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與工會

江蘇省蘇州市總工會 翟劍報道 日前,江蘇省蘇州市政府下發了由蘇州市總工會、發改委、經信委、科技局、財政局、人社局、安監局和知識產權局共8家單位聯合發起的《關于在全市職工中廣泛開展“建功十三五爭當排頭兵”主題立功競賽活動意見》。
《意見》指出,要以勞模精神、勞動精神為引領,以創新為主題,以提升職工素質為主線,廣泛開展“建功十三五、爭當排頭兵”主題立功競賽活動,團結動員全市廣大職工積極投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努力開創“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貢獻智慧和力量。
《意見》提出,“十三五”期間,要爭取每年實現“五個百”的目標,即:“百萬職工大培訓,百萬職工大練兵,百項工種大比武,百萬職工提建議,創造效益超百億”,使立功競賽覆蓋面日益擴大;推動轉型發展作用顯著增強;職工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十三五”期間,要實現職工技術革新項目5萬項,總結推廣先進操作法5千項;獲得國家專利5千項,其中發明專利1千項以上、適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3千項以上。在全市普遍開展職工技能競賽活動,每年組織市級以上技能競賽工種不少于20個,參賽職工達到20萬人以上,開展崗位練兵、技能比賽企業達到70%以上。
《意見》明確主題立功競賽的主要任務是:圍繞目標任務、重點工程開展建功立業勞動競賽。圍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開展科技創新競賽。圍繞人才強市戰略開展職工技能素質提升競賽。圍繞提高職工安全文化素質開展“安康杯”競賽。
把普遍提高職工技能水平與培養高技能人才相結合,積極參與江蘇工匠選樹活動,推動企業建立“首席員工”、“金牌員工”制度,發揮高技能人才、技能大師傳幫帶作用,拓寬技術工人職業發展渠道。深化培訓、練兵、比武、晉級“四位一體”職工職業技能發展模式。注重競賽典型和成果的宣傳、轉化和交流,擴大技能競賽效應。
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職工安全文化宣傳教育活動,切實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和職工安全文化素質,增強職工安全自我防范意識。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勞動保護活動、安全職業技能主題競賽活動,提升職工安全技能水平。
河南省鄭州市總工會政研室 陳文達報道 為保障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河南省鄭州市政府近日下發了《關于提高城鄉低保標準的通知》,從2016年7月1日開始,全市城市低保標準調整為每人每月550元、農村低保標準調整為每人每月320元,與去年相比均提高30元,實現農村低保標準線和扶貧線“兩線合一”。
《通知》指出,各縣(市、區)要足額列支本級各項救助配套資金并追加到位,城市低保按照缺多少補多少的原則核算補差標準,農村低保按照A類80%、B類60%、C類40%核算補差標準,新申請的救助對象全部按照新標準予以審批,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補差標準。城市低保金必須按月發放,每月10日前發放到位,農村低保金按季度發放,每季度初10日前發放到位,有條件的縣(市、區)可以按月發放。
《通知》強調,一是要做好城鎮特困人員供養標準與城市低保標準銜接。按照規定,城鎮特困人員集中供養對象保障標準按照當地城市低保標準的2倍加200元執行(1300元),分散供養對象保障標準按照當地城市低保標準的1.2倍執行(660元),各縣(市、區)要從2016年7月1日開始提高城鎮特困人員供養對象保障標準。二是要做好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標準與低保標準銜接。新調整的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標準為:市區農村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每人每年不低于9240元,分散供養每人每年不低于5544元;縣(市)農村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每人每年不低于7680元,分散供養每人每年不低于4608元。三是要做好城市低保標準與城市低收入標準、保障性住房家庭收入標準的銜接,按照新標準落實救助政策,維護低收入居民合法權益。
《通知》要求,要積極消化歷年結余低保資金,統籌使用,部分低保資金可用于臨救助資金支出。要認真做好政策宣傳工作,利用各種渠道和途徑,多角度、全方位宣傳社會救助政策與新的城鄉低保標準,使困難群眾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及時申請有關救助待遇,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據悉,這次提標是2009年鄭州市建立低保標準自然增長機制以來的第七次調整,將惠及12萬余名城鄉低保對象和1萬余名五保供養對象。
河北省邢臺市總工會辦公室 韓笑報道 近日,河北省邢臺市總工會與市科技局聯合表彰了10家第二批市級示范性“職工創新工作室”。自全市開展示范性“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活動以來,各縣、各企業積極搭建職工技術創新平臺,廣大職工踴躍投身技術創新實踐。涌現出一大批在推動企業技術進步、促進企業轉型發展中作用突出的職工創新工作室。
創建標準高,創新有保障。邢臺市總工會聯合市科技局成立了領導小組,組織行業專家對“職工創新工作室”進行綜合指導和評價認定。按照“有1年以上實踐積累、有高技能人才領銜、有創新團隊、有活動場地、有工作制度、有經費保障、有工作計劃、有創新成果”的“八有標準”,積極培育和建立了一批示范性“職工創新工作室”。市總工會給予每個市級示范性“職工創新工作室”3000元創新獎勵,并授予帶頭人“邢臺市工人先鋒號”稱號,使一線高技能職工有更多獲得感和榮譽感。
面向基礎,創新“接地氣”。邢臺工會明確了示范性“職工創新工作室”是為普通職工搭建的創新平臺,著力解決一線職工有創新熱情,但缺乏創新平臺的難題。職工創新工作室面向企業全體職工,吸收動員廣大職工積極參與。組織一線職工結成創新小團隊,根據生產實際需要,圍繞降本增效、節能減排、技術改造、技術革新、安全生產等主題,開展技術攻關、學習交流、合理化建議等活動。先后涌現出邢鋼“馬利華創新工作室”等一批在本行業具有代表性和開拓意義的創新工作室。
發揮輻射作用,讓創新有載體。“職工創新工作室”為職工創新技能提升提供了實訓基地和平臺,在一批創新工作室的輻射帶動下,全市各級工會組織積極開展職工技術創新活動。組織了全市紡織、電力、金融、商貿服務等行業職工技能大賽,調動了職工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的積極性。他們還鼓勵創新工作室團隊出版了《邢臺市職工技術創新成果集錦》,收錄100項覆蓋全市主要行業的職工創新成果。
本刊通訊員 舒榮報道 為提高全民法律素質、促進依法治區,充分發揮政法干警在法治宣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為“七五”普法起好頭、開好步,推進“法治開發區”建設。日前,由江蘇省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總工會牽頭,從區內公安分局、派出所、駐區檢察室、法庭、交巡警中隊等政法部門中,遴選出具有較好法律基礎知識、語言表達能力強、熱心普法事業的14名政法干警,組成普法宣講團,到全區各基層企業進行普法宣傳。
“普法進企業”活動采取“一對一”(即一家部門對接一家企業)方式進行,內容詳實,形式多樣。公安分局(派出所)主要從學法守法等方面進行宣講,法庭主要以開庭審理、以案說法的方式進行教育。駐區檢查室主要圍繞如何對未成年人進行保護和預防職務犯罪來進行宣講。交巡警中隊主要針對如何遵守交通安全進行宣傳。
如皋經開區總工會作為牽頭協調部門,將及時了解和掌握普法工作動態,對開展法治宣傳教育中發現的好經驗、好做法及存在的問題,及時做好總結。組建政法干警普法宣講團,充分發揮政法干警普法主力軍作用,有助于進一步強化法治教育,使學法、懂法、守法、用法深入人心,促進企業職工養成良好的法治意識。
湖南省洞口縣總工會 王鳳寶報道 近期,湖南省洞口縣委組織部會同縣總工會連續對23個鄉鎮工會進行考察,對在機構改革中,因人事調整而使工會主席缺位的單位抓緊時間全部選舉補齊到位。
今年3月,洞口縣委組織部就加強基層工會組織建設,健全完善基層工會組織發出通知,要求各級黨委、工會組織重視基層工會建設。各鄉鎮、街道、管理區黨(工)委、縣直副局級以上單位黨組織,要高度重視工會的組織建設工作,不斷健全完善工會組織,對于在機構改革中,因人事調整、職位變動而使工會主席缺位的,要抓緊時間選舉落實到位。
各單位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規定程序,選舉產生工會委員會和工會主席建議人選。工會主席建議人選由縣委組織部會同縣總工會考察,經縣委組織部部務會研究后,由縣總工會行文批復。整個工作4月底前完成。
新時期的工會工作尤為重要,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各單位新組建的工會組織要在黨委(黨組)和縣總工會的領導下,認真依法履行職責,積極主動開展工作,為縣域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