,當前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沒有根本好轉,健全學校的評價體系建設,使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成為全面衡量學生發展和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指標。
各高等學校要充分認識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意義,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把體育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切實加強領導和規范管理,認真落實“標準”;完善學生體質監測與評價,真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深刻認識《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影響及意義。
[1]王長興.簡論《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下高職體育教學的繼承和發展[J].運動,2015(09):133~134.
[2]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的通知[J].中國學校體育,2014(08):7~9.
(作者單位: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