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日娜
摘 要:本文從信息技術與傳統教育融合、發展從而形成新型教育模式的角度,對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現代教學手段應用于武警部隊人才培養建設的現狀做了介紹和分析,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一點思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育;軍隊;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5C-0019-02
一、信息技術與當代教育的融合與發展及其顯著影響
當前,信息技術已滲透到教育的每一個領域,對教育發展的影響日益擴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信息技術作為主導現代生活的決定因素,在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移動與虛擬環境的大背景下促使教育領域不斷發展新思維與新能力,開拓新的價值觀,形成新的教育模式。其主要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促進了傳統教育模式的革新
傳統教育模式往往受限于教育實施的場地、時間、階段、地域以及受教群體等因素的制約,具有階段性、擇取性、封閉性等缺點,很難保障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人群都能享受到教育的平等權利。
(二)促進了傳統教學方式的變革
傳統教學的方式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為主,知識是從教師到學生進行單向傳輸,學生只能被動接受,一刀切、齊步走的教學方法又制約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新思維。信息技術融入教學,就可以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學習和以教師為主導的差異化教學。
(三)催生了新型教學工具
傳統教學工具受到場地、教學方式的限制,往往呈現出功能單一、交互性差、損耗性大、不能方便靈活使用的缺點。信息技術充分運用網絡及計算機,催生出大量具備多功能、可持續、立體直觀、強烈的視聽感受以及靈活輕便等優點的新型教學工具,對提升教學質量起到了積極作用。
(四)促進教學內容不斷創新
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學內容主要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組織起來的知識內容和經驗,通常包括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三種表現形式,雖然比較有系統性,但暴露了其更新慢以及與現實社會需求脫節的弊端。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以及思維方式,也在顯著拓寬教學內容。
(五)營造出全新的學習環境
傳統教育模式將教師與學生限制在固定場所中開展教學活動,而隨著互聯網技術、便攜式電腦、智能手機以及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時空地域的界限,使“時時能學、處處可學、人人皆學”成為現實。
二、基于信息技術的現代教學手段
以信息技術為手段的現代教學方式將抽象的文字轉化成聲、像、文并茂,甚至借助三維視覺等虛擬現實技術,向人們展示了形象生動的多媒體形式的知識模型,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興趣與熱情。
(一)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基本表現形式
1.多媒體式教材。采用多媒體技術拓展傳統文字教材內涵,例如多媒體課件、實用教學軟件等,構建教學內容的動態化、形象化表現模式。
2.教學管理自主化。利用計算機技術及網絡技術,實現單機或異地網絡化教學、考試、評分,以及教學問題診斷、教學任務分配,通過建立教學檔案數據庫,為教學評價提供基礎信息,支持教學過程評價。
3.教學環境虛擬化。為了學習知識,學生需要尋找實踐的基礎和對象,依托計算機制造出的虛擬現實環境,就能充分滿足這一需求。同時,虛擬現實技術可以超越現實,這樣就可以對真實世界無法開展的活動做一些嘗試,滿足學生拓展認知空間的渴望,拓展學習體驗。
4.教學系統開放化。教學系統的開放,首先要使教學內容開放,實現資源共享。其次,合理地利用計算機管理系統,及時調整、更新教育組織形式,使其在教學結構上開放。最后,就是將教學功能開放,使大眾均可享受到教育權利,實現多種教育服務。
(二)信息化教學手段依靠的技術形式
信息化教學手段大量應用了現代教育技術,比如,多媒體技術、虛擬仿真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實際上就是現代技術應用于教學的表現形式,從具體實施過程來說,可以大體分為計算機輔助教學、教學虛擬實驗、教學虛擬訓練。計算機輔助教學就是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拓展教學內容,延伸課堂教學效果。教學虛擬實驗還可以分為虛擬演示實驗和虛擬練習實驗,可分別通過軟件技術實現教學效果的拓展。教學虛擬訓練就是利用虛擬軟件,通過計算機操作來學習某種技能,從而達到體驗效果。
三、信息技術在軍隊人才培養方面的應用
信息技術的發展是新軍事變革的動因,新軍事變革的程度是以整個軍事系統的信息化程度為衡量標準的。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在軍隊各項工作中的運用來促進軍事系統的信息化,這是當前新軍事變革對軍隊提出的要求,也是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現實需要。
(一) 信息技術在軍事訓練中的應用
提升軍事訓練效果是部隊戰斗力生成的根本保障。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及其在軍事訓練中的廣泛應用,依靠信息技術提升戰斗力已成為必然趨勢。
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多媒體技術在軍事訓練中的應用。多媒體技術可將文字、圖片、聲音、影像合成一體,使受訓者可以隨時接收內容豐富、形式直觀的信息,實現人機交互,使被動學變為主動練。在武警部隊中,主要應用于演示觀摩、自主訓練等場合。二是網絡技術在軍事訓練中的應用。現階段,武警部隊主要依靠三級網系統實現網絡環境下的軍事訓練考核、網上對抗演練以及遠程教學。三是模擬仿真技術在軍事訓練中的應用。應用快速發展的三維仿真技術以及新興的虛擬現實技術,武警部隊可實現模擬戰場的搭建、武器裝備的模擬仿真訓練、指揮訓練模擬系統、首長機關輔助決策模擬訓練等。
(二)信息技術在部隊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應用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革部隊思想政治工作是適應未來戰爭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曾多次發文強調,必須改進政治工作手段,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全軍思想政治教育網絡體系的發展也為現代信息技術在軍隊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運用提供了硬件基礎。武警部隊通過三級網建設,實現了上到軍委,下到中隊的網絡全覆蓋,形成了全方位、立體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
信息技術在部隊思想政治工作的應用主要可以分為:利用數據庫技術,建設軍隊思想政治工作資源庫;利用網絡技術,尤其是通過智能手機以及無線通信技術普及應運而生的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技術,建設軍隊思想政治工作網絡平臺;利用多媒體技術,增強軍隊思想政治工作感染力;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研制軍隊思想政治工作決策支持系統。
四、信息技術應用于軍隊人才培養應把握的幾個方面
(一)解放思想,更新觀念
觀念滯后是影響軍隊信息化建設發展的最大障礙,對信息技術在軍隊人才培養以及部隊建設方面重要作用的認識不足和偏差,嚴重影響了信息技術在部隊的發展以及效益的發揮。所以,改變觀念,對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有清晰地認識才是推動部隊培養人才手段更新的重要力量。
(二)貼近需求,服務部隊
對于需求掌握不明確、針對性不強的信息化建設項目,無法滿足廣大官兵的需要,只會導致棄之高閣、資源浪費。所以,在部隊建設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教育應用項目時,要充分調查研究,做好可行性分析。
(三)培養人才,建設隊伍
人才培養是教育技術應用的關鍵工程,高素質、創新型信息化人才是教育技術應用的基礎。目前,從武警部隊信息技術應用的整體來看,人才隊伍的建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整體結構不合理以及培訓體制不健全上。
在新軍事變革的宏偉藍圖下,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已不可替代成為提升戰斗力、筑牢祖國鋼鐵長城的堅實力量。人是實現一切的決定性因素,從未來發展的角度尋求信息化條件下適應武警部隊人才培養的新對策,就要采取傳統教育與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型教育模式相結合的科學理念,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建立一支思想素質好、專業能力強、戰斗作風頑強的信息技術應用隊伍,從而為部隊建設源源不斷地輸送既懂信息技術及應用,又懂軍事訓練和作戰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楊宗凱,楊浩,吳砥. 論信息技術與當代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4,(3).
[2] 鐘志賢.信息化教學模式[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