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悅
【案例背景】
語文教材中,各類型的閱讀文本集結在各個單元中。有的單元以歷史故事為主,有的單元圍繞名人趣事展開,有的單元重在優秀品質的渲染等等。能被選入語文教材中的閱讀文本絕不簡單。各文本間也有自己的邏輯特質。如何幫助學生透徹地讀懂一篇閱讀文章并掌握學習的方法呢?想要破譯這個教材“密碼”,從文本的文眼入手是有法可循的妙招。文本的“眼”即文章的題目。不僅如此,閱讀文本的題目貫穿始終,是文本最清晰明了的主線。想要破譯這文章“密碼”,就得多方面、多角度關注文眼,多問幾個為什么。本文擬以蘇教版三下課文《大作家的小老師》為例,從抓住文眼,多方面剖析,以文眼為主線索貫穿文本學習的始終,并就這種學習思路是怎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環環相扣,一氣呵成,最終又回到文眼這條主線上談談自己的看法。
【案例描述】
《大作家的小老師》這篇閱讀文章記敘了名人蕭伯納和一位蘇聯小姑娘從偶遇到熟悉過程中交談的內容,展現了大作家蕭伯納謙遜自律、善于總結的好品質。借由名人的影響力教導學生不要自夸,對待任何人都要平等相待,永遠謙虛。該文章特別之處就在于“大”和“小”的強烈對比,抓住文眼,從多方面細細探究,對于掌握文章主旨有很大幫助。
激趣導入:(出示)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交換一下,一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交換一下,一人就有兩種思想。
師:同學們,你贊同這句話嗎?
希望今天的課上,大家都能夠暢所欲言,讓彼此的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師:這句發人深省的話是出自誰之口,知道嗎?(讀好“蕭伯納”)
你能簡單介紹一下蕭伯納嗎?(指名答)(師補充)
(板貼:大作家)
師:通過預習,你一定知道文中還有一個人物,她是?(指名答)
(讀好“娜塔莎”)
師:可別小看了這位蘇聯小姑娘,故事中她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就是?
(板貼:小老師)
(齊讀課題)
師:這樣一位大作家,一個小姑娘怎么會成為他的老師呢?不禁讓人生疑。帶著這個疑問,一起來讀一讀這個故事吧!
教學之初,以大作家和小老師的身份懸殊吊足學生胃口,使學生帶著探究問題的濃厚興趣初讀課文,達到一讀要求(讀準字音)。完成閱讀準備之后,進入精讀課文環節。再一次從文眼出發,繼續探究。
師:同學們,你留意到了嗎?這篇課文的題目很奇特,“大”和“小”剛好是一對反義詞。
結合圖片,讀讀題目,想一想,這“大”和“小”分別指什么?
(年齡、身份)
師:除了年齡的不同,還指什么呢?
(出示第一自然段)
蕭伯納是英國著名作家。有一次在莫斯科訪問時,他遇到一個小姑娘。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對大眼睛很有神,頭上扎著大紅蝴蝶結,真是可愛極了。蕭伯納非常喜愛這個孩子,同她玩了好久。
(感悟蕭伯納的名氣大,小姑娘的普通)
(通過品讀描寫小姑娘外貌的句子,體會蕭伯納對小姑娘的喜愛)
細究“大”“小”這對反義詞,感受到了蕭伯納與小姑娘的年齡及身份的懸殊,為下文的展開埋下伏筆,這也是文章主旋律的一根引線。
(出示第二自然段)齊讀。
師:蕭伯納對小女孩說了什么?(指名答)
蕭伯納是喜愛小女孩的,他為什么要對小女孩說這一番話呢?
師:小姑娘有沒有接受蕭伯納的這番好意呢?(默讀第三自然段)
(沒有接受)
師:小姑娘說了什么?(指名答)
她為什么要這樣說?(自由交流,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出乎預料”“竟”來理解。)
比較兩句話:(模仿)
別忘了回去告訴你媽媽,就說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蕭伯納。
請你回去后告訴你媽媽,就說今天同你玩的是蘇聯小姑娘娜塔莎。
師:你覺得小姑娘除了可愛還有什么特點?(調皮)
師:小姑娘這一無心的模仿不要緊,但卻深深地觸動了蕭
伯納。
(出示)
蕭伯納聽了,不覺為之一震。他馬上意識到剛才太自夸了。
師:你能體會到蕭伯納此時的心情嗎?(懊悔、害羞)
師:讀到這里,你覺得蕭伯納是個怎樣的人?(聯系“為之一震”“馬上意識到”來思考)(胸懷寬廣、謙遜自律)
師:蕭伯納不僅為人謙遜自律,他還善于總結。(出示第四自然段)(齊讀)
師:小姑娘給了蕭伯納怎樣的教育?(引導學生圍繞“對任何人,都應該平等相待,永遠謙虛。”“一個人不論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自夸。”來談)
該文章教學的重難點,是從蕭伯納的話中體會他謙遜自律的寬廣胸懷,感悟大名鼎鼎的作家蕭伯納能從小女孩童趣稚嫩的話中得到啟示,善于總結、及時改正這一人物形象。文本的主旨即將水到渠成,皆由文眼中“大”與“小”這一對反義詞引出。
聯系《論語》中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進行總結。
師:所以,蕭伯納稱贊道“她是我的老師。”
教學結尾再次點題,既升華了文章的主題,順利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又回到了文眼,一氣呵成,納入一個圓形的鏈中。
【案例反思】
這是一篇很有帶入感的閱讀文章,因為文中的小女孩和學生年紀相仿。對于閱讀文章的教學重難點就像是一串密碼,如何成功地破譯并讓學生從中獲得學習的樂趣在教師每一次備課中都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如何不著痕跡就讓學生領悟文本的內涵更是使學習樂趣翻倍的重要方式。本文以《大作家的小老師》這篇閱讀文章為例,探究了多面剖析文眼,緊密圍繞文眼設計教學思路、進行多方面擴散,最后再回歸文眼的方式多面破譯文章主旨這一“密碼”。讓學習的思維既緊緊圍繞又適當發散,松緊適宜,水到渠成,令整個教學與學習過程緊湊又不乏趣味。
編輯 楊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