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轉型時期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發展至今,雖已取得良好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觀念創新制度建設和貫徹落實等方面,還需加強努力以適應時代需求,并切實重視來自教學一線的信息反饋。
關鍵詞:轉型 高校 師資建設 創新
近年來,高等院校為適應社會需求而轉型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現了不近如人意的地方和未能跟隨國家發展大勢而出現的應有的狀態,尤其表現在高校師資力量在轉型時期的建設問題。這種現象目前看來既有屬于高等院校頂層設計和管理機制的因素,也有高校師資隊伍中在思想意識、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以及操作手法上的原因。
一、目前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我們對于新時期國家在經濟建設和人才培養方向上的政策和思路還沒有做到準確地領會和理解,工作方法和思路依然沉浸在往昔的套路中,對于新的政策和政策導向呈現出迷茫的狀態。雖然在各項規則的制定和落實的形式上呈現出積極響應的狀態,但表現在思維深處和價值理念上依然無法得到根本的釋放,在高校的轉型和人才的培養等舉措中,不免顯得步履蹣跚。這種狀態對我們準確而迅捷的完成國家對高校的轉型發展設置了一定的障礙,導致了工作中的遲滯。
(二)教學過程中的陳舊
1.方法陳舊,單純重視課堂教學,而沒能夠在相應的教學方式上靈活多樣,在訓練和考查學生思維、反應、理解及與實踐的相關應用上,出現了一定幅度的落差,未能將當今時代所真正需求的知識、能力和方法較為完美地加以訓練和掌握。
2.實踐。實訓課程的方法和力度尚存不足。實踐實訓課程是本科院校中尤其是應用型專業必不可少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但目前有的高校及專業因為師資隊伍中具備相關技能的教師在數量和質量上還不能滿足專業的需求,有些實踐操作課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操作規程和設備理解而對于真正在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或社會實踐中常出現的一些問題卻未能及時發現和準確處理。
3.過于追求形式上的完美。無論在基礎理論還是在應用實踐方面的教學,普遍存在一種過分追求形式的完美現象,教學的理念與過程本應與時代的需求和人力資源的發掘以最大限度的滿足人類社會的需求為目標,但只是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和規程上的完善而忽視教學的真實目的,一定程度上則影響了轉型時期人才培養的初衷,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三)師資隊伍配置及儲備的缺失
1.盡管學歷方面目前較之于過去已經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但因為高校自身所存在的多個問題導致了人才配置和儲備尚未達到高校師資力量所應有的完美狀態,一個合理的人才儲備和配置應展現出各級各類和各個專項人才的均衡配置和利用,而不應當出現過于集中或過于欠缺甚至是青黃不接的弊端。
2.多年來所形成的傳統的師資隊伍建設及相關的規章制度在今天一定程度上已經出現了不必要的障礙,為人才的培養和發展形成了一定的桎梏。尤其是轉型時期,師資隊伍的鞏固和建設需要相應完善的引進機制和培養體系。
二、問題的起因
(一)創新意識較為薄弱
1.長期以來,高校中形成了傳統的既定的發展模式和思維理念,這種現象易于導致高校中多少存在有只求穩定不求創新的落后局面,對于今天高速發展和追求創新的時代來講,這種管理機制一定程度上束縛了人才培養和師資隊伍建設。
2.獎勵機制和上升通道簡單單一,許多高校中依然存在獎勵和評職過程中的單一狀態,對于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的發展和有效的激勵他們的思想情感和業務能力,產生了極大的障礙,過于偏重論文的刊發和課題的申報,在有效而準確的提升教師隊伍中的積極性方面確實造成了不必要的障礙。
(二)管理機制有待提升
長期以來所形成的管理機制的陳舊與滯后多少阻礙了高校師資隊伍的建設,雖然曾經在人才選拔培養和引進等多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對于今天轉型時期所要求的與之相適應的人才管理便顯得力不從心。高校教師尤其是中青年教師,他們希望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及至教學創新等多個方面發揮其自主大膽的創新思維以激發他們在業務和技能上的提升,因此,現存的不合時宜的管理機制應大膽革除,以適應新時期的需求。
三、應對的措施
面對高校在師資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當務之急是盡快地轉變思想觀念,最大限度地提升他們的思維意識,領會理解國家對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應用型院校在轉型時期的目標。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面對新態勢,樹立新觀念,解決新問題。迅速建立全新的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創新意識。
(一)相關部門方面應加大力度,切實負起責任,制定相應的有利于制度創新,思維創新和人才管理創新的良好機制,把全面提升師資隊伍的素質和能力當作我們目前工作的當務之急。其次一線的教師也應當準確地把握在轉型時期我們的任務和職責,大膽摒棄陳舊觀念在自身的印記,為人才的培養和自身的發展著想,努力提升自己在思想觀念,教學方法等各個方面的認知和能力。并且將這種理念和方法貫徹到課堂上,及時并正確的引導學生。只有這樣,自己的教學和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符合國家在轉型時期的要求。為更好地走向社會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標而做好準備。
(二)大膽制定合理的措施。深入研究了解教學環境中的種種狀況,大膽去除不合理的方式方法。針對目前高校和社會需求,切實營造出一種全新的創新局面和方式方法。其次在人才引進、培養、提升等多個方面加大投入。切實保障教學一線的人才儲備和合理使用,改善他們的工作條件,最大限度地發揮它們的作用。為其施展才能創造良好的局面。
(三)重視二級院系和教研室的作用,充分發揮一線骨干教師的主力作用,虛心聽取他們意見和需求,相信基層教師的認知和能力。沒有來自一線教師和教研室各實踐環節和基層組織的信息反饋。我們則無法準確制定有利于轉型時期高校發展和師資隊伍培養的戰略方針。
(本文承陜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秘書學專業綜合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15BZ58;作者簡介:閔敏,西安文理學院人文學院,教授,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