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雪麗
河北省元氏縣第六中學
?
語文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杜雪麗
河北省元氏縣第六中學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注意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勇于創新精神”。因此,語文課程改革的靈魂就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所謂創新,就是推陳出新,而創造性思維就是指人在創造過程中的思維,通過創造思維,產生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因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語文課程改革為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那么語文教師如何挖掘學生的創新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呢?下面談幾點體會:
創造力來自于對理想和未來事業的追求,來自于對事物或活動的入迷,來自于忘我的濃厚的興趣。牛頓就是對蘋果落地有著很強好奇心,產生濃厚的興趣才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可見好奇心和興趣是創造的內在動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抓住教學環節的一切機會,采取多種生動活潑的形式和措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創造欲和創造興趣,點燃起他們創造的火花,有計劃地在學生心靈中播下創造的種子,逐漸地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如教學講讀課文《愚公移山》時,學生會好奇地問,愚公帶領全家人去移擋在自己屋前的兩座大山,為什么不選擇更好的方法——搬家呢?這時,學生都感到很新奇,疑問促使學生產生了好奇心,好奇心又轉化成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這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動腦筋,然后請同學們共同探討原因,再予以點撥。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又使學生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思維定勢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始終是存在的。我們在教學中,應認真考慮它的兩種作用:一方面,利用思維定勢的積極作用,促使產生學習的正遷移;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知道,從個人的內在因素看,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重要保障就是習慣從固定的角度去看待事物,無意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問題,思考常常受習慣性思維的束縛。因此,我們要努力克服思維定勢的消極作用,幫助學生沖破狹隘的老框框,開闊視野,在形成求異思維過程中學習知識,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培養思維的多向性。以作文教學為例,例如讓七年級學生寫一篇作文——《暴雨下》,體裁、內容不限。有的學生寫的是下暴雨時激烈的場面;有的學生寫的是暴雨下發生的一件事;有的由暴雨想起一件往事或一個人……他們各展其才,都寫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這符合學生“總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的心理特點,有利于培養他們的求異思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多鼓勵學生的創新想法,并且要經常設置一些富有創意、想象力、沒有固定答案的問題來訓練學生。比如念一篇設置了懸念的小說開頭部分給學生聽,然后請學生猜猜后面的故事情節是如何展開,學生的答案越奇怪,越有想象力就越好。
1.通過指導觀察培養想象能力。
培養觀察能力是發展想象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指導學生觀察圖畫和事物的過程中,既要教給觀察方法,又要啟發學生根據觀察對象的特點,展開創造性想象,合理地想象出與觀察對象有關的內容。如指導觀察蜜蜂,可以想到蜜蜂勤勞、無私奉獻的特點,由此還可以想到勤勞、無私奉獻的人民用智慧的雙手進行現代化建設……
2.通過閱讀教學培養想象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憑借教材進行想象,有助于學生入情入境理解課文,在理解課文中發展想象,又通過想象進一步創造出新的意象。如教完《“諾曼底”號遇難記》一課,老師進一步問“如果請你為哈爾威船長立碑撰文,你會寫什么?”學生紛紛回答,有的說“哈爾威船長永垂不朽!”有的說“您把死留給自己,把平安送給別人!”有的說“您和日月同光,您與海洋長存!”在教師的啟發下,他們展開了想象,進行了創造性思維。此外,讓學生根據有關情景即興表演或繪畫、將古詩文改寫成現代散文等,都可以作為拓寬學生想象空間,培養想象,挖掘創新的好方法。
3.通過習作訓練培養學生創造性想象。
習作訓練為學生創造性想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運用想象指導學生寫作,利用寫作培養學生創造性想象,是打開學生思路、豐富文章內容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學過《我們家的男子漢》后可以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那位男子漢,并描繪20年后的藍圖……此外還可以通過故事改編、續寫、擴寫、科幻作文等等作文訓練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從而挖掘他們創造的源泉。
開展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保證。如學完《柳葉兒》一課后,可以讓學生們去采摘柳葉,并開展炒菜做飯競賽。這樣通過實踐活動,在歡樂的笑聲里,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生們既體味到了本文中心,又鍛煉了動手創造能力。也可舉行有關語文的游戲、知識競賽、辯論會、演講會等,學生自辦手抄報、自編自演課本劇、開展社會調查、自辦圖書角、自辦校園廣播電視節目、舉辦手工制作展、小發明展等,使學生從多種渠道吸取多方面的知識,開闊視野、豐富情感。讓學生多感觀參與,充分體驗創造性勞動的艱辛和喜悅,充分展示他們創造性勞動成果,讓成就感激勵他們在創造活動的天地里自由翱翔……實踐是語文學習的大課堂,也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好方法。
另外,教師也應不斷為自身充電,強化身教魅力。身教重于言傳,培養學生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教師首先要有創造精神,要有使命感,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知識結構,與時俱進,以適應新課程改革。一方面教師要加強自身學習,學習新知識,新技術,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智慧是無窮的,老師是他們永遠值得信賴的朋友;另一方面教師要潛心研究教學方法,在備、講、批、輔等環節推陳出新,展示自己設計的新教具,揭示解題新思路、新方法,讓學生感受到他們沐浴的陽光每天都是新鮮的。教師的自身顯示出了創新的魅力,催化學生創造意識的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