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利用多媒體形象直觀的特點,教給學生正確的書寫姿勢,讓學生掌握筆法技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書法的積極性,優化書法課堂傳統教學模式,使本來單調、枯燥乏味的書法教學,變得趣味盎然,有效促進書法教學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課堂氛圍;書寫興趣;漢字探源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作為漢字書寫藝術的書法課堂,如何有效利用多媒體生動形象的特點,讓本來單調、枯燥乏味的寫字教學,變得趣味盎然,下面是我經常采用的一些方法,值得一試。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營造濃厚的課堂氛圍
1.賞析名作,激發興趣
中國書法源遠流長,從古至今,出現了許多不朽名作,在教學過程中,我把這些不同藝術風格特點的古代書家名作制成多媒體課件,如篆書《嶧山碑》、隸書《曹全碑》、行書《蘭亭序》、歐陽詢《九成宮》、顏真卿《勤禮碑》、柳公權《玄秘塔碑》等楷書作品,介紹這些書法作品的用筆、結構、章法上的特點,配以優美的音樂,以多形式、多角度展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盡情欣賞,讓學生充分感受書法的魅力,從而激發學生濃厚的書寫興趣。
2.書法家故事,激發興趣
中國歷史燦爛輝煌,書法名家故事數不勝數,如忠義剛烈的顏真卿、具有民族氣節的岳飛、學書非常刻苦的三國大書法家鐘繇、注意閱讀和默寫名帖的曹操、揮灑激蕩的毛澤東、凝重沉著的周恩來……教師將這些動人的故事,用幻燈或動畫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激發學生熱愛傳統藝術的興趣。
3.漢字探源,激發興趣
中國書法是關于漢字書寫的藝術。象形為其基本的成字方式,雖然現在的漢字由于書寫的演變而離開了象形,但其原形還是以形象為基礎,是從畫變更為字的。所以,我在書法教學過程中,制作多媒體課件,利用漢字象形的特點,挑選有代表性的漢字,如“日”“月”“山”“水”“木”“火”等按照漢字演變的歷史順序,用篆、隸、楷、行、草等不同的書體展示出來,讓孩子的書寫流動起來,這樣形象生動的現代化教學方法使學生更感興趣,教學更直觀,更生動形象,效果好。
二、形象展示筆畫的書寫方法
中國書法講究筆法、結構、章法和墨法,千古不易的是筆法。“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以漁,”形象展示筆畫的書寫方法是筆法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卻也是一個不太容易解決好的難題。教師無論是側身在黑板上示范,或是把紙平鋪范寫,還是把紙掛起來書寫,都不能把信息全面、及時、有效地傳達給每一位學生。有了多媒體,教師可以與學生面對面坐著在展臺上范寫,既能讓學生看清每一個筆畫,又能讓教師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并不斷調整講解過程。如以“永字八法”“點”的寫法為例,“點”畫是短筆畫,在“永字八法”中稱“側”,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寫法,但是在很短的距離里筆鋒要做許多動作:(1)輕鋒逆勢起;(2)輕提反折筆略向右行;(3)轉鋒向右下頓;(4)提筆回鋒收筆。雖然看起來是簡簡單單的一點,卻經歷了四個步驟,如果沒有多媒體清晰地展現,就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再比如捺畫,有平捺、斜捺、反捺之分,形體差別較大,在書寫過程中,通過對比示范,多媒體展示,讓學生對捺的“一波三折”有更感性的認識。不僅如此,利用小平臺的作用,將學生書寫的作品放上去,然后組織學生去討論,看看誰寫得棒,寫得好,然后取長補短,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甚至還把學生的這些作品做成幻燈片,讓直觀、形象的畫面充分起到勵志、激趣的作用。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糾正學生錯誤的書寫姿勢
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手段,設計好視頻軟件,利用電腦直觀演示,特別是有針對性的演示,規范訓練,再個別糾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我經常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告訴學生“練字先練姿”,寫字的基本姿勢為三個“一”,即一尺、一拳、一寸并注意頭正、身直、肩安、足安的道理;手指握筆的姿勢大致有三指執筆和五指執筆兩大類,執筆的原則主要有三條,一是筆管垂直,二是指實掌虛,三是切忌握筆過硬,并與課件中的姿勢作對比糾正自己錯誤的書寫姿勢,還常常讓坐姿及握筆姿勢非常正確的同學展示給大家看,讓身邊榜樣的力量來影響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突破教學重難點
古人對書法的用筆過程做過精準的論述:“用筆須沉著,雖一點一畫之間,皆須三過其筆”。也就是說,我們在寫一筆一畫的過程中,都要關注三個部分,即起筆、行筆和收筆。由于受時間地、空間的限制,往往難以清晰、全面、及時、有效地展示運筆的細微變化,而多媒體以其特有的再現特征,形象直觀全方位地展示事物的全貌。教師可在投影儀上邊寫邊講解,邊清晰展現各種筆畫的起、行、收的運筆技巧,哪兒輕、哪兒重、哪兒快、哪兒慢,一目了然,使學生明白寫好字還要注意輕重快慢,還有助于學生對技法的掌握,而且縮短理解過程,提高課堂效率。比如,學習“間架結構與布勢”時,讓學生感受“左右穿插”時,讓學生明白左右兩部分之間的筆畫多而且擁擠、發生沖突時,應該各自上下位移,相互插入對方空隙處,以使字的筆畫勻稱,借助形象的動畫演示,并通過反復練習,使學生對左右穿插有了初步而形象的認識。
總之,多媒體技術在書法教學中的靈活運用,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使枯燥乏味的書法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有效促進了書法水平的提高。
作者簡介:張居國(1971—),男,甘肅省永靖縣劉家峽鎮羅川小學一級教師,從事小學書法教學。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