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麗(河北省黃驊市環保局,河北 黃驊 061100)
?
淺談我國環境檢測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沈 麗
(河北省黃驊市環保局,河北黃驊061100)
摘要:我國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環境保護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但是環境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環境檢測是環境保護工作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它直接影響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本文主要針對我國環境檢測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提出一些解決的措施,希望能給今后的環境檢測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環境檢測;環保部門;檢測標準;解決措施
近年來,我國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社會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如何改善環境問題、提高環境質量已經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我國對環境保護問題非常重視,2003年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堅持可持續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環境保護問題被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然而,目前我國環境保護現狀并不樂觀,其中環境檢測這個重要環節,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急需解決。因此,為了更好的響應黨中央的號召,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實事求是地剖析我國現行的相關環境保護法律制度,解決環境檢測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環境檢測的水平,為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的依據,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目前,我國現行環境保護法中對環境檢測工作影響最大的是年檢測制度,它分為環境檢查制度和環境監測制度兩個部分。其中,環境檢查制度是環保部門定期對污染物排放單位,進行檢查的法律依據,而環境監測制度是環保部門定期對污染物排放單位,進行監督、測定的法律依據。目前,我國年檢測制度是以環境檢測為主,為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變得越來越復雜,現行的環境年檢測制度已經無法適應環境保護現狀,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急需解決,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環境檢測對象設定不合理
我國現行年檢測制度的檢測對象只有排污單位,并未涉及排污個人,我們認為,在檢測對象的設定上是不合理的。我國《環境保護法》第一章第六條規定,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但是,現行年檢測制度中只規定了環保部門對要定期對本區域內污染物排放單位進行檢查,并沒有規定環保部門要對排污個人進行檢查。除此之外,排污個人的義務也未被納入年檢測制度中,只規定了排污單位有義務全力配合有關部門進行檢查。隨著我國城市化的發展,個人對環境造成污染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但是由于沒有相關法律的約束,導致一些個人肆無忌憚地進行排污行為,對環境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
(2)執法機構不健全,執法人員素質較低
目前,我國環保執法機構尚未健全,沒有專門的執法機構進,這使得在開展執法工作時面臨著權力異議的問題,執法工作無法有效進行。其次,由于執法機構不健全,在環境檢測執法工作的管理上,也缺乏統一的規章制度,這樣對環保執法隊伍的建設非常不利。此外,我國基層環保部門人員配備不足,導致執法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在進行環境檢測、執法時無法按照要求有效完成任務,有的甚至缺乏專業的環保知識,在執法時僅憑自己主觀的意見和看法進行處理,對待違法的單位執法力度不嚴,或者存在故意包庇的現象,這對我國環境檢測制度的權威性和公正性有著非常消極的影響。
(3)檢測標準落后
環保部門在進行環境檢測時,需要根據相關的環境指標進行檢測,對于不同的檢測指標有不同的參照標準。一旦檢測結果不在參照標準范圍內,則表明該處環境受到污染,這說明環境檢測標準是環保部門執法的依據,與執法部門以及排污單位都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但是,現行的年檢測制度中有很多的執法標準仍然采用的是舊的檢測標準,而舊的檢測標準由于時代的問題,普遍偏低,無法適應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這非常不利于我國環保執法部門樹立威信。
(4)執法效果不明顯
環保部門在對排污單位進行檢測時,一旦發現有違規生產、排污標準不合格的單位,往往采取的是罰款的方式,并不會對違法排污單位追究相關法律責任,這樣的做法間接地縱容了排污企業,使其認為只要交了罰款就可以隨意排放污染物,完全忽視了其行為對環境造成的危害,也忽視了企業對環境保護應該擔負的責任。因此,這樣的執法方式很難真正意義上對排污企業產生限制作用,也難以使執法工作達到明顯的效果。
針對上文中對環境檢測中存在的問題的分析,提出以下幾點解決措施:
(1)完善年檢測制度中的檢測對象
現行的年監測制度中檢測對象設定不合理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環境檢測工作的效果。所以,必須將檢測對改為排污單位及排污個人,并且環保部門在進行環境檢測時,必須依法對排污個人進行檢查,不能特殊對待。此外,在年檢測制度中還要規定排污個人必須履行的義務和擔負的責任,用法律的手段約束他們,使其樹立極高的環保意識。
(2)建立健全執法機構,加強執法隊伍建設
建立健全環保執法機構是確保環境檢測工作順利進行的保障,國家必須在各基層設立專門的環保執法部門,并且進行統一的管理,使其成為專業、有序的執法隊伍。其次,還應加強環保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人員的素質和工作能力。首先,在執法人員的選用上應該要嚴格把好關,必須錄用具備專業知識及專業素養的人員。另外,在執法機構內部可以實行考核制度和獎懲制度,對于工作業務能力強的人員可以進行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對于工作能力極弱的人員,應該及時進行處理,給安排培訓學習或直接調換工作。總而言之,必須確保環保執法隊伍是一支高素質隊伍,必須要真正全心全意為環保事業做貢獻。
(3)重新確定環境檢測標準
對于環境檢測標準應該根據現在的環境情況進行確定,那些無法適應現狀的舊檢測標準,要重新制定,必須確保新的環境檢測標準能夠滿足我國環境保護現狀的要求。同樣,在新環境標準的使用過程中也應該及時地進行更新。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我國環境檢測標準適應時代的變化,才能為環保執法部門的工作開展提供依據。
(4)注重對排污行為的懲罰方式
環保部門對那些排污單位或個人應該嚴格執法,嚴禁出現徇私枉法的行為,并且對于違規單位或個人,不能只是簡單地進行罰款懲罰,還應該對其進行批評教育,使其真正意識到自己行為的嚴重性,并下達整改通知。對于整改不達標的單位或個人,要加大懲罰力度,情節嚴重者可以追究其法律責任。
(5)做好監測質量監督工作
建立健全質量監督和考核機制,是開展質量監督活動的基礎工作,它有利于保證環境監測工作的安全性。在我國,環境監測系統是一個聯系在一起的整體,它的各個環節緊密相關,影響著環境質量的保護問題。為了體現全國一線的管理工作,使監測技術和數據質量存在可比性,令其達到我國環境質量管理標準的要求,建立起一個面向整個監測系統的質量監督管理機制,協調好全國各實驗室的監測任務。要對當前環境監測系統做好準確的觀察,發現問題,并且開展一系列有利于環境質量管理水平提高的工作,促進環境監測工作的發展。
環境保護問題始終是人類不可逃避的問題,也將成為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最大的難題。我國對保護環境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由于在制度方面存在一些缺陷,使得環境檢測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從而導致環境問題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因此,對我國年檢測制度進行分析,剖析環境檢測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提高我國環境檢測的工作效率,為促進我國環境保護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楊麗,張建.我國環境檢測中的弊端及改進建議[J].北方環境,2013(10).
[2]李志明,張芳芳.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的基礎[J].甘肅科技縱橫,2008(01).
[3]水娜.環境監測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12).
[4]戴胄.污染源監督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1 (12).
[5]石紅燕.關于如何提高環境監測數據的重要性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 (05).
[6]葉付勇.有關環境監測數據的處理和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2(02).
[7]王澤華,林宣雄,李懷祖,陸新元,田為勇.國家環境監理信息系統的開發研究[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1(04).
[8]顧紅明.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質量與標準化,2011(08).
[9]陳麗華.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綜合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06).
[10]亓學紅,朱顏蘋.現階段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之我見[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01).
[11]郭穎,錢竹均.基層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不足與對策[J].科技信息,2010 (01).
中圖分類號:X831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