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 要】 軍訓是大學生素質提升的重要途徑,但是現實中軍訓卻存在長效性差問題。為此,通過充分認識軍訓的素質教育價值、軍訓考核凸顯專業特色和素質動態發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發揮課堂教育的主導作用、挖掘課外教育的有效渠道以及構建國防素質教育體系等途徑,建立基于大學生素質養成的軍訓長效機制。
【關鍵詞】 大學生;素質養成;軍訓;長效性;路徑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中指出:“對青年學生要加強民族團結教育,規范國防教育,提高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繼續搞好軍訓工作并使之制度化。”軍訓,現已成為高校新生入學時的第一門必修課,它對大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綜合素質的增強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軍訓是大學生素質提升的重要舉措
軍訓作為一種獨特的實踐活動,對大學生素質提升的作用具體表現在:
1、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軍訓期間,大學生學習國防知識、軍事理論與技能,可以加強愛國主義和理想信念教育,培養不怕苦、不怕累的勇往直前精神,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進而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2、有利于健全大學生的心理素質
軍人嚴肅認真、奮力拼搏的精神風貌激勵著大學生直面人生挫折。軍訓中,劃一的內務、整齊的步伐、嘹亮的口號,彰顯出大學生較強的自理能力、團結協作意識,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從而為新生成功度過“適應期”準備了最好的心理助跑條件。
3、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身體素質
軍事技能訓練具有很強的體能和運動技能的鍛煉功能。在軍訓的摸爬滾打中,大學生掌握了基本的軍事技能,鍛煉了身體,增強了體質,促進了身體發展。從而為今后的學習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贏得了“革命的本錢”。
4、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專業素質
軍訓中,引導學生關注國際軍事動態,了解我國現代軍事科技的發展前景與世界發達國家間的差距,明白“軍備競賽實際上是科學技術的競賽”,激發大學生熱愛專業、刻苦學習的熱情,激發其潛在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良好專業素養的形成。
軍訓的內容包括軍事理論教學和軍事技能訓練兩個方面,具有訓練周期短、集中,內容充實等特點。因此,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磨練學生意志品質、鍛煉堅毅性格、培養紀律意識的效果。但是,為期兩周的集中教育對學生所形成的積極影響尚未能深入到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活,長效性不夠。軍訓結束后,原本在軍訓時整齊干凈的內務、嚴格有序的紀律會變得亂七八糟、松散拖沓。而軍事理論課成績考核合格后,便很少有學生自主進行國防觀念和憂患意識的培養,國防觀念日漸淡薄。因此,高校的軍訓工作要與大學生的素質養成融為一體。將“軍訓”小體系升華到“素質教育”的大體系之中,將“入學—軍訓”的即時教育延展到“日常素質教育”、“長效機制”層面,以提升軍訓的實效性。
二、基于大學生素質養成的軍訓長效性路徑分析
1、充分認識軍訓的素質教育價值
要看到軍訓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把素質教育納入軍訓的總體規劃,并做出科學具體的安排。訓前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引導新生較快地進入角色;訓中拓展軍訓內容,開展豐富多彩活動,樹典型學先進,學校各級領導的訓場看望,學校團委、學生會的經常性慰問,以及適時開展的心理健康輔導,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訓后總結以鞏固軍訓教育成果。
2、軍訓考核凸顯專業特色和素質動態發展
高校的軍訓應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制訂不同的培養方案、考核內容。如紡織服裝專業的學生應掌握紡織工藝、服裝設計等在軍事防護服裝中的應用;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應側重于先進國防信息技術的掌握。與此同時,軍訓考核應當凸顯學生素質的動態變化,如隊列、射擊、內務衛生、日常管理、歌詠比賽以及心理素質等方面。每一方面又應有子項目。如內務衛生考核內容可細化為被子、臉盆毛巾、牙刷洗發水等生活用品的擺放及衛生打掃情況;心理素質考核內容包括品德、價值觀、性格、興趣、智力與能力等。
3、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軍訓與學生素質的有效開展,要以生為本,體現學生訴求。開展有針對性的入學教育和團體心理輔導,以緩解學生出現的軍訓后茫然空虛、寢室人際關系緊張、貧困生問題凸顯等不適應。此外,高校中的黨團組織、學生社團組織和學生干部亦是提升大學生素質的重要依靠力量,要鼓勵學生通過加入各類學生組織,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4、充分發揮課堂教育的主導作用
軍訓后,學生的大部分時間轉為課堂學習。要深挖各類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努力實現專業知識講授與學生素質提升的有機統一。通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軍事理論課、形勢與政策等課程的教育與學習,并充分利用“五四”等重大節日和紀念日開展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鞏固軍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良好效果。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于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將軍訓中習得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貫徹到日常生活學習,平穩度過適應期,實現角色的完美轉變。
5、積極挖掘課外教育的有效渠道
通過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志愿服務活動,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組織參觀“紅色之旅”,增強大學生的愛黨愛國之情;強化校園文化建設,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學術、科技、文體活動,提高學生個人魅力、提升集體向心力;學習校訓、校歌等校史校情,強化學生的愛校情懷,增強集體歸屬感;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以鞏固軍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6、構建國防素質教育體系
通過開展宿舍內務衛生檢查、文明宿舍評比、校園文明監督崗、早操、升旗儀式等日常文明教育活動,建設國防教育專題網站、開放軍事資料室,指導軍事類學生社團、開設國防教育講座等多層次教育網格,將國防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有機結合,構建國防素質教育體系,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
總之,要將國防教育的有關理念和最新成果及時引入學生的素質養成教育。實踐中,注重與學生的專業學習、日常教育管理、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的有機融合,注重學生軍訓各相關職能部門的密切配合,形成有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的融國防教育與素質教育于一體的國防素質教育新體系,以深化軍訓成果、拓寬軍訓內涵、提升軍訓效果。
【參考文獻】
[1] 魏海琴.大學生軍訓效應之我見[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2.101-102.
[2] 馬玲莉.天津高職院校學生軍訓問題研究[D].2013.
[3] 金璐璐.大學生軍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2012.
[4] 喻維春.高職院校基于素質教育的國防教育體系構建[J].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13-15.
[5] 呂開東,張彬.關于高校軍訓效果長效性的研究[J].時代教育.
[6] 鄔紅波,俞黨躍.大學生軍訓成果長效性的思考與探索—基于浙江省內四所高校軍訓成果的調研報告[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3)51-54.
【作者簡介】
張 偉(1982-)女,江蘇徐州人,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紡織服裝學院講師,法學碩士,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