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平
河北省新樂市漁砥小學
?
古詩審美教學的嘗試
張會平
河北省新樂市漁砥小學
本文簡要論述了古詩審美教學的嘗試,旨在調動學生學習古詩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實現教育目的。
古詩;審美教學;興趣;想象;情感;靈感
在語文學科中,古詩占有了一定的比例,這些古詩不僅深含著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底蘊,還有多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小學生讀了這些詩歌,可以拓展視野,豐富知識,陶冶情操;老師教好這些古詩,能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發展和提高對語言的理解和運用的能力,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想象力和智力,還能培養他們熱愛祖國和人民的思想感情。那么,在教學古詩時,我們應該運用哪些手段,怎樣進行審美教學呢?我談談自己的四點看法。
古詩本身就是一種最精煉、最美的語言,如柳宗元的《江雪》這樣寫道:“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痹娙税炎约旱那槿?,人生意義傾注于所描寫的雪景之中了。短短四句話所描寫的現實的雪景,經過詩人的心靈再創造,賦予了自然以再生的靈魂,從中透露出人的理想,人生態度和審美情趣。如詩中“孤”、“獨”二字,既給人一種清冷的感覺,又跟“絕”、“滅”的情景形成強烈對比,更顯得雪野空曠、寒冷和凄清。在教學中,我用優美的語音把詩意表達出來,盡量在語言上給學生以美感。又如,在教學《宿新市徐公店》時,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問:“《詠柳》和《游園不值》都是寫什么時候的景物?”(春天)隨著學生響亮的回答我又說:“對,是寫春天的景物。春天,是花的季節,是綠的季節,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季節。歷代詩人寫了不少贊美春天的詩句。《詠柳》通過寫象“碧玉”如“絲帶”的柳葉贊美了春風?!队螆@不值》通過寫一枝出墻的紅杏,贊美春天給人們帶來了生機和活力?,F在我們要學的《宿新市徐公店》則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贊美春天。這首詩看起來很平淡,認真學習之后就會發現它是一首構思精巧,較好地表現兒童情趣的好詩。”同學們聽得非常認真,很快“浸”入到古詩之中,這樣我運用優美的語言,激起了學生的興趣。
古詩很講究語言文字的推敲,因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加強對詩的語言文字的探討,葉志曰:“一字未宜勿,語語悟其神?!蓖醢彩摹按猴L又綠江南岸”啟發學生對“綠”字進行探討。因為探討的過程,本身也是一個尋求最佳最美境界的過程,即用最美的語言文字表達最美好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在品析字詞中,潛移默化地感知語言美,這樣在教學中,不僅幫助學生發掘了詩句中的語言美,引起他們學習古詩的興趣;還能培養學生在寫作時遣詞造句的能力,在語言表達上仔細推敲,選用最恰當的字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發展了他們的語言能力。
圖畫不僅是語言(詩文)的說明,而且可以拓展兒童的想象,培養兒童的美感。在教學古詩,還應該圖文結合,馳騁想象,加深對詩意的理解?!霸娭杏挟?,畫中有詩?!苯處煵荒芎雎栽娋渌枥L的畫面,我們不能只讓學生理解了詩句字面上的意思,就認為把古詩教好了,殊不知,一首好詩,就是一幅優美的畫,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倍潭虄删湓娭校包S”、“翠”、“白”、“青”四種鮮明的色彩,織成了一幅瑰麗的圖景。教學時,我經常運用畫簡筆畫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詩意,體會詩中有畫的形象美,想象詩的畫面。小學生是憑借形象而引發想象的,讓學生通過視覺去感受圖畫中的美,與詩相互印證,以此獲得美感的愉悅,進而欣賞畫面美。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課外,我讓學生根據詩的意境,通過想象繪成彩色圖畫,只有對審美客體進行聯想和想象,才能產生強烈的美感。這樣不僅使學生對學習古詩的興趣增濃,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他們對色彩的喜愛。
葉志說:“鑒賞文藝,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要通過作者的文字去認識世界,體會人生?!惫旁娭v究的是寫出意境,而古詩源于古代,是當時社會的產物,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歷史、文化與社會風俗人情,距今年代久遠,故對缺乏歷史文化知識的小學生來說,要領會詩的意境,確是件不容易的事,只有進入作者的境界之中,才能引起情感的共鳴。詩的語言十分精煉,往往短短的一句就包含了豐富的內容,我認為,只要發揮想象,創設“美”的意境,就能領會詩的意境,同作者溝通情感,喚起共鳴。如在教學《游園不值》一詩時,我發揮想象去體會詩的意境,然后改寫成一篇題目為《一枝紅杏出墻來》的文章,再請同學們認真欣賞,看哪些地方寫得好。通過討論,讓學生知道,可根據詩意自構情景,不僅教給了學生改寫的方法,還培養了他們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古詩由于對仗工整,平仄押韻,讀起來瑯瑯上口,使它具有了音樂美、韻律美。《樂記》說:“凡聲之起,由人心生世,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币皇變灻赖臉非芨腥救?,愉悅人,節奏與樂調有最強烈的力量浸入心靈的最深處,如果在古詩教學中自然融洽地引入音樂的手段,并使二者完美的結合。那么,它們就會用美來滋潤學生的心靈,使他們的心靈也就因此而美化。據此認識,在教學中,配以優美的音樂,能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喚起學生的靈感。當然,在選取樂曲時,必須使音樂的色彩,節奏等同課文的審美意象相諧合,有時還可以撫琴彈唱,讓學生隨著優美的旋律,附合著、想象著,把古詩深深地印于腦海之中。
古詩中的“美”隨處可見,俯拾即是。教學中從語言美到情感美,從悅目到悅耳再到悅心,從而達到了情感共鳴的意境。這樣,教師教得愉快,學生學得高興。
當然,在古詩的審美教學中還要體現文、理、情統一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價值觀,讓學生在古詩的審美愉悅中得到有益的啟示,樹立崇高的生活理想,激勵他們為爭取美好的生活而不斷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