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于專宗
摘 要 當前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開展因研究生群體的特殊性而面臨著諸多現實問題和困難,傳統僵化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研究生管理。本文立足于研究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努力建立一個綜合運用多種網絡平臺,推進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為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 網絡平臺 研究生管理 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10.083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manage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facing many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The traditional rigid management mode can not meet the current graduate managemen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actual problems of graduate management, build a comprehensive use of a variety of network platform, to promote the research on the new mode of health management, and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
Keywords network platform; postgraduate management; new mode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當前社會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國內高校研究生招生和培養規模也順應形勢逐年增加。1999年(研究生開始擴招),全國研究生招生規模僅9.22萬人,到2005年這一數字已經激增到36.7萬(其中碩士生31.2萬,博士生5.5萬)。據最新統計數字顯示,2015年全國研究生招生人數達到64.7萬(其中碩士生57.4萬,博士生7.3萬)。①
伴隨著高校研究生人數的激增,很多學校已經發展成為研究型大學,研究生數量超過本科生數量。隨之而來的,研究生管理事務、研究生黨建等研究生管理工作已成為高校研究生工作的核心內容,這部分工作由學校研究生工作部負責,學院輔導員具體實施。②管理工作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傳統的管理和溝通模式(如電話、短信、班會等)低效性逐漸凸顯出來,已經不再適應當前的研究生管理工作。探索及時、準確,又能讓學生易于接受的管理方式成為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重中之重。QQ、微博、微信等各種網絡平臺的繁榮,為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抓手。深入思考和貫徹實踐當前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新情況、新特點,在繼承經典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大膽地將現代網絡平臺引進到研究生管理與服務工作中,是加強高校研究生管理,進而促進高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良好抓手,也是當前高校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兩學一做”的重要舉措。③
1 當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研究生組成成分復雜。隨著研究生招生的逐年擴大,研究生人數在持續增加,研究生組成成分愈加復雜,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生源差異較大,其中既有應屆考生也有往屆考生,有全日制考生、也有在職考生,有同專業考生也有跨專業考生,有傳統考生還有同等學力考生;第二,年齡跨度大,以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2015年入學的研究生為例,既有1996年出生,剛剛本科畢業的學生,又有工作數年,攻讀博士學位的1981年學生,年齡跨度達15歲;第三,學生家庭背景多樣,既有農村生源學生,又有城市生源學生,既有東部發達省份的學生,又有西部欠發達省份的學生,既有尚未婚育的學生,又有已經結婚生子的學生;第四,入學動機不盡相同,有要求繼續深造的學生,也有“以學位作為敲門磚”的學生。此外,研究生在校期間還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學籍變更、擇業、出國、婚戀、家庭等,以上現象都增加了研究生管理的難度。傳統的管理模式對學生的實際效果不佳。④
(2)研究生群體的分散性。研究生教育實行導師制,學生除了少數課程能夠聚集在一起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實驗室(或教研室)度過,難以形成較強的班級觀念,再加上實地調研、參加學術會議等使得班級活動開展的時間和地點均難以協調,以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2015級研究生為例,72名博士生分散在復旦大學四大校區及五個附屬醫院,時間上、空間上的距離使得研究生管理,班級工作的開展困難重重。
(3)研究生群體的獨立性。經過本科階段四年的學習和鍛煉,研究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自身較為獨立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不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隨著年齡的增加,研究生逐漸傾向于小集體(實驗室、教研室),而漸漸忽略班級這類大集體的存在;有些研究生已有工作經歷,甚至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即使是同一年級、同一宿舍的同學也難以有相同的生活和學習節奏。因此,這些研究生往往自我意識比較明顯,而集體和組織方面的意識和觀念比較淡薄,對各種活動的參與率也較低,缺乏團隊精神及合作精神。
(4)學業的需要和學位的壓力,使研究生普遍重視專業學習,忽視理論學習及自身整體素質的提高。以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為例,要求碩士研究生在核心期刊(A類)上發表科研成果,才能獲得學位證書;博士研究生只有在SCI期刊中發表高水平文章(IF>5),才能拿到學位證書。這樣的要求使研究生的大部分注意力都在專業學習上,往往忽略的其他能力素質的鍛煉和提高。
以上種種因素,使學生工作者對研究生的管理和培養處于非常被動的局面,如何在繼承已有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開拓研究生管理和培養的新陣地,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
2 網絡平臺在學生培養中的作用
網絡平臺是傳統培養方式的有益補充,并有可能發展成為高校研究生培養工作的主要介質。
(1)網絡平臺是信息發布的平臺。由于學生人數的增加和學生事務的增多,班會、電話通知已經變得越來越低效。各種網絡平臺,如QQ、微信等,是同學們普遍使用的交流平臺,在這里創建班級賬號,發布信息,一方面節省了自己和學生的時間,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班級運行的成本。
(2)網絡平臺是管理公開的平臺。學生管理工作中的評獎評優、班費管理、干部選拔等工作,理應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并接受同學和老師的監督,如果每項工作都召集學生來監督,顯然是不現實的,那么,把規章制度、事務進程、最終結果放在平臺上,既達到了主動接受同學監督的目的,又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熱情。
(3)網絡平臺是思政教育的平臺。網絡平臺如果能夠與高校思政教育結合,就可以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⑤該平臺對學校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具有重要的作用。該平臺可以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種資源進行有效的分配,從而形成統一的教育平臺,統籌校內與校外、理論與實踐、現實與虛擬教育過程的相互協同,有益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4)網絡平臺是踐行“群眾路線”的平臺。作為踐行“群眾路線”的新手段,網絡平臺的意義,在于能夠有效地把網絡和學生的需要結合起來,把網絡這個平臺作為老師傾聽學生意愿、匯聚學生智慧、為學生牟利的平臺。利用網絡平臺,是新形勢下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體現,也是研工部和院系工作的一個創新。
3 綜合運用網絡平臺開展研究生培養工作
運用網絡平臺,開展研究生培養工作已經是大勢所趨,但是目前網絡平臺較多,平臺背景不盡相同,每個平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根據工作需要,綜合運用網絡平臺,揚長避短,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可以更有效的促進我們研究生培養工作。
目前學生們常用的網絡平臺有人人網、QQ、飛信、騰訊微博、網易微博、微信、易班等,以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2015級研究生班為例,根據具體工作需要,分別運用了飛信、QQ、微信等幾大平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體操作如下:
(1)郵箱:在日常工作中,大部分工作都是提前計劃好的,制定未來一周甚至一個月的學生活動安排,通過郵箱發送給每一位同學,既可以方便學生隨時查看,也可以避免其他聯系方式對篇幅的限制。
(2)飛信:俗話說得好,“計劃趕不上變化”,對于臨時出現的工作、突發的情況,運用飛信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它是最快速直接的通訊方式,但飛信也存在一些的缺點,比如:字數的限制,移動、聯動和電信之間收費的限制等等,這些缺陷影響了飛信的使用空間。
(3)QQ:QQ應該是運用最為廣泛的交流平臺了,雖然其時效性不如飛信,但是群功能卻值得充分加以利用,尤其是對于一些需要同學們獻計獻策,或者是征求同學們意見的問題,QQ群是不錯的選擇。
以上的各種工具,在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但是,對學生道德素質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卻作用不大,鑒于經典的班會活動已經無法滿足對學生思政教育的要求,占領網絡思政教育新陣地又勢在必行。⑥微信是目前在學生中廣泛使用的交友平臺,經過調查,95.7%的學生擁有微信賬號,⑦每天都登陸微信觀看好友動態的學生超過學生人數的90%,運用好這個平臺,可以極大地提高我們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有效性。還是以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為例,在微信上建立公眾號——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內含黨建、時事、讀書、科研進展、信息公開等版塊,然后招募合適的同學作為管理員共同經營管理這個賬號,每人負責一個版塊,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關注該公共平臺的賬號已接近6000個,成為生物醫學研究院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綜合運用各種網絡平臺可以為我們在學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爭取到主動地位,⑧用學生喜歡的,愿意接受的方式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思想覺悟,是在新形勢下,我們開展學生工作的主要工作方式。但是,加強和改進研究生管理工作對高校研究生輔導員來說并非一朝一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高校研究生輔導員只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從實踐出發,積極探索研究生管理工作的規律和特點,找出存在問題的癥結,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與此同時,能夠與時俱進,積極調整策略,才能使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順利正常的開展,推動新形勢下學生管理工作新局面。
注釋
① 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下達2015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通知. http://yz.chsi.com.cn/kyzx/kp/201504/20150428/1455191950.html.
② 王哲,杜昕,姚勇.研究生黨建工作網絡平臺的建設與應用[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377-380.
③ 程千千,張登瀝,金淑芳.借助易班開展研究生黨建工作的新探索[J].文教資料,2011(33):203-205.
④ 董忠堂.在推進共識管理中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28):18-20.
⑤ 邱靖.新時代如何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J].魅力中國,2010(7).
⑥ 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加強網絡輔導員隊伍建設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OL].人民網-理論頻道,2006.
⑦ 張志天,盧春天.大學生微信使用情況調查[J].2015(3):89-93.
⑧ 陳剛.現代網絡技術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和對策探討[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