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意蘊與路徑探究
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路徑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深刻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增強民族凝聚力、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義,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賡續傳承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論斷,切實為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言明了價值指向。因此,深入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為新時代高校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四為”教育方針的關鍵舉措與重要課題。? 一、新時代習近平傳統文化觀的核心要義習近平傳統文化觀清晰闡明了中華
科學導報 2024年43期2024-07-06
- 紅色教育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研究
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內涵式發展、發揮思政課程主渠道作用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紅色教育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困境,并針對這些困境提出立足現實和現代教育技術、拓展教育內容,拓展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強化實踐教學、增強學生學習體驗等融入途徑,以期為紅色教育資源在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運用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關鍵詞:紅色教育資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手段;實踐教學中圖分
成才之路 2024年17期2024-06-30
- 紅色文化融入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邏輯進路
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厚的學理基礎和深刻的實踐基礎,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中國共產黨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經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及紅色文化的相關論述為其提供了理論邏輯支撐。紅色文化資源與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思想價值的統一性、教育內容的契合性與教育優勢的互補性為其提供了實踐邏輯支撐。關鍵詞:紅色文化資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習近平文化思想紅色文化資源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創
文教資料 2024年3期2024-06-29
- ChatGPT技術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風險及應對措施
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人工智能的洗禮已經成為必然趨勢。ChatGPT技術以豐富教學資源、提升教學技術等途徑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變革提供了巨大支持。但是,ChatGPT技術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引發遮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弱化主流意識形態的話語權威、削弱教育雙方的主體意識等潛在風險。對此,本文提出高校立足育人為本的價值理念、守護意識形態安全、提升教育雙方的主體意識等應對措施,以期推動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見效。關鍵詞:ChatGPT技術;高校思想政治
文教資料 2024年3期2024-06-29
- ChatGPT賦能高校精準思政的邏輯耦合、潛在風險與優化策略
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準思政DOI:10.15938/j.cnki.iper.2024.02.023中圖分類號: 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749(2024)02-0155-062022年11月,ChatGPT的發布開啟了人工智能發展的新紀元。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作為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的產物,其外在表現形式是聊天機器人程序。但在實踐中起決定意義的則是它的工具屬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4年2期2024-06-25
-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提升探析
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需進入發展的新征程。高校作為我國各類人才培養、儲備的主陣地,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人才資源,必須提高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重視。實效性的提升離不開親和力,親和力是增強實效性的前提與基礎。文章在深刻闡述新時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重要意義的基礎上,從教育者、教育對象以及教育媒介三個方面分析了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提升路徑。[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提升對策[DOI]:10.20122/j.cn
秦智 2024年6期2024-06-25
- 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及其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是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從探究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形成淵源的視角切入,梳理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形成過程。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馬克思對未來社會的理想目標。高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對高校完成培養任務、實現培養目標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圖分類號:D9文獻標識碼:Adoi:
現代商貿工業 2024年11期2024-06-23
-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
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是,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還存在課程思政改革不夠徹底、實踐活動不夠深入、師資隊伍力量薄弱以及育人效果評估機制不夠健全等問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更好地滿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發展價值。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一、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教育
客聯 2024年3期2024-06-16
-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創新路徑探析
新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理念、構建了新方式,并創設了新場域。在“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強調技術賦能、實現聯通融合、促進供需精準匹配、催生多樣性形態、優化資源配置等重要特征。在現實層面,基于“互聯網+”,我們需要通過共建共享來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供給;通過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體系、互聯互通,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載體、同向同行,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機制,進而形成“互聯網+”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路徑。關鍵詞:“
理論觀察 2024年2期2024-06-13
- 勞動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價值意蘊、核心要義與創新路徑
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實現學生全面成長成才的本體要求,是找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重要抓手的現實要求,是順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勞動教育協同育人的時代要求。勞動教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間價值實現貫通,基本內容相通,思想基礎共通,是兩者融合的基礎。在具體實踐中要樹立科學的融合共生育人理念,構建完善的融合共建育人機制,打造規范的融合共進育人金課,積極探索勞動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協同育人創新路徑。【關鍵詞】勞動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要義|創新路徑一、勞動
中國軍轉民·下半月 2024年4期2024-06-09
- 校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邏輯、困境與路向
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需從應然邏輯出發,探賾校史文化的物質載體、精神內核、育人功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獨特價值;從實然邏輯出發,正視當前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困境;從使然邏輯出發,厘清新時代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徑表達,以達到更好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目的。關鍵詞:校史文化資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實困境;優化路徑中圖分類號:G640?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 2024年6期2024-05-29
- 新形勢下高校學生廉潔教育存在問題與對策
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4)15-0051-04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national anti-corruption work,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integrity education in coll
高教學刊 2024年15期2024-05-29
- 論山西紅色文化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實效性
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實效性教育是國之根本、國之大計,以教育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徑,能夠更好地在育人成才的同時,培育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素養人才。而在綜合素養培養的進程中,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思政教育的前提,只有懷揣愛國之心和報國之志,才能夠將民族精神永駐。對此,加強紅色文化資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滲透,以思政教育作為載體,傳承紅色文化,能夠將紅色愛國因子得以延續,打好紅色底色,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為例,教育實施
中國軍轉民·下半月 2024年3期2024-05-22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促進家風建設的路徑研究
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視角著手,基于“三精”模型對促進家風建設的有效路徑進行研究,以期建立高校搭橋的家庭教育促進平臺,進而歸納出良好家風建設的有效路徑。關鍵詞:家庭教育促進法;家風建設;“三精”模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言宏觀視角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時代意義。隨著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文章內簡稱為《家庭教育促進法》)的施行,“養而不教,教而不當”愈發受到關注,在八五普法的背景下,黨中央多次提出了新時代法治建設對家庭教育的要求。家庭
公關世界 2024年8期2024-05-19
- 東北抗聯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與途徑
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質載體和資源。本文從抗聯精神內涵實質、弘揚抗聯精神的意義及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途徑幾方面探討了東北抗聯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意義。關鍵詞:東北抗聯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義途徑中圖分類號:D9?????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0.06120世紀30年代,在東北戰場上,為了保護家園和守護人民幸福,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東北抗日聯軍用頑強拼搏、不畏犧牲的必勝信念
現代商貿工業 2024年10期2024-05-19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助推人才強國的價值意蘊、現實境遇與實踐進路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負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責任,必須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加強對青年人才的思想引領和道德建設。深入剖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強國方面的價值意蘊、現實境遇和實踐進路,具有深遠意義。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強國;價值意蘊;現實境遇;實踐進路DOI:10.15938/j.cnki.iper.2024.01.025中圖分類號:D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749(2024)01-0158-05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是中國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4年1期2024-05-17
- 論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與機遇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新媒體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文章探討了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與機遇,分析了新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提出了應對新媒體挑戰的策略。關鍵詞:新媒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挑戰 機遇 策略中圖分類號:F061.3;G64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4-214-03引言新媒體是指通過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等手段產生和傳播的媒體形態。新媒體的發展為人們獲取信息和傳播思想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同時,新媒體也給
經濟師 2024年4期2024-05-11
- 大數據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
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1. 大數據及思政教育理論相關概述1.1 大數據含義大數據屬于信息資源,有容量大、增長快和多元化的特點。這種資源包含了各種各樣的信息,如聲音、錄像、圖片、文章、數字等,使得人們能夠更快地理解事件。當前,隨著信息和數字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展,大數據技術在各個領域都有運用,包括思政教育領域。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實現思政信息的獲取,以及數據信息的挖掘、篩選和總結,大數據已運用到教育領域中的方方面面。1.2 高校思政教育相關概述高校思想政
互聯網周刊 2024年1期2024-05-08
- 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路徑探究
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路徑[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3.021“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誕生的重要標志,生動的展示了黨創建、成長和發展的艱難而奮進的歷史過程,形成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
秦智 2024年3期2024-04-13
- 從價值塑造到機制構建:“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
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質上是從價值塑造到機制構建動態發展的過程。“四史”教育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須從融入前提、融入優勢進行展開。在融入前提中精準把握“四史”教育的重要意義,縱深研究“四史”教育對教育主體價值塑造、推動高校思政教育守正創新、開展立場鮮明的政治教育的意義;在融入透視中探究“四史”何以融入的優勢條件,在本質屬性、教育目標與教育內容三個方面既本質相同,實現目標一致具有優勢;在融入途徑中詮釋“四史”如何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實踐向度。從人才培養實踐、
高教學刊 2024年7期2024-03-27
- 移動互聯網時代抖音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SWOT分析
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劣勢、機遇與挑戰進行分析。具體而言,抖音在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時具有形式精煉直觀、交流互動便利等優勢,同時也具有算法推薦局限、內容碎片化淺表化等劣勢,面臨著黨和國家政策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有力保障、大學生積極參與短視頻創作等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思想政治教育環境變化、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不足等挑戰。面對機遇和挑戰,高校如何將抖音化為對大學生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此,文章將抖音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
新聞研究導刊 2024年1期2024-03-25
- 網絡短視頻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及應對路徑探究
現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本文旨在通過正確認識網絡短視頻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沖擊,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提出應對網絡短視頻負面影響的路徑。充分發揮網絡短視頻優勢,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幫助青年大學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關鍵詞:網絡短視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對路徑引言網絡短視頻具有豐富性、推送性、互動性等特點,吸引眾多大學生的關注[1]。以抖音、微博、快手、小紅書等為代表的網絡短視頻平臺深受大學生群體的喜愛。網絡短
互聯網周刊 2024年4期2024-03-25
- 具身認知理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彌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實踐中存在的身心分離缺陷,為改進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指引。將具身認知理論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構建情境化認知、打造互動式教學、塑造具身性文化環境,能夠幫助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實踐中的滲透力和影響力,從整體上提升教育效果。關鍵詞|具身認知心理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用原因;應用方法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This articl
中國心理學前沿 2024年1期2024-03-13
- 大學生網絡社交圈層化:邏輯理路、特點探究與引導機制構建
,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應深入理解大學生網絡社交圈層化的邏輯理路和時代特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內涵,從融圈、破圈、出圈、擴圈四個階段全面構建系統化的引導機制,筑牢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增強主流價值觀在圈層中的滲透和傳播,充分發揮其向心引領作用,培育時代新人。[關鍵詞]社交媒體;圈層化;身份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網絡數字技術的影響下,社會交往模式和信息傳播形態更加復雜,青年大學生群體逐漸形成一種基于情感和興趣的網絡社交圈層
傳播與版權 2024年4期2024-03-02
-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思考
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融入路徑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指導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目標的行動指南。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因此,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引導社會成員樹立生態文明意識,這是實現美麗中國目標的前提。大學生作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他們是否具有較高的生態素養和實踐能力,將直接影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機融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顯得尤為迫切,這能夠增強大學生的生態意識,引導他們積極投身建設美
科學導報 2024年4期2024-02-11
- 奮斗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原因與路徑探究
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實踐路徑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4.0301?當代大學生奮斗精神缺失的問題表現奮斗精神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優秀遺產,也是中國共產黨人一直奉行并實踐堅持的準則。新時代對奮斗精神的發揚和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和參與者,更要精、準、穩地注入奮斗精神,為社會主義的建設注入動力。1.1?忽視實際,缺
現代商貿工業 2024年4期2024-01-27
- 榜樣示范教育的時代價值、遲滯表征與實施路徑
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50-9889(2023)33-0052-05榜樣示范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有力舉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高校承擔著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榜樣示范教育是新時代高校落實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鑄魂潤心篤行工程,對構建“樹榜樣、學榜樣、做榜樣”的良好校園生態和育人環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目前,高校普遍重視榜樣
廣西教育·C版 2023年11期2024-01-26
- 短視頻時代提升高校思政話語權面臨的挑戰與出路
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24)01-0121-04基金項目:2022年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專項項目階段性成果:“基于問題導向的高校思政課專題化教學研究”(2022ZS026)。一、引 言“截至2023年6月,即時通信、網絡視頻、短視頻用戶規模分別達10.47億人、10.44億人和10.26億人,用戶使用率分別為97.1%、96.8%和95.2%。”[1]短視
今傳媒 2024年1期2024-01-16
- “大思政”視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力提升研究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力展開探討。首先闡述提升思政工作效力的必要性,指出平視世界一代的到來對高校思政工作帶來的新挑戰。然后從“大思政”視角出發反思高校思政工作存在的問題,包括教育主體單一、教育資源分散、教育模式陳舊等。最后提出高校思政工作效力提升的三個路徑,即始終根植“立德樹人”核心,構建“大師資”+“大學工”全員育人體系,實現教育主體大平臺、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協同融合。通過全員參與、資源整合、教育模式創新等方式,可以不斷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
成才之路 2023年35期2024-01-01
- 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創新研究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變革與自媒體發展存在高度的關聯性。針對當前全員自媒體新格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出現了話語主導權弱化、話語認同陷入困境、話語說服力不足等問題。為此,在自媒體時代,高校若要繼續發揮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對大學生的理論教育與價值引領作用,就必須變革話語主體理念,重構話語表達形式,優化話語傳播方式,最終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價值回歸。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媒體;話語變革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
大學·課外閱讀 2023年11期2023-12-20
- 人工智能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
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展開研究,主要是通過理論分析與實證調研相結合的方式,對人工智能嵌入的應用邏輯、技術風險方面進行了分析,并以此總結出人工智能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旨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關鍵詞:人工智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改革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33-0056-05作者簡介:傅亮(1982—),男,碩士,寧德師范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
大學·課外閱讀 2023年11期2023-12-20
- “詩情畫意”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與路徑
: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出發,運用“詩情畫意”教育法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充分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詩詞書畫藝術作品蘊含的育人功能,借助詩詞書畫等文化藝術活動載體,創新藝術表現形式,引導大學生在品賞、誦讀和創作詩詞書畫藝術作品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探索“詩情畫意”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傳播路徑、實踐路徑和作品創作路徑,構建“詩情畫意”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體系,寓情于理、寓教于樂,切實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客聯 2023年8期2023-12-08
- 校史育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618(2023)05-0060-06*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度山東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項目)“校史育人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項目編號:2022F20)、2023年度山東大學橫向科研項目“以黨內政治文化引領廉潔文化建設的研究思考”(項目編號:SK230110)階段性成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
高校輔導員 2023年5期2023-11-23
- 知識流動視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探索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是教育主體、客體、環境和教育內容組成的知識流動過程,包括知識創造、傳遞、整合積累和轉化增值的過程。通過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識流動模型,從內容、主體、客體、環境四個要素分析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變化和新挑戰,通過知識創造、傳遞、積累、轉化四個階段來探討各要素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動力、阻力形成的影響路徑,最后從社會、高校和大學生三個層面探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在知識流動的視角下,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找到全新的發展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23年11期2023-11-22
- 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戰和對策研究
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展開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優化措施。關鍵詞:新形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優化措施在當前的社會發展進程中,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飛速發展,其也進一步促進了各類信息化技術的穩定發展,這也為教育領域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中,各大高校內部的學生有著較高的政治熱情,在這種新形勢產生的影響下,高校內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受到了較為嚴重的影響,內部不僅蘊含著全新的發展機遇,也同樣隱
客聯 2023年7期2023-11-16
- 立德樹人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
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中圖分類號:G64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30-0141-04新時期,人們日益憧憬美、憧憬有品質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都樂于接受和學習高雅的精神文化。人們對新型社會、文明與道德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順勢就構成了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內容,包括文明社會的建設、和諧社會的創建、文化型社會與學習型社會的建設等,并反過來影響著學校德育教育與思政教育。對此,在過去的十
大學·課外閱讀 2023年10期2023-11-12
- 馬克思主義實踐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
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育對象的意識形態安全有待維護、與傳統文化創造性結合不夠強、思想政治教育評價本質把握不夠深入等問題。而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給予了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人、環境、教育”三個基本要素之間辯證關系的哲學基底,規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從“現實的人”中把握教育者及受教育者,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及價值評價體系,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標和使命。 關鍵詞:實踐; 現實的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揭示了社會生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科版 2023年9期2023-11-12
- 心理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討
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路徑。關鍵詞:心理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育人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25-0193-04在“兩個大局”加速演進并深度互動的時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不斷發展變化,如何教會學生認識、接納自己,如何教會學生成功地與他人交往,如何培養學生自信心,如何教會學生保持良好心態和調整情緒狀態等方面成為新時代下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大學·研究與管理 2023年9期2023-11-01
- 后疫情時代高校學生心理危機態勢感知及處理實踐路徑
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機[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618(2023)03-0064-052013年1月8日,中國新冠疫情防控三年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回歸乙類管理。“在后疫情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將面臨全新的境遇。”[1]“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方式,沖擊著人們的心理防線……大學生的思想行為也隨之發生改變”,[2]修復疫情心理創傷,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重點。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
高校輔導員 2023年3期2023-10-31
- 魯藝精神融入新時代高校網絡美育研究
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魯藝精神的育人內涵和時代價值通過網絡美育實踐,不斷探索創新而薪火相傳。網絡美育與思政教育的巧妙融合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深入感知和認同魯藝精神價值,推動高校進一步實現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踐行“五育并舉”的高質量人才培養理念,更好地傳承紅色革命文化。關鍵詞:魯藝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美育;紅色文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紅色資源的保護、管理和運用,他在2021年第19期《求是》雜志發表重要文章《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
百花 2023年9期2023-10-30
- 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轉型路徑研究
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辯證認識新媒體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有效推動新媒體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交融,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整合、渠道優化、理念更新;應始終把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確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終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目前,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轉型仍面臨錯誤思潮蔓延、信息技術融合不充分、泛娛樂主義滲透等挑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聚焦時代特征,探索轉型路徑,強化新媒體平臺總體布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有力推動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
大學·課外閱讀 2023年9期2023-10-28
- 風險社會視角下高校網絡思政工作的困境表征與化解策略探究
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個體化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22-0020-04一、研究背景風險是當今時代繞不開的話題。德國社會學家烏爾里希·貝克(Ulrich Beck)在其著作《風險社會:新的現代性之路》中首次指出,人類社會已全面進入風險社會,其動力機制、運行邏輯和基本機構等呈現出與工業社會不同的特征[1]。在貝克看來,風險是工具理性和科學進步觀主導下發展形成的,風險社會是現代化不可避免的產物。
大學·研究與管理 2023年8期2023-10-07
- “五育融合”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究
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有利于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模式的調整更新,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和說服力的增強。為此,我們要以構建“五育融合”機制為前提,以構建“三全育人”體系為抓手,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設為保障,使“五育融合”的力量充分發揮以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關鍵詞:“五育融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實效性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文教資料 2023年9期2023-09-19
- 開展愛國企業家精神教育,需遵循“八個統一”原則
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八個統一作者簡介 陳曉峰,南通大學文學院,教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清末民初的張謇,到抗戰時期的盧作孚、陳嘉庚,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榮毅仁、王光英,等等,都是愛國企業家的典范。”張謇等愛國企業家典范具有真摯的愛國情懷、成功的商業實踐、頑強的奮斗品質、積極的創新意識、質樸的誠信品質、強烈的責任意識、開放的國際視野和淳樸的節儉美德。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蘊含著豐富的精神力量和育人價值,可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對于培養大學生
中國德育 2023年15期2023-09-15
- “互聯網+”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路徑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變革;重要特征;創新路徑隨著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的普及與推廣,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正在成為一種全球性的力量,它不但改變著教學生活的結構與形態,還為教學生活塑造了全新的數字化、網絡化空間,它還以史無前例的速度與規模,影響并改變著傳統的教學思維方式,促使著教學思維方式的轉型與變革。[1]以5G技術、大數據、云計算、虛擬現實技術、人工智能為載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入“互聯網+”時代。在這一視角之下,網絡信息技術正在深刻地改變著高校思
科學導報 2023年52期2023-09-05
- 中國傳統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研究
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探索出二者相結合的路徑,使大學生增強文化自信,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懷,激勵高校大學生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去。關鍵詞:孝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一、孝文化的內涵及意義(一)孝文化的內涵孝文化的基本內涵主要可概括為十二個字:“敬親,奉養,侍疾,立身,諫諍,善終。”1、敬親。中國傳統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對父母首先要“敬”和“愛”,沒有敬和愛,就淡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
客聯 2023年5期2023-09-03
- 高校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探索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至關重要。基于此,筆者以團隊工作和活動策劃課程為例,分析了當前高校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的現狀,提出了具體有效的課程思政融合思路,以提高課程思政建設實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為促進其他高校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提供參考。[關鍵詞]課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團隊工作和活動策劃[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3)09-0110-03各大高校擔負著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輸送高素質人才
大學教育 2023年9期2023-08-27
- 雨花英烈精神的內涵及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紅色文化作為源頭活水之一,引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向。南京雨花臺英烈精神,作為南京紅色文化的代表之一,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的先烈的初心與信念,具有不畏困難的大無畏英雄主義精神內涵。因此分析教育工作中目前存在問題,探尋有效方法,將雨花英烈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等中,構建長效機制,對培養學生家國情懷,賡續紅色基因有著重要意義。關鍵詞:雨花英烈精神;紅色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長效機制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
現代商貿工業 2023年17期2023-08-21
- 檔案社團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研究
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既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也是檔案育人和檔案人才培養的需要。文章立足檔案的獨特價值,通過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生社團、檔案學人才培養三者的內蘊邏輯,結合具體實踐經驗,闡明檔案社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的角色定位、價值意蘊和路徑指向,對于提升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檔案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具有多重意義。關鍵詞:檔案學專業;學生社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檔案學生社團是檔案專業人才培養從理論走向實踐、從課堂走向社會的重要橋梁,是高校“大思
檔案與建設 2023年7期2023-08-06
- “互聯網+”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路徑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變革;重要特征;創新路徑隨著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的普及與推廣,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正在成為一種全球性的力量,它不但改變著教學生活的結構與形態,還為教學生活塑造了全新的數字化、網絡化空間,它還以史無前例的速度與規模,影響并改變著傳統的教學思維方式,促使著教學思維方式的轉型與變革。[1]以5G技術、大數據、云計算、虛擬現實技術、人工智能為載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入“互聯網+”時代。在這一視角之下,網絡信息技術正在深刻地改變著高校思
科學導報 2023年49期2023-08-04
- 智能思政:內在邏輯、矛盾境遇及實施策略
,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賦予新能量、注入新活力。但高校在推行智能思政的過程中,容易陷入技術先進與理念落后、技術意識形態把控與主流意識形態安全、技術與人文的矛盾境遇,需要高校提高規避風險的意識與能力,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堅持與時俱進、因時而新,為智能思政的運行優化育人環境,倡導全員參與、鍛造智能育人隊伍、完善協同育人機制,構建高校“三全育人”教育新格局,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關鍵詞] 智能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中圖分類號] 中圖分類號G641
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3年4期2023-08-01
- 網絡社會熱點引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應用研究
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和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從傳播“熱點正能量”、傳遞“熱點好聲音”、匯聚“熱點金課程”三個方面,開展媒體融合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和探索,旨在通過創新新媒體傳播方式,構建完善的高校網絡思政育人新體系。關鍵詞:網絡社會熱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媒體融合中圖分類號:G641;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23)07-0135-03基金項目:2021年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疫情防控常態化視域下高校網絡思
今傳媒 2023年7期2023-07-25
- 元宇宙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發展的價值審思和基本遵循
,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未來演進和發展指明了可行進路。元宇宙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發展是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現實需要、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代轉型的時代吁求以及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應有之義,需堅持以強化主流話語體系的導向引領、優化思想政治教育場域環境、完善思政工作協同育人機制為基本遵循,從而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關鍵詞:元宇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發展;現代化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科版 2023年7期2023-07-18
- 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綠色載體
,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一致的價值理念和精神內涵,可以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和綠色載體。當前,應該充分發揮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的價值引領、心理調節、責任強化、道德教化和榜樣激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將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有機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校園文化建設和網絡育人平臺,積極探索以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為載體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以不斷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關鍵詞: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態文明教育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科版 2023年7期2023-07-18
-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析
能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沖擊與挑戰,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關鍵詞:人工智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路徑探析中圖分類號:G416?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15-0045-04在人工智能的推動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傳統的課堂教學正逐步走向互聯網教學、多媒體教學、數字教學、遠程教學、嵌入式教學等多元教學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充分了解并掌握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多種教育方式,明晰人工智能背景
大學·課外閱讀 2023年5期2023-07-18
- 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審思
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依托新媒體的融合性打造師生雙向交流模式,增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增加學生對教育內容的黏性;要依托新媒體載體的多樣性創新教育形式和載體,打造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矩形格局;要依托新媒體的可控性構建生態化校園環境,加強網絡環境監督與管理,營造綠色清朗的網絡環境,扎實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創新。關鍵詞:新媒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審思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15-0053-0
大學·課外閱讀 2023年5期2023-07-18
- 中國傳統服飾文化融入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究
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時代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以其特有的民族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和特色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富有生機與活力的一部分。優秀傳統服飾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與創新性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上一道亮麗的風景,而將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僅能夠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還能充分發揮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育人功能。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將中國傳統服飾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值得思考和探究的問題。
科學導報 2023年42期2023-07-14
- 新文科視閾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的實踐路向
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真正培養出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人才,對于推動國家的文化建設以及未來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這也是伴隨經濟社會發展,在“新文科”建設過程中所必然要面對的重要議題。關鍵詞:新文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路向新時代我國高等教育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新文科”與“課程思政”建設是兩大戰略舉措。推動文科教育創新發展是新文科建設的核心任務,其建設的最終目的在于構建世界水平、中國特色的文科人才培養體系。對于人才培養體系而言,其內涵覆蓋較廣,而思想政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7期2023-07-11
- 高校學生理論宣講團的現實困境與提升路徑
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學生理論宣講團作為這一宣講工作的載體,在打通理論傳播“最后一公里”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高校學生理論宣講團存在理論功底不足、針對性不強、隊伍建設不合理等現實問題,嚴重制約了宣講成效的發揮。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理論對宣講團進行分析,可以進一步明確宣講團的定位和作用,為改進現有問題提供有效指導。總結高校學生理論宣講的實踐經驗,有助于在新時代進一步做好學生理論宣講工作,形成“大思政”協同效應。[關鍵詞]學
青島行政學院學報 2023年3期2023-07-06
- 紅色家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意蘊與融合路徑
訓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是亟待研究的問題,具體來講,通過明確紅色家訓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深化理論研究、挖掘思政教育資源,進而不斷推進紅色家訓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關鍵詞: 紅色家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意蘊;融合路徑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1-9255(2023)02-0056-06家風是一個家庭傳承下來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道德規范的總和。中華傳統家風家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歷久彌新。[1]
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2期202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