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雯靜+劉曉東
摘 要: 微課是近年來逐漸興起的一種教學方式,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學活動全過程。目前微課已經廣泛應用在多門學科中,并且也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微課是一種碎片化的教學方式,簡短精要的視頻,針對性的教學內容等,在不同學科中均能夠為學生帶來較多的益處。在本次討論中,首先對微課的特征進行簡單的分析,然后立足于醫學寄生蟲教學課程,分析微課在其中的應用。
關鍵詞:微課 醫學寄生蟲 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0-0215-02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微課理念進入各門學科,通過以小見大的教學方式,用微課堂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適當的讓學生動手做,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1]。微課教學的理念就是“見微知著,小課堂大教學”,看似只有幾分鐘的教學視頻,卻能夠更加有效的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通過碎片化的方式來傳播知識,看似沒有系統化的規定,卻能夠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使得學習的效率更高學習效果更好[2]。如何在醫學寄生蟲學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利用信息化、資源化的新技術,使之適應新的學習模式,是每一個寄生蟲學教師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3]。本文針對微課及其特點以及醫學寄生蟲學教學中微課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一、微課的基本概念
近年來,多媒體應用在教學中已經成為了新時代下的必然趨勢。多媒體教學突破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最大限度地獲取知識。微課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從概念上分析,微課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思想,實現微課的重要基礎就是要有優秀的教學設計然后使用多媒體技術來制作一個5分鐘左右的教學視頻。這樣的教學視頻雖然簡短,但卻非常具有針對性,能夠更讓學生加深記憶[4]。幫助學生在課余時候利用碎片化的學習方式來掌握更多的知識點。從教學環境上來看,傳統的教學環境是“一對多”的環境,而微課則不同,能夠建立起一對一的教學環境,學生在接收信息時受到外界的干擾會明顯減少,并且如果沒有理解透徹的話,還能夠重復播放,隨時隨地都能夠對教學視頻中的內容再次加深[5]。另外,微課也為慕課、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模式的構建和發展提供充足與強大的資源支撐。
二、微課應用于醫學寄生蟲教學中
1.微課應用在醫學寄生蟲教學中的優勢
微課應用在醫學寄生蟲教學中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6],首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于醫學生來說,每天要學習的科目有很多,相關的實驗研究也較多,許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力不從心,大量的學習內容擁擠在有限的學習時間里,讓許多學生對于學習感到疲憊和恐懼。而使用微課教學方式,在課余時間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信息資源和學習重點,幫助學生更好地找到學習的重點,突破學習的難點,減輕學習的負擔,明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其次,學習的環境、方法等不再受到限制。除了課堂45分鐘一對多的教學模式,課余時間也可以充分利用,隨時重現重要的知識點進行一對一的學習。微課改變了學習的方式,不再拘泥于傳統的“講臺、黑板加PPT”式教學,教師可以通過視頻更加生動、形象、逼真的來進行針對性的重點內容教學,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還可以讓學生自主使用微課來進行分享、討論心得等,把整個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轉化,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了更多機會去與老師、同學之間進行溝通交流,課堂的教學方式也變得多樣起來;最后,微課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傳統的教學方式,是由教師講述分析課本知識點,學生來勾畫重點、記錄筆記等。在這樣的教學中,許多學者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或跟不上老師的節奏,導致學習興趣下降。而新媒體教學方式是全新的、動態的,學生覺得有意思,有興趣,為學生和老師搭建起溝通的橋梁,能夠更好地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和學習,學生不再是被動地去接受,而是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積極與老師進行互動,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有了顯著的提高[7]。
2.醫學寄生蟲微課制作策略
寄生蟲種類多、知識點瑣碎,不好掌握,這給醫學寄生蟲學的學習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因此將微課應用于醫學寄生蟲學的過程中,需要將重要的知識點提煉出來,圍繞重要知識點制作,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舉一反三,提高自學能力。寄生蟲的生活史在學習醫學寄生蟲學中有著提綱挈領的作用,學好了生活史,就可以將該蟲的信息貫穿,因此圍繞寄生蟲的生活史制作微課,有效的解決課程知識點瑣碎的弊病,更有利于學生掌握。同時在制作過程中適當的引入病例分析,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又可以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微課應用在醫學寄生蟲教學中的必要性
微課應用在醫學寄生蟲教學中,改變了傳統的醫學寄生蟲教學的模式,開拓了全新的教學途徑和方法,在醫學寄生蟲教學中的價值非常可觀。關于微課在醫學寄生蟲教學中的價值,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8]:①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學生的創造力和個性都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再是接受“填鴨式”的教學,而是開始主動和教師進行溝通交流。教師不再是手拿著書本板著臉要學生勾畫重點的教師,而是在微課教學下,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讓學生結合更多的相關信息來學習課本知識,然后與老師同學進行溝通,讓教學氛圍變得生動活潑起來,把傳統的“傳授式”課堂變成“互動式”課堂,也讓教師能夠更好地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②最大限度地優化醫學寄生蟲教學。微課來將各方面的信息資源整合起來,在課余時間就能夠進行有效學習,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學生學習效果等都能夠得到提升。醫學寄生蟲教學的每一節課對于學生和老師來說都非常重要,運用微課教學方式來實現信息和資源的全面整合后,對整個學習方法實現了優化,教學方法充滿個性,學生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開發,實現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培養;③實現醫學寄生蟲教學的現代化和信息化。將微課應用于醫學寄生蟲學,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讓醫學寄生蟲教學的方式呈現出現代化和信息化的氣息,培養出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和實踐能力。
當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不能過分依賴于微課教學而忽視了其他教學手段和方法,無論怎樣,教學是一個交流的過程,要充分體現教師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微課作為輔助教學的有效工具,真正發揮教育作用的還是教師,教師應該做的是努力將微課教學與醫學寄生蟲學的其他教學方法進行融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運用最有效的教學工具來開展教學活動,實現教學工作的全面高效。
參考文獻
[1]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 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 開放教育研究,2013, 19(1):65-73.
[2]梁裕芬,韋俊彬,陳海英,等. 微課應用于人體寄生蟲學教學的初步探討[J]. 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4, 9(9):862-863.
[3]姜鵬,劉若丹,張璽,等. 微課在寄生蟲學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6, 11(4):387-389.
[4]劉銳,王海燕.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和實踐[J]. 現代教育技術,2014, 24(5):26-32.
[5]馮憲敏,高俊濤,孫艷美,等. 基于微課模式的病原生物學課程整合與創新[J]. 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5, 10(9):869-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