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會良
河北省新樂市赤堠小學
?
如何培養學生細心的習慣
孫會良
河北省新樂市赤堠小學
本文簡要論述了如何培養學習細心的習慣,旨在培養學生細心的素質,成為生活的有心人,留住更多美好瞬間。細心作為,細心行動,就會收獲更多成功與效益,感受更多安全與保障。
培養;細心;習慣
粗心大意的孩子,往往學習上馬虎,做作業時不認真,考試時成績就會不理想。同時在生活上丟三落四,還會出現很多不必要的煩惱。家長要幫孩子改掉缺點,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粗心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不單是在孩子身上有這種弱點,許多成年人也避免不了。導致孩子粗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因為孩子的視覺記憶和辨識能力較弱;二是家長沒有及時糾正孩子的馬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習慣;三是孩子缺乏責任心,做什么都心不在焉;四是孩子功課太多,緊趕慢趕,往往就丟三落四,忙中出錯。
(1)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告訴家長應避免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在一旁看電視,甚至是打牌搓麻將。兒童的注意力是極易受到干擾的,你的做法只能讓他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來,久而久之,孩子便養成了一心二用的壞習慣。要養成孩子一回家就做作業的習慣。
(2)讓孩子在生活中體會細心的好處。如果學生家長的朋友中有人是從事精密、細致的工作的,你不妨與他們聯系好,帶上孩子去看看他們工作的情景,讓孩子能受些啟發。
(3)叮囑孩子多檢查一次。告訴家長應該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讓孩子自己檢查并訂正,家長可以在一旁陪同。
(4)讓孩子自己制定懲罰粗心的措施。如果孩子因為粗心,影響了作業或考試的成績,那么,家長可以對他進行小小的懲罰。例如:取消原定的外出計劃,或者少看一會兒電視……
(5)培養孩子有規律的生活。要求孩子做事有規律,先從生活上做到,然后再落實到學習上。可以要求孩子從整理自己的房間開始。
(6)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要及時給予獎勵或批評。糾正孩子粗心的缺點,其實就是讓他培養對自己負責的做事習慣。
“細心”的反面是粗心、馬虎,這個毛病在兒童中是較普遍的,小時侯不覺得怎樣,越大越令人頭痛,不利于學習、不利于成材,而遍觀成人中的粗心者,多是從小養成的,可見,小時侯的培養至關重要。
(1)要培養“專注”的習慣,做事認真、專心,能較快的集中注意力,能控制自己沉穩下來,不三心二意,不虎頭蛇尾。
(2)要培養“檢查”的習慣,做完了事習慣于檢查一下,例如,勞動完了,檢查一下做得怎麼樣?收拾完了,檢查一下有沒有遺漏的?做完作業了,檢查一下有沒有錯誤……養成了“檢查”的習慣,將受益終生。
(3)要養成“有序”和“條理”的習慣,行為有條理,物品有條理,不毛毛躁躁,不丟三拉四。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持之以恒的結果,小孩子不可能自己養成,在于環境和教育的作用。首先,大人要做出細心的榜樣,以成人的細心來感染孩子,整個環境是細心的,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地細心起來。
要對孩子提出要求,并堅持要求,不能時松時緊,不能無原則地心軟原諒,更不能代替孩子收拾殘局。
細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如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做事毛躁馬虎的人也越來越多,生活好像也越來越缺乏安全感了。很多人還為此振振有詞:我就這習慣,改不了了。事實上,細心是一種心理素質,完全可以通過有意識的培養,而逐步做到有條不紊、沉著穩當、明察秋毫的。
細心作為一種個性特質,確實和先天氣質有密切聯系,比如內向敏感的人,往往謹慎小心,但也會表現出放不開手腳;而外向粗獷的人,做事通常灑脫自在,不拘小節,但也會粗枝大葉,馬虎大意。然而有很多值得信賴的成功人士能夠粗中有細,戰略上藐視困難,戰術上重視細節,因此常常能運籌帷幄,把握機遇,同時又能精耕細作,處事圓滿。從這個意義上說,細心就是一種心理素質,需要在實踐中逐漸培養,只有努力培養細心的素質,我們才會有真正的效率,才會有可靠的安全,才會有事業的深度與廣度。
(1)要集中精力,重視眼前,重視當下所從事的工作和事務,把手上每件事情處理圓滿,才能把握生命的內核,擁有充實愉快的生活。
(2)需要排除干擾,穩定情緒。每個人的心理能量都是有限的,如果過多雜務干擾,心緒煩亂,情緒不穩,我們就容易注意力渙散,就很難做到全神貫注。要真正做到細心謹慎,必然要處理好自身的各種心理困惑,保持一顆平靜的心,正所謂“寧靜而致遠”。
做一個細心的人,關鍵還在于賦予自己責任感,切實用心。任何事情,都是事在人為。同樣一件事,敢負責任,良苦用心,就可能成就一篇杰作,如果毫不在乎,不當回事,就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只要能夠負起責任,油然而生一種神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就有可能激發我們全部的智慧,調動我們無窮的潛力。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細心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責任心。
(3)還需要培養興趣,人盡其才。我們深知,一旦自己對于某事有了濃厚興趣,常能樂此不疲,流連忘返,也就能夠精心鉆研、細心考量。如果缺乏興趣,就容易心猿意馬、朝三暮四,難以做到持久的靜心、細心,更不可能保持足夠的耐心。
(4)細心要有度。當然,過分的細心,過于嚴肅認真到了謹小慎微的程度,將會成為各種心理障礙,尤其是強迫癥的溫床。因為盲目夸大,草木皆兵,會使本來脆弱的神經難以駕馭理性,甚至面臨崩潰,因而要把握好細心的“度”,做到靈活性與原則性的完美結合。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粗心會帶給我們無盡煩惱。我們應當在生活中培養細心的素質,成為生活的有心人,留住更多美好瞬間。細心作為,細心行動,就會讓我們收獲更多成功與效益,感受更多安全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