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良
(浙江省永康市第二中學)
“探索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的教學案例
徐建良
(浙江省永康市第二中學)
該課題是浙科版高中生物學必修模塊3《穩態與環境》第1章植物的激素調節中的“探究活動”內容,既是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該探究活動是依據生長素作用的特點具有兩重性的原理,以生長素的發現、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其應用等知識作為背景,引導學生如何將科學理論應用于生產實踐,學生可體驗到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同時也是訓練學生將實際問題轉化成可行的實驗方案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提高設計實驗方案的可行性、科學性和簡易性。本節內容能很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中的“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在課堂上教師可作出如下安排:(1)學生分別匯報各組的設計方案,自我暴露出實驗設計中存在的問題;(2)通過小組內合作小組間的交流,作出評價;(3)教師從優點和不足兩方面作出簡要的點評,引導學生從理論到實踐的升華;(4)各組通實驗設計方案的修改與完善,簡談收獲和經驗教訓。
1.知識儲備
生長素的發現和生理作用,學生認識到了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
2.能力儲備
學生經過初中和必修1-3的探究實驗,基本掌握了探究實驗的一般步驟和方法,已經具備對一些生物學問題初步探究的能力。但對實驗設計中應遵循的原則的應用理解上還不到位。學生經過一年多的自主性探究學習的實踐,已經初步形成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氛圍,能積極并樂于參加小組活動,能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
1.知識目標
解釋生長素類似物的作用特點。
2.能力目標
(1)體驗探究實驗的方法和步驟,進一步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
(2)嘗試用探究的方法研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發展科學探究能力,主要是確認變量、設計可行的實驗方案、預測實驗結果及結果呈現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體會科學理論在應用到生產實踐過程中,還有許多需要探索的問題;
(2)通過合作與交流,逐步養成質疑、創新、協作、求實的科學精神和態度;
(3)通過學習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認同實驗的嚴謹性和科學性。
實驗設計方案和實驗結果的呈現方式。
“做中學”,認為科學教育不僅是讓學生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因此,學生親身經歷探究活動的過程,是達成本節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
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自主建構”,因此,通過全體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的評價以及各小組通過合作交流來完善實驗方案,是學生自主建構的重要方法。
1.建立學習興趣小組
每個小組推選1人來參加,共6人(選擇理由:這樣對后面的分組實驗就可由該學生進行相關的指導),對學生進行合作實驗的技能培訓。
2.完成預實驗
教師帶領學習興趣小組同學,在上本課前的三周,根據提供的生長素類似物的藥品吲哚丁酸用法用量說明,選擇用何種枝條,用何種方法處理枝條,設置幾種濃度,并計算好需要配制每種濃度的用量及溶液的總體積,避免藥品的浪費。

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想象、觀察新課導入1.投影“花開富貴 竹報平安”迎春花、富貴竹的照片2.“如何加快繁殖的速度?如何促進生根?”3.投影探究課題:探索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思考與回答:提問:本實驗的實驗原理是什么? 學生回憶相關知識并回答。 調用學生的知識儲備。分步實驗探究合作與探究交流一:根據這一題目,可知是探究性實驗,請大家說出探究實驗的一般步驟有哪些呢?學生積極思考小組討論,上臺展示。準備進入探究活動狀態取材方面,校園景觀植物迎春花,激發探究學習興趣。根據已有的知識儲備解決實驗探究的程序,問題不難,學生建立探究的信心。

續表
由于本課是通過學生自主進行實驗設計,暴露出存在的問題后,再通過學生的相互評價,肯定正確,找出不足并提出改進措施,這種合作交流式的學習,學生能及時發現實驗設計中常常容易發生的錯誤,以避免類似錯誤的再發生,同時也對實驗設計的相關原則在理解和應用上,做得更好一些。本課實施中重點在學生參與實驗設計這一過程,怎樣組織好課堂教學,發揮組內同學的互助?特別是如何更好地激勵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對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有效性至關重要。本實驗的亮點是實驗小組的都寫出自己個性化的實驗設計方案,向小組和全班匯報探究過程和結果、經驗、教訓或體會,包括在科學態度、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方面的收獲。讓學生獲得科學探究活動的經驗,初步確立嚴謹的作風。學會分享成功的快樂,或敢于面對失敗,積極分析原因,尊重客觀事實。
因此,在對小組的實驗設計評價中,我做了這樣的處理:第1小組由學生自由發言。第2小組采取小組討論綜合意見后再進行評價。再由其他同學補充發言。這樣不致使教學程序單一重復,學生能更有興致地參與。實驗設計中材料的處理與分組成為學生的難點,這是我始料不及的,特別是形態學上下端的判斷。在實驗結果的呈現形式中,一學生展示了三維立體圖(雷達圖),這也給予我極深的啟發。
此外,學生的自主探究實驗活動完成之后,從中能體驗到的喜悅和成就感是不可比擬的。由此,實際上也對學生進行了恰到好處的情感教育。如材料的選擇上:同時處理的迎春枝條與富貴竹枝條能夠生根,而月季枝條沒有生根,通過學生的討論和再實驗,提升學生的思維,培養實驗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形成尊重事實的觀點。
學生設計實驗的過程中,老師要加強指導及督促全體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中。
關于要進一步探究的內容,學生可能會提出溫度、光照、營養液、插條老嫩程度、插條種類、浸泡時間、浸泡深度對生根的影響。其中的插條老嫩程度、插條種類可由一個組同時完成。光照、營養液、浸泡時間、浸泡深度這幾組實驗只能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進行。而溫度一項,由于本校還沒有添置恒溫箱,因此暫時無法實施。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