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路方平+李健楠+闞俊明
摘 要 本文闡述了社會實踐在中醫藥學研究生綜合素質提升中的重要意義,分析了傳統社會實踐活動暴露出的問題,指出在新形勢下中醫藥院校必須建立規范的組織和管理制度,加大社會宣傳力度,廣泛爭取導師支持,建立長期穩定的社會實踐基地,全面提高中醫藥研究生社會實踐質量。
關鍵詞 中醫藥 研究生 社會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3.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10.013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ocial practice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medicine students to enhanc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posed by the traditional social practice, points out tha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Chinese medicine must establish the norm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increase the social propaganda and widely for mentors to support and to establish a long-term and stable base for social practice,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quality.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postgraduate; social practice
開展社會實踐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同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研究生社會實踐在發掘學生創新能力、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提高研究生綜合能力方面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①中醫藥研究生社會實踐具有專業特殊性,在社會實踐中主要承擔了義診、醫藥衛生知識宣傳、中醫藥診療技術普及等專業型較強的工作。能否發揮社會實踐為中醫藥學研究生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升服務值得深入思考。
1 社會實踐有助于提升中醫藥學研究生綜合素質
(1)有助于研究生了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社會實踐是研究生在步入工作崗位前了解社會、接觸社會的窗口和平臺。雖然醫學研究生在醫院也能夠接觸到患者,但和社會實踐中到社區、到鄉下有所不同,而且社會實踐屬于義診,醫院看病屬于消費,患者的心態會不同,作為醫者的心態也有所差異。醫學研究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有助于提前接觸社會,了解國情。通過下鄉,研究生在實踐中能夠了解到中國的衛生體系尚不健全,衛生經費嚴重不足,城鄉衛生資源配置的差距較大,尤其是基層醫務人員缺乏,導致農民防病治病、抵御風險的能力低等。醫療水平有限導致患者誤診誤治,錯過治療機會;醫療費用較高導致小病不治,大病治不了的現象普遍存在。作為一名在校的醫學院校研究生,未來的國家醫藥衛生工作者,通過社會實踐可以感受到肩負的責任重大,從而增強學習和研究的自覺性,以積累更加豐富的知識,提高自身能力,樹立將來為祖國報效之志。
(2)有助于研究生鍛煉意志品質,體恤群眾疾苦。研究生社會實踐走進農村,離開了喧囂的城市,體驗在農村生活的清苦,體驗從大城市到小縣城的落差,體驗與廣大勞動人民接觸的感受,進一步了解地方病種,基層病種,體會群眾飽受疾病困擾的痛苦,進一步鍛煉自身的意志品質。
(3)有助于研究生認識自身業務能力,提高業務水平。社會實踐為研究生提供了理論聯系實際的有效平臺,研究生通過社會實踐,將理論知識用于解決群眾的疾病痛苦,從而不僅可以提高專業技能,而且可以檢驗理論學習的廣度和深度,為以后的學習找到更加準確的方向和目標。②研究生通過社會實踐體會到自己的不足,比如所學和掌握的知識不能滿足來訪患者的需要,每當遇到不確定的治療方案,研究生們都會在晚上翻閱書籍或請教老師,及時將問題解決并告知患者。在這個過程中不但提高了業務水平,更收獲了一份成就感。
(4)有助于研究生培養團隊協作意識,加強人際交往能力。目前研究生群體獨生子女居多,自我中心意識較強,群體協作能力較差。在社會實踐中,任何一項任務,無論是義診、中醫藥知識普及、或是座談交流,都需要群體配合,單兵作戰不但難以按時完成任務,甚至延誤整體進度,影響預期效果。團結協作和群策群力是社會實踐中研究生無法回避的選擇,在配合中逐漸提高了研究生的團隊協作意識,潛移默化中鍛煉了待人接物的溝通協調能力。
(5)有助于培養研究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能力是高層次人才的重要標志,社會實踐有助于培養和提升研究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中醫藥研究生在社會實踐中,不斷地接觸患者、不斷地檢驗理論、不斷地學習知識、不斷地修正認識、不斷地豐富臨床經驗,由此不斷地激發創新意識、不斷地提高創新能力。因此,社會實踐為研究生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和創新素質培養構建了一個平臺,成為研究生科研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③
2 傳統中醫藥研究生社會實踐活動所暴露出的問題
2.1 形式上單一
以長春中醫藥大學為例,傳統的研究生社會實踐以日常的走進社區實踐和暑期“三下鄉”實踐為主要模式;以大型義診和健康知識宣傳為主要形式;以每個社區每年服務一次,每次“三下鄉”3天左右為主要時限;以研究生量血壓、血糖,向患者提示診療建議和保健常識為主要服務內容,對研究生吸引力有限,對解決基層群眾疾病痛苦程度有限。
2.2 認識上偏差
研究生自身和社會對社會實踐存在認知上的偏差。有些研究生不能充分了解社會實踐的意義,導致在實踐中收獲有限;有些研究生參與實踐目的不純,甚有之將其視為旅游度假。如此不僅浪費了一次提高自我的機會,也影響了實踐的效果。另外,社會對研究生實踐的認識程度也不夠。有些社區不愿接受研究生實踐,除非本單位有任務要求,否則不予接待,有的即便接待也是應付;有些基層單位一方面希望接受研究生實踐,另一方面又懷疑其看病的能力,使實踐效果大打折扣。
2.3 組織上欠缺
以長春中醫藥大學為例,目前尚未真正將社會實踐活動納入研究生培養計劃中,研究生社會實踐活動僅是團委工作范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社會實踐帶有隨意性和隨機性,每每安排時,都不得不權衡是否會與正常的教學安排沖突,研究生在參與社會實踐時也經常遇到任課老師不給假、科里不同意、導師不支持,極大地挫敗了研究生參加社會實踐的積極性。
2.4 實踐基地的建設和發展不穩定
社會實踐基地是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場所和陣地,基地建設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實踐的可持續性和質量的優劣。目前中醫藥研究生實踐基地多以社區、縣城和鄉下為主。由于每年與基地接觸的次數較少,實踐的時間較短,導致在實踐基地的開發、建設和發展維護上缺乏系統性、層次性和穩定性,④無法保障研究生社會實踐的有效開展。
3 新形勢下做好研究生社會實踐工作的思考與建議
3.1 擴大宣傳,加強管理
加大力度宣傳社會實踐,特別是擴大其在社會和研究生中宣傳,以此提高對社會實踐活動的認識和認同,為研究生社會實踐營造良好的氛圍,構建優質的平臺;努力提高研究生對社會實踐的認識,引導其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同時,要重視組織管理,以長春中醫藥大學為例,學校成立了博碩醫療服務團。在成立之初,研究生中參與社會實踐的群體以學生干部、黨員、積極分子為主,普通學生參與較少,其中原因既有學生認識上的偏差,還有制度上的欠缺,比如未能將社會實踐列入培養計劃。為保證社會實踐活動的效果,學校建立了有效的保障機制,將研究生社會實踐活動納入獎學金評比,并確定為必要項目,每次參與都給予相應的加分;加大支持力度,給予一定的實踐經費投入,用于建立實踐基地、開展實踐活動、對參與實踐的研究生給予補貼等,保障了研究生社會實踐的有效性;學校規范相關制度建設、對研究生社會實踐進行不定期的檢查、走訪,定期與實踐單位聯系反饋,及時了解研究生實踐表現,在實踐過程中準確反映研究生出現的問題,不斷提高研究生實踐質量;每年9月對研究生進行考核和評價,并對表現優秀的研究生給予表彰。
3.2 爭取導師支持,提高實踐質量
導師是研究生教育培養的第一責任人,積極發揮研究生導師作用,提高導師對社會實踐的認知程度,爭取導師對社會實踐的支持,努力讓將導師轉變意識,成為社會實踐的指導者和參與者,并將社會實踐與科研項目有機結合,通過社會實踐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臨床業務水平,培養意志品質和團隊精神。有導師參與和指導的社會實踐,不但提高了諸如義診類實踐的質量,對研究生而言更是一種榜樣力量。
3.3 建立穩定的社會實踐基地,保證社會實踐有效開展
穩定的社會實踐基地是研究生社會實踐持續有效開展的保障。以長春中醫藥為例,學校的教學實踐基地不但有自己的附屬醫院、省內的三甲級中醫院,而且和國內、省內多家醫院有合作,便于研究生實習實踐;學校的暑期社會實踐與基層衛生局(如大慶市肇源縣衛生局、吉林市永吉縣衛生局等)建立合作關系,并且輻射當地的醫院和衛生服務中心等基層衛生機構。穩定的實踐基地促使研究生獲得更大限度地鍛煉,在鍛煉中不斷提升了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穩定的實踐基地保證了學校與用人單位的良性溝通,營造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提高了實踐質量。
注釋
① 高華,劉洋,張茂仁.創新研究生社會實踐內容與形式的研究與探索[J].學校管理研究,2013(4):339-340.
② 張海林,朱紅,鐘軍.素質教育目標下做好研究生社會實踐工作的思考與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09(15):126-127.
③ 鈕秀山,陰浩.社會實踐對工科學生素質培養作用的思考與研究[J].蘇州大學學報(工科版),2006(6):76-78.
④ 王現彬.研究生社會實踐問題及對策探析[J].懷化學院學報,2008(8):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