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輝
交往能力是個體適應社會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之一,能否順利進行社會交往,則反映了個體適應社會能力的強弱。未來社會已面向現代幼兒提出了更明確的交往和活動的能力要求。幼兒交往能力不僅是幼兒全面健康發展的需要,而且是幼兒將來適應未來社會的基礎。《綱要》把“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列為幼兒教育的內容和要求,這種能力必須從小培養。幼兒交往主動性是指幼兒不依靠外部力量的推動,自覺與同伴或成人交往的傾向。
一、對影響幼兒交往主動性發展的因素分析
(一)幼兒個性的內因
隨著社會發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許多事情都通過網絡平臺完成。家長將閑暇時間消遣在電視或網絡上,與孩子缺少交流與溝通,限制和束縛了孩子的交往。孩子足不出戶,習慣在家玩電腦、手機和平板,性格自然會變得安靜內向,不喜與人交往。居住環境變化,現在許多家庭都居住在封閉式的住宅區內,彼此間獨門獨戶,早出晚歸、互不來往,每天都習慣性的關起門來干自己的事,幼兒的生活空間被縮小在一個狹小的房子里。
(二)家長不當的教養方式
現在許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一個孩子都是許多人疼著愛著,這些獨苗都是家里的寶貝乖乖。由于生存環境周圍潛存一些不安的因素,不少家長擔心幼兒外出遇到意外事故,高度控制幼兒的生活環境與交往。他們大都采取措施將幼兒隔離在家里,不準其與外面的人和物進行交流和接觸,限制幼兒與外界的交往,這種過度保護讓幼兒形成對父母和其他長輩的依賴心,不知道如何與同伴進行交往,產生不合群的現象。這種過度保護的教養方式是影響幼兒交往主動性最客觀的因素。
(三)幼兒缺乏主動交往技能
許多幼兒都渴望和同伴一起游戲玩耍,但由于不善于主動交往,不懂用什么方式方法迎合對方與其交流,或者由于表達能力的欠缺等多種原因,導致幼兒在交往中退縮。究其原因,大多是因為現在許多幼兒都是獨生子女,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分享,也不懂得考慮別人的感受,而且在家里養成唯我獨尊的脾氣,霸道、任性,會使同伴間的交往出現矛盾和沖突,為同伴所反感拒絕,久而久之,這些人就更不會主動與同伴交往。所以說交往技能缺乏是影響幼兒交往主動性最直接的因素。
二、提高和培養幼兒的交往主動性的對策
(一)家長選取正確的教養方式
對于幼兒主動性的發展,家長選擇正確的教養方式是至關重要的。每一位家長要避免對幼兒“過度保護”,因為“過度保護”的后果是讓幼兒隔絕社會,漸漸對家庭產生依賴,害怕進入陌生的環境,害怕與人相處。幼兒與父母之間親子關系的相處固然重要,但是親子關系的發展并不能代替伙伴關系的發展,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群體生活,需要伙伴,同齡伙伴之間的相互交往,既是一種游戲方式,更是一種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手段。家長專制型的教養方式,自以為保護了幼兒,其實是將幼兒限制在了一個狹小的圈子里,幼兒的生活范圍變小了,對許多社會現象和社會事件缺乏了解,幼兒就會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看待各種事物和現象。幼兒期是兒童交往形成的啟蒙期,家長應該因勢利導,采取民主型的教養方式,放開手給孩子一些交往的機會,讓幼兒自己擇友。幼兒有了一定的交往經驗和交往圈后,自然就會變得大膽、親社會,主動性交往能力隨之會提高許多。
(二)為幼兒創造良好的主動交往的氛圍和環境
1.家長為幼兒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
許多幼兒性格內向,不善于與人交往,還有一些幼兒因家長的過度溺愛,整天都在父母的保護下生活,性格變得軟弱害怕被欺負,不愿意與人交流聯系,所以說要想培養幼兒的交往主動性,家長要為幼兒創造寬松、自由的心理環境。首先,家長應該為幼兒提供和諧的家庭氛圍,不要在幼兒面前制造家庭矛盾,在幼兒面前爭吵,要讓幼兒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否則幼兒如果長期生活在爭吵、冷暴力的家庭氛圍之下,就會慢慢變得害怕、孤獨、自閉,就會拒絕與人主動交往。另外,家長應該多找些時間與幼兒交流,帶幼兒出去玩耍,接觸社會上的同齡人和親戚朋友,讓幼兒從心理上放輕松,學會接受別人,多鼓勵幼兒主動結交朋友,幫助幼兒建立交往的信心。
2.教師為幼兒創造輕松愉快的幼兒園環境。
培養幼兒的交往主動性,為幼兒創造寬松自由的心理環境,除了家長外,還需要幼兒園老師的幫助,家園同步教育,強化幼兒的交往能力,使家庭和幼兒園形成教育培養的合力。指南中提到:“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老師應該讓幼兒多親近自己,為幼兒提供安全、輕松、愉快的氛圍。多用親切的語言鼓勵幼兒交往,對一些內向、軟弱的幼兒,老師要幫助他們克服畏懼交往的心理。
3.家長以身示范,多帶幼兒外出交往。
現代社會許多家庭都住在小區里,家家都是獨門獨戶,幼兒整天都被關在家里,其對同伴的需求遠遠不是與成人交往所能替代的,這就要求家長多帶孩子外出。家長可以定期帶領孩子出去春游或者參加聚會,讓幼兒適應這些活動氛圍,多接觸一些其他成人、同伴,在與他們一起活動中發展交往技能。家長在帶幼兒外出交往的過程中,以身作則進行榜樣示范,用自己與他人良好的交往行為作示范,讓幼兒學習領會,懂得在以后如何與人正確交往。
(三)教會幼兒學會主動交往的技能方法
在缺乏與人溝通的環境里成長的兒童,對于一般社交技巧可以說是一無所知的,許多幼兒在生活學習中都有交往的意識,但是因為交往技能缺乏,不懂得怎么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讓別人理解接受自己,從而讓同伴間的交往惡化,甚至幼兒最后喪失了主動交往的積極性。增強幼兒的交往主動性,家長和教師要教給幼兒正確的交往技巧和方法。
首先要教會幼兒正確的使用文明禮貌用語,指南中指明:“教育幼兒使用禮貌語言與人交往,養成文明交往的習慣。”有的幼兒在活動中撞倒了對方或踩痛了對方連一句“對不起”都不說,缺乏起碼的禮貌知識,這樣怎么能交到朋友呢?基本的同伴交往要學會禮貌用語。家長在平常生活要鼓勵引導幼兒使用文明禮貌的用語,帶幼兒見親朋好友時,教幼兒禮貌地向親戚打招呼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