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無錫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態勢良好,但也面臨著政策環境滯后,園區缺乏文化內涵,企業聚集不合理,高端人才相對匱乏等主要瓶頸問題。下一步需要從理順和健全文化創意產業和設計服務業發展體制機制、提升文化創意產業規模層次、培育核心文化創意產業鏈等方面著手推進。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 發展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0-0330-02
近年來,無錫市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過程中,堅持以創意為核心,以文化為靈魂,以科技為支撐,以知識產權的開發與運用為主體,力爭將文化創意產業建設為知識密集型、智慧主導型的戰略產業,促進了全市文化創意產業蓬勃成長,發展態勢良好。
一、無錫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
1.各地發展各有特色
江陰金一產業基地、江陰書城、海瀾馬文化旅游4A景區、中凱—金馬文化綜合體等重點項目有序推進。宜興重視保護、傳承以紫砂為特色的“陶文化”,恢復“陶藝節”,“中國陶都”品牌,基本形成了紫砂陶藝、書畫收藏、文化旅游、廣告傳媒等特色產業群體。錫山區制定了《錫山區關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意見》,加快印刷企業的技術升級,積極發展農家生態休閑旅游業。惠山區積極扶持手機游戲企業,拉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和漢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躋身全國手機游戲前30強,排名第二和第三。濱湖區利用區位優勢,加快引進萬達追夢城、鳳凰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蘭桂坊文化廣場等重點文化綜合體。崇安區成立無錫崇安電子商務產業園,并建立無錫電子商務協會培訓基地和淘寶大學無錫網商學院培訓基地。南長區大力發展清名橋古運河集聚區和N1955南下塘文化創意園區,以南禪寺觀光旅游、南長街南下塘休閑旅游、清名橋文化旅游為總體定位,打造休閑旅游和文化創意兩大產業集群。北塘區繼續實施《北塘區促進城市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相關辦法,以開辦獎勵、貢獻獎勵、項目建設補助等方式支持在北塘注冊的獨立核算的文化創意企業7家。新區注重打造產業鏈,培育了CNTV、易視騰等新媒體資源企業,艾德思奇、泛亞信息等廣告代理運營企業,騰訊·買賣寶、拉卡拉等知名電商企業,以及數字廣告制作、影視動漫、網絡游戲及產業支撐機構,產業鏈逐步完善。無錫(國家)工業設計園依托無錫已形成的制造業基礎、江南大學設計學科優勢和周圍眾多科研院所的人才支撐,創立工業設計特色園區,同捷汽車設計、尚格工業設計、中科芯集成電路、清華大學無錫應用技術研究院、南理工機器智能研發中心、藝術產業園等專業設計公司及研發機構相繼入駐。同捷汽車設計13年銷售超3億元,稅收超1500萬元,龍頭培育初見成效,集聚萬象工業設計、托普瑞爾、九久動漫等一批擁有50人以上設計師團隊的中型文化創意企業。園區作為協辦單位參與先后9屆“中國無錫國際工業設計博覽會”。2013年承辦了第二屆屆中國(無錫)工業設計大賽“太湖獎”,參賽院校300所,企業近100家,收到創意作品3200件,最終共頒發71個各類獎項。無錫(國家)外觀設計專利信息中心正式運營,無錫市會展產業園啟動建設,有力推動了國內外工業設計交流合作與產業對接發展。
2.招商引資成效突顯
結合重點發展的產業門類,無錫市采取“上門敲磚”的方式與目標企業對接,積極搭建招商平臺。市文廣新局、市臺辦成功舉辦2013無錫(臺北)文化創意產業座談會;會同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赴美加舉辦“無錫影視文化說明會暨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推介活動”,推進了美國盧卡斯、工業光魔、派拉蒙影業等著名企業與我市的項目合作、加拿大魔科影業公司落戶無錫事宜,爭取國際資源。全市先后赴美國、韓國、北京、上海等重點地區及城市舉辦專題文化產業招商活動達14次,成功引進無錫海潤盈峰影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藝谷無錫創意設計有限公司、拉卡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知名文化企業。年內引進了注冊資本超2000萬元的企業24家,投資額超5000萬元重點項目39個,總投資超過500億元,其中最大的為總投資超360億元的萬達文化旅游城。
3.重大項目帶動性強
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2013年5月開園至今,完成注冊企業103家;共有88部影視劇在園區拍攝,制作完成的達到55部,華萊塢5D光影秀正式開始演出,起到了很好的帶動輻射作用。廣電集團加快推進全媒體媒資網建設,“無線無錫”移動客戶端已上線19個功能模塊,月下載量以30%速率增長,用戶已超過60萬戶,入選“江蘇省三網融合、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試點示范工程”。無錫數字動漫創業服務中心項目完成樁基施工,主體工程建設全面展開。報業集團與北塘區政府在“559文化產業園區”共建“江蘇國家數字出版基地無錫園區”,由上海圣博華康公司投資超1億元,與北塘區雙方投資共3億元擬將無錫559園區打造成一個示范性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億唐動畫的動漫衍生產品產業化平臺通過了國家文化部科技司專家組的檢查,平臺在年內為超過50家企業服務,制作衍生產品上百種。
4.文化走出去和會展活動活躍
2013年,全市文化產品出口額達4.2197億美元。其中無錫利特爾彩印包裝公司出口印尼、俄羅斯等國家創匯254萬美元,宜興陶瓷工藝美術品遠銷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創匯2191萬美元,江陰樂器、賀卡等工藝品出口創匯3241萬美元。無錫鳳凰畫材有限公司2013年斥資200萬歐元收購西班牙巴塞羅那一家擁有70多年歷史的畫材經銷商75%股權,建立了鳳凰畫材自主品牌進入歐洲市場的直接通道,一舉覆蓋南歐高端畫材市場,公司出口總額4210萬美元,排同類產品出口量世界第二。綠波美術館的油畫、泥塑精品出口俄羅斯、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等國家,銷售達600多萬人民幣。演藝集團演出走出國門,《繡娘》赴美國、加拿大進行文化交流和商業演出,成為中國第一家進入肯尼迪藝術中心主會場演出的藝術院團。廣電集團投資拍攝的《不肯去觀音》獲得37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世界優秀電影獎”。海鄰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10月份在法國盧浮宮舉辦無錫文化展覽,紫砂、文人畫、瓷畫等與盧浮宮的油畫和雕像有了一次美麗的邂逅。由省文化廳和無錫市政府聯合主辦的2013年第三屆中國(無錫)國際文化藝術產業博覽交易會,堅持市場化運作,現場觀展人數超12.6萬人次,現場銷售額達1.32億元,是省內唯一的文博會品牌。另外,2013年第六屆中國(無錫)國際汽車博覽會參觀人數超10 萬人次,成交總金額7.76億元,均同比大幅增長30%以上。
二、無錫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瓶頸問題
無錫文化創意產業在推動經濟增長,促進無錫經濟穩定轉型,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方面取得積極的成效,但也存在發展的困境和瓶頸。
1.政策環境滯后。近年來,盡管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發展較快,但總體水平仍亟待提高,創新能力、專業人才、專業化程度和成果轉化等,仍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文化創意產業和設計服務業的經濟政策層面,包括政府財稅引導扶持、企業發展和市場運營方式等,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利于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發展的政策環境還需進一步改善。省市級層面沒有專門對于工業設計產業產業的扶持政策,工業設計企業獲相關項目扶持比較困難。
2.園區缺乏文化內涵。無錫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大都是在適應經濟發展需要建立起來的,部分園區存在定位不明確,入駐企業關聯性不強。同時,由于運營成本和產值的壓力,園區在“粗放招商,無為管理”,放寬園區進入門檻,允許一些非創意類企業進駐,導致園區內文化創意生態環境被破壞,園區產業鏈無法對接。產業集聚效益不能最大化。
3.企業聚集不合理。目前,無錫文化創意產業同構現象明顯,產業鏈不完整、鏈化程度不高。區域競爭加劇,優勢產業分散。無錫兩市七區在引進和發展文化創意企業過程中競爭激烈,關聯性優勢互補性企業分散于各區,無法在知識產權保護,文化創意人才培訓,投融資服務等方面進行有效整合。無錫文化創意集團公司和小微企業兩端分化,靈山集團,鳳凰畫材集團,慈文影視,金一文化等全國影響力的文化集團公司分散在園區之外,但更多處于起步階段的小微文化創意企業聚集在各種非文化創意園區內,導致創意產業總體集聚度偏低,產業聚集作用不明顯,品牌效應有待提升。同時,產業優勢不強,缺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產業整合能力較弱,尚沒有上市文化企業,無法形成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優勢,致使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的能力不足。
4.高端人才相對匱乏。文化創意人才是高標準的優質“通才”。目前無錫不僅缺乏懂文化,善創意,會經營的文化創意的管理型人才、文化銷售型和擁有現代信息手段高科技型人才,更缺善于園區運營的領軍型人才。占據產業鏈條前端和末端的創意和經營人才是鏈條上最為薄弱的兩個環節。兩類人才的集聚度不高,制約了創意產品、創新思維和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無錫市文化創意產業下一步工作重點和建議
1.理順和健全文化創意產業和設計服務業發展體制機制
建立涉及文化創意產業和設計服務業發展的管理部門間的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協同配合和頂層指導。完善政策體系,營造發展軟環境,強化文化創意產業和設計服務業規劃指引,對《無錫市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意見》及配套文件著重就文化創意與科技融合和金融資本支持等幾方面進行修正和完善;研究出臺《無錫市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完善現有政策扶持體系,用好用足國家、省、市產業扶持政策;搭建工商界人士和文化產業人士的溝通橋梁,鼓勵更多的有識、有資之士積極投身于文化產業領域,不斷促進基層文化消費水平的提升,積極拓展大眾文化消費市場,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軟環境;盡快出臺《無錫市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規范專項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出臺《無錫市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認定考核管理辦法》,遴選出一批集聚度高、特色鮮明的示范園區,并將該項考核工作納入無錫市文化發展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參照《無錫市關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意見》,獎勵發展較好的重點文化產業園區,鼓勵現有文化產業園區或企業積極申報國家和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健全監督檢查機制,實施年度文化產業發展績效考核,強化績效考核督導,研究建立符合國際慣例、反映無錫文化創意產業和設計服務業發展特點和水平的統計指標體系,提高統計數據的時效性、準確性和權威性。
2.提升文化創意產業規模層次
以新區創新創意產業園、濱湖區山水城科教產業園國家動漫基地、無錫數字動漫創業服務中心等為主要載體,以江陰經濟開發區文化創意產業園、江蘇江陰文化創意產業園、宜興文化創意產業園、(宜興)茶文化博覽園、五大歷史文化街區等為支撐,加快形成集創意、設計、動漫、網絡游戲等業態的文化創意產業集群,推動文化產業集聚集約集中發展,形成特色化、品牌化、集聚化發展優勢。
3.提升文化創意產業整體水平和實力
堅持注重創意創新、淡化行業界限、強調交互融合的大設計理念,不斷提高創意設計能力,充分發揮創意設計對實體經濟相關領域的促進作用。推動民族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有機結合,形成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創意設計發展路徑。促進創意設計與現代生產生活和消費需求對接,拓展大眾消費市場,探索個性化定制服務,為創意設計推廣、交易和交流合作提供平臺。
4.培育核心文化創意產業鏈
培育核心文化產業鏈。加快推進工業設計與文化創意產業跨越提升,大力發展動漫游戲、創意設計、影視傳媒、出版發行、廣告策劃、演藝娛樂、時尚休閑、節慶會展、工藝美術、文化旅游等文化產業門類,積極推動傳統文化產業轉型提升,重點培育動漫游戲、影視傳媒、創意設計、文化旅游等核心產業鏈,打造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
作者簡介:郁彩虹(1970-)女,江蘇泰州人,副教授,人事政治與行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