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生
摘要:案例分析法是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在麻醉藥物教學中應用案例分析法教學可以將抽象的藥理學知識感性化,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互動性,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本文從肌松藥藥理臨床案例出發,對案例分析法在麻醉藥物章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案例分析法 麻醉藥物 教學 應用
隨著醫學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如何培養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應用型專業人才是中等職業衛生學校亟待解決的問題。麻醉藥物學是以臨床麻醉為基礎,涉及危重癥檢測與治療、心肺腦復蘇和疼痛診斷治療等,是實踐性、應用性和邏輯性很強的臨床學科。然而多年來藥理學教師習慣于“一言堂”的模式傳授理論知識,忽視藥物的應用性。從而導致課堂氣氛沉悶,教學內容抽象,學生很難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結合起來。在麻醉藥物教學中應用案例分析法,學生置身于真實的案例情景中,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借助案例提供的信息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臨床實踐證明,將案例分析法融入到藥理學教學中,既可以彌補教師單純理論講授的一些不足之處,又可以全面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案例分析法在麻醉藥物教學中的作用
(一)提升趣味性、實現師生互補
傳統的麻醉藥物教學中,教師單純理論性的講授導致課堂氣氛枯燥、乏味,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案例教學法將學生從“要我聽”的狀態逐步轉變為“我要聽”。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是一種雙向互動關系,既要求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案例分析過程中,學生將抽象的麻醉藥理學理論知識與具體病例結合起來,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學習,從而學會思考,學會獨立地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從而真正實現“師生互補,教學相輔”的教學效果,并促進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開拓視野、注重能力的培養
在案例分析教學中,學生通過接觸現實中的真實病例,一方面幫助學生運用抽象的理論知識解決具體實際問題,另一方面也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加深了他們對藥理學科與實踐應用的聯系。同時,現代教育理念要求既要注重知識教育,更要注重能力教育。因此學生要學會學習,教師要學會教育。在案例分析中,教師和學生的互動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在對案例歸納總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潛移默化地對學生加以指導,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和教學水平
案例分析法教學對教師的知識結構、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各方面能力要求很高。因此,藥理學教師既要掌握相關學科的最新前沿動態,又要具備較強的應變和判斷分析能力,這樣才能對學生在案例分析過程中的觀點和結論給予科學地引導和評價。同時,教師的教學水平對課堂教學效果的實現具有重要作用。在案例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精心準備案例,另一方面在案例分析中教師要組織學生討論并加以引導。教師的理論知識和學術水平直接反映了教師組織教學的能力和融會貫通能力。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恰當和有針對性地選取案例并組織好教學,既能將案例教學的真正價值充分展現出來,又可以顯著提高麻醉藥理學的教學效果。
二、案例分析法應用于麻醉藥物的教學過程
(一)精選案例、恰當導入
在運用案例分析法進行教學時,教師在課前必須精心備課,根據麻醉藥物學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精選病例,設計好教學程序,應充分預估到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做好答疑準備。例如在肌松藥臨床藥理一章的學習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典型案例:一個49歲的患者正在顯微鏡下接受顱內前交通動脈瘤的夾閉手術。此時,患者需要完全的靜止,因為患者一個最小的動作都可能給手術帶來毀滅性的后果。那么,患者應該怎樣被保護,外科手術應該怎樣進行?
(二)適當引導、增強學生自學能力
開展案例教學時,教師在課前應將案例資料發放給學生,同時也可以適當地將答案引導給學生。鼓勵學生在讀資料的過程中提出質疑,了解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即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例如,使用肌松藥(神經肌肉結合阻滯劑)是保護患者的最佳辦法,也是本案例的答案。但教師在案例臨床處理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注意的是神經肌肉阻滯劑的臨床藥理有哪些,同時此患者手術需要哪種類型的肌松藥。通過引導發現,本案例中該患者手術需接受維庫溴銨,一種非去極化神經肌肉阻滯劑。
(三)啟發調控、展開討論
組織課堂討論是案例教學法的核心環節,也是教師完成案例教學目標的關鍵所在。案例討論可以以小組、大組或全班的形式開展。在這一環節中,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理論知識對病例加以分析和討論,同時,教師可以調控討論的節奏和脈象并準確答疑,討論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尊重與眾不同的思路和見解,這樣才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發表自己的觀點,才能讓課堂氣氛輕松活躍,程序有條不紊。例如在本案例中,學生的分析討論可以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1、肌松藥的分類有哪些2、肌松藥在一般麻醉中的作用效果如何
(四)做好記錄、總結歸納
總結歸納是案例分析教學法的歸宿。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適時地簡要記錄下學生的觀點和爭議的焦點,同時圍繞教學目標,對學生的分析討論進行歸納總結。總結要做到簡明扼要、條理清晰,還要難點、重點有所突出,并對案例中存在的疑難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教師要教會學生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探究解決案例問題。例如在本案例的總結歸納中,學生需要掌握以下幾個知識點:1.局麻藥的作用機制;2.局麻藥的其他作用;3.局麻藥的用法(表面麻醉、浸潤麻醉、傳導麻醉、蛛網膜下腔麻醉、硬脊膜外麻醉);4.常用的局麻藥(普魯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5.全身麻醉藥(吸入性麻醉藥、靜脈麻醉藥);6.復合麻醉用藥(麻醉前給藥:安定、嗎啡、阿托品等。誘導麻醉用藥:硫苯妥鈉。基礎麻醉用藥:硫苯妥鈉。合用肌松藥:琥珀膽堿。)
參考文獻:
[1]陳春玲,俞瑾.案例分析法在麻醉規培學生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探討[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6,(01).
[2]《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年總目次[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4).
[3]蘭作平,謝慶娟.藥物化學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重慶醫學,2015,(03).
(作者單位:吉林省伊通中醫衛生職工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