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在闡述楚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與意義的基礎上,分析了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應用對策:將楚文化滲透到高校課堂教學中;開展具有楚文化特色的實踐教學活動;打造高品位的具有楚文化特色的校園文化。
【關鍵詞】 楚文化資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用;對策
所謂楚文化,指的是歷代長期生活在荊楚大地上的人們所創造并為社會群體所認同的一種具有文化特質和地域特色的鄉土文化,其具有開放性、兼容性、進取精神以及浪漫主義的特色和多元的價值取向,蘊涵著豐富的教育價值,也使得楚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一、楚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與意義
楚文化的核心地區是如今的湖北,湖北地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引入楚文化中的優秀資源,用楚文化的精神去教化、熏陶和感染大學生,能極大的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1、有利于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域特色
在高校中,對于湖北本地的學生,他們應當了解楚文化,才能進而去理解湖北和中國文化;對于來自外省的學生,同樣也應當學習和了解楚文化,方便更快的融入當地生活;對于學校,將楚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來展現湖北的地域特色,則不僅讓本地學生感覺親近,也能使外地學生了解湖北,也將極大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張力。因此,湖北的高校有必要大力宣傳楚文化,培養大學生對楚文化的興趣,打造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域特色。
2、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位
楚文化“篳路藍縷”的創業精神、“撫夷屬夏”的開放精神、“一鳴驚人”的創新精神和“深固難徙”的愛國精神,具有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將其引入思政課能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位。而將本地文化引進課堂,不僅會讓大學生有興趣聽課,也能幫助大學生更全面地認識他們所生活的土地,大學生本人也能更深刻地認識受本地文化影響的自身思想。
3、有利于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
楚文化蘊含的教育資源非常豐富,湖北到處都留有楚文化的歷史遺跡和人文景觀,博物館藏有的稀世珍寶也是享譽全球的楚文化代表作品。湖北是中國文化資源大省,湖北高校大可借助楚文化的紀念館、故居、舊址等開展實地調研實踐教學活動,將楚文化生動的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策劃安排師生互動環節,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成為思想的交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
二、楚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各高校近年來逐步開始將地方歷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相對來說還顯滯后,尤其湖北高校在融入楚文化方面還有許多問題。
1、大學生對于楚文化的興趣和重視程度不高
當代大學生出于現實生活與未來工作的激烈競爭考慮,更注重于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沒有精力去學習楚文化,也缺乏對楚文化的興趣。然而隨著西方文化思想大量涌入中國,當代大學生已經對于傳統楚文化有了較大的認知缺口,他們能輕易的說出西方的傳統圣誕節和情人節時間,卻無法脫口而出楚文化傳統節日的時間,甚至部分大學生對于傳統文化存在蔑視和抵觸情緒,過于現實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占據著大學生的思想。
2、學校對楚文化教育缺乏重視
當前各高校有著以高就業率為目標開展教育的傾向,比較注重專業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這種功利而普遍的教育體系導致優秀文化得不到重視,因此在湖北高校楚文化教學通常只是作為公共選修課存在。同時,各高校缺乏傳統文化教育人才,楚文化在高校中缺乏系統的宣傳,學生也得不到專業的指導,綜合起來讓高校楚文化的教育工作效果不佳,宣傳不全面、不到位,也沒能發揮楚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
3、傳統文化的教育模式缺乏創新
各高校近年來逐步對傳統文化教育開始關注,然而在應用傳統文化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存在形式過于簡單化、現實性不強等問題,不少高校局限于課堂授課,并且教材陳舊,沒有體現出傳統文化的魅力,不適宜大學生學習閱讀,也使得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情得不到提高,傳統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得不到體現。當今時代,楚文化的教育模式也應創新模式,才能適應當前的學生需求和教育現狀。
三、楚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肓中應用的對策與建議
要將楚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拓展楚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用的方法,展現楚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獨特魅力。
1、將楚文化滲透到高校課堂教學中
筆者傾向于將楚文化作為高校課堂的必修課開設,可以讓更多高校學子在楚文化的熏陶下提升人文素養,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而高校中相對較可行又應用較廣的教學方法是開設講座,需要注意的是盡量邀請楚文化研究的著名專家開講,不僅能將楚文化的魅力和教育意義講深講透,也能激發大學生的學習熱情。
2、開展具有楚文化特色的實踐教學活動
一是“看”,引導和帶領學生參觀考察文物古跡,武漢、荊州、宜昌、襄陽等地的高校可以組織參觀本地的楚文化紀念館和遺址;二是“聽”,安排學生聽楚文化的文學演繹(如楚辭)和民間藝術(如編鐘音樂)等;三是“查”,組織學生查找、搜集楚文化的文獻資料,了解楚地生活文化、民間信仰、社會家族制度、和先賢思想精神。
3、打造高品位的具有楚文化特色的校園文化
校園物質文化方面,湖北高校可以盡量在校園設計和布局中融入楚文化獨有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內涵,讓校園環境集藝術性和教育性于一體,讓學子在不經意間感悟理解楚文化的精神,發揮校園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校園精神文化方面,高校應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楚文化學術、體育、藝術活動,尤其要善于結合楚文化的傳統節日,如在端午節期間開展形式多樣、吸引力強的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必然能夠提升學生的楚文化學習熱情。
在國家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背景下,高校應以其人才優勢和教育職能,如能有效利用地方傳統文化資源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能有效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歐陽玉森.地方特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研究[J].江西理工大學,2009.
[2] 李倩.荊楚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前瞻[J].中華文化論壇,1998(1).
[3] 曹毓民.地域文化對地方高校辦學特色的影響[J].江蘇高教,2010(6)35-37.
【作者簡介】
王心宇(1990-)女,遼寧盤錦人,長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