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靖生
摘 要: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已經擺在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位置,但實踐中鄉村教師流失現象依然嚴重,嚴重影響了鄉村教育的發展。從不同角度對義務教育鄉村教師流失的原因提出了分析。
關鍵詞:鄉村教師;義務教育;流失
教師是學校教育中的靈魂,倘若沒有優秀的教師,就談不上教育公平公正,尤其是在教育資源貧乏的鄉村學校,更需要大量優質師資的引入。雖然,國家為解決鄉村師資缺乏做了很大努力,如從2006年開始,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多部門聯合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去祖國最需要的鄉村學校去實現自我人生價值。但經過深入了解,大量的鄉村老師后期卻流出了農村教育實踐。當前導致鄉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認為導致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鄉村教師的薪酬待遇較低
工作報酬偏低、經濟地位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鄉村教師的流失。尤其是近年來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城鄉經濟發展狀況的不均衡,我國教育經費在城鄉之間的投入狀況也存在很大的差別。鄉村教師經濟地位每況愈下,而許多農民外出打工或經商所獲得的收入大大超過教師,鄉村教師的特權和地位在市場經濟面前開始衰退。我國中西部地區鄉鎮普遍面臨財政短缺的困難,財政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當前鄉村教育的困境,在教育經費投入、教育債務償還、學?;窘ㄔO、教師隊伍及教育實績方面都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極作用,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現欠發教師工資,農村教師工資待遇難以改善。教師工資無法得到可靠保障,必然導致大量優秀教師流失,鄉村教育師資力量嚴重削弱。農村許多優秀教師不滿意于這種工資待遇而大量流向城市或沿海發達地區。正是待遇和地位的差異使一些優秀教師紛紛向外流動。我們常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由于薪酬福利的保障程度較低,鄉村教師的生活狀況都普遍面臨著一定的困境,例如,鄉村教師的住房問題等,這樣的話何談潛心于鄉村教育事業。
二、鄉村教師的社會認可度相對較低
鄉村教師流失的社會性原因,不僅在于“鄉村教育”本身,而社會變遷、市場經濟的力量、城鄉二元分化加劇和教育體制等結構性因素也助長了鄉村教師的流失行為。薪酬和福利是教師社會地位的主要影響因素,在一個以經濟地位為成功標志的時代,較低的薪酬和福利保障導致鄉村教師社會地位低下是造成鄉村教師流失的一大原因,這無疑沖擊了教師職業的神圣性。另外,“城市取向”的價值觀成為鄉村教育的主導性價值取向與價值目標,城市是成功者的天地,“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這樣使很多鄉村教師很難獲得來自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對于到農村支教的大學畢業生來說,到鄉村去教學并非是由于熱愛鄉村教育,而是為了逃避就業壓力。同時,當前政府加大對鄉村義務教育的投入,但從目前看來城市教育重視程度普遍大于鄉村,政府的獎勵指標大多會優先給予城市學校,使鄉村教師的榮譽獲得和職稱晉升機會少之又少。
三、鄉村教師的工作繁重
鄉村教師面對的教育對象是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他們不僅要保證日常的課堂教學質量,還要盡心盡職地關愛每一位小學生。并且,農村學生在需要、興趣、成就、動機水平上存在明顯的不足。另外,從事義務教育教學的教師,他們的工作具有很強的重復性和周期性,再加上鄉村義務教育師資力量的相對缺乏,鄉村教師的工作往往都比較繁重。同時,由于鄉村學生家長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較低,在同教師的配合和互動中往往比較被動,對教育教學和教師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理解,使鄉村教師在心理上普遍存在一定的負擔。長此以往,鄉村義務教育教師必然會在心理上產生倦怠,對自身工作的認可度和滿意度不斷降低。
參考文獻:
[1]熊國英.拿什么留住鄉村教師[J].江西教育,2014(1).
[2]苗春鳳.鄉村教師流失問題研究回顧與思考[J].湖北社會科學,2009(2).
[3]劉敏,石亞兵.鄉村教師流失的動力機制分析與鄉土情懷教師的培養[J].當代教育科學,2016(6).
[4]劉娟娟,張翔.農村小學教師隱性流失與規避探索[J].教學與管理,2015(1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