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認為,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翻譯,就應具備較高的語言素質、其它非語言素質和一定的翻譯技巧,才能擔負起使不同語言的人可以對話、交流、理解以及共同發展的重任。
【關鍵詞】 優秀翻譯;素質;技巧
現如今,翻譯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無論是國際會議、企業合同簽署,或是跨國文化交流時都少不了翻譯。翻譯現在逐漸成為一種固定且必須的職業,學習外語的人越來越多且涉及的語種也是多種多樣的。那么一名優秀的翻譯所要具備的素質有哪些,本文將在語言素質、非語言素質及翻譯技巧等方面進行探討。
一、要具備較高的語言素質
語言素質是通過學習與練習來不斷提高的,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語言基本功能
優秀的譯員應該要具備良好的語言修養和扎實的漢語功底。翻譯的任務是在兩種語言間進行互譯,但不同的語言往往有著不同的規則,只有對兩種語言的文化背景都有所掌握,才能使翻譯出的文字被人們所理解和認同。在語言學習中,翻譯人員要不斷鍛煉自己的聽力,有良好的語感以及靈活的表達能力。當然,優秀的譯員要了解語言使用者的地域方言特點,以法語為例,除了歐洲國家,法語在非洲及加拿大也廣為使用,但由于地域的差異使用者的口音方言及用詞方面也會有所不同,因此想要聽懂這非標準的法語,譯員就要經常總結口音及方言的特點,通過邏輯推理判斷話語中所傳達的信息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
2、知識面
翻譯的接觸面很廣,因為接待對象的職業、階層、生活習慣和宗教信仰的不同,交流的內容也會是多種多樣的,這就要求翻譯人員必須掌握豐富的知識。例如在國際會議翻譯中,發言人常會引用古代的詩詞或者文學典故,這就要求譯員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能夠博古通今、通曉百家,用恰當的語言翻譯出古漢語的傳神之處。
3、語音語調
不管是在交傳、同傳還是視譯翻譯時,都要保證發音清晰,不能帶有方言口音,這一要求也是我們最初學習語言時著重強調的一點。從一個人所說的外語的語音語調中就可以聽出他說的外語是否是標準的、地道的。作為一名翻譯,說話時音量要適中,要使聽眾能聽清楚聽明白,同時也要注意語速,要在恰當的地方停頓,給別人一個接受的過程。
4、記憶力
有人說記憶力是天生的,而對于大部分的翻譯員來說,非凡的記憶力都是后天鍛煉出來的。學習語言的初期階段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擴充詞匯量,隨著學習的深入記憶單詞的速度也明顯增快了。超強的記憶力對口譯的影響尤為重要,在口譯時,翻譯員要在短時間內記住講話人說的內容并且馬上轉換成另一種語言表達出來,這對記憶力的要求是很高的。
5、漢語的修養
翻譯大師嚴復先生所推崇的“信、達、雅”是我們在學習翻譯理論時要遵循的第一標準,翻譯的文字要使接受者讀起來有認同感才是成功的翻譯。信,指忠實與原文;達,指表達方法準確;雅,指文字要優美,這些標準在外文譯成中文時更為重要。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語言文字更是被譽為最優美的文字,我們翻譯時不僅要追求翻譯的準確,更要翻譯的漂亮。
二、具備其它非語言素質
非語言素質在翻譯的過程中同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心理素質強
翻譯往往要面對很多的聽眾,或是重要的人物,所以難免會有一些緊張的情緒,過度的緊張腦子就容易出現“一片空白”情況,臨場翻譯不同于做翻譯練習,是沒有重來的機會的,所以翻譯人員要克服心理障礙,從容面對聽眾。在進行翻譯工作前,也要盡可能的做好準備,事先與發言人接觸,了解會議或是課程的具體內容等。如果是專業性強的翻譯任務,那就需要提前準備好專業詞匯,做到胸有成竹。
2、認真負責的態度
翻譯是交流傳遞信息的橋梁,當兩種語言不通的人交流時,他們最信任的就是翻譯,所以要求翻譯人員要有責任心,忠實全面的翻譯對方的話語,使得雙方的交流可以無障礙進行。翻譯員代表的并不僅僅是自己,更是國家和民族的形象。外事無小事,因此翻譯人員一定要始終堅持認真的工作態度,向世界人民展示出中國人的認真與正直。
3、臨場發揮能力
有時在翻譯時,我們所碰到的并不是事先所準備好的翻譯內容,這就要求翻譯人員要有較強的臨場發揮能力。翻譯的大忌是空場和卡殼,在翻譯時如果有生詞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就要換另一種方式把大致意思表達出來。翻譯很難做到詞詞對應,翻譯方法并不是唯一的,但是只要不影響雙方的交流,換成簡單的話語表達出復雜的意思又何嘗不是一種好辦法呢。
三、具備一定的翻譯技巧
翻譯員在進行翻譯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文體,尤其是筆譯時,文體的不同翻譯要求也不一樣,所以就要求譯員要掌握各種類型的翻譯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文學翻譯技巧
文學作品在翻譯時要體現出原文作者的語言特點,盡可能的表達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當然只表達出思想是不夠的,我們在翻譯時更要在最大程度上還原原文的語言形式和作者獨特的“味道”。這就要求譯員在翻譯時要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把握文章神韻,同時還要注重細節的翻譯,把握好行文特點。
2、應用文翻譯技巧
我們在日常交際中遇到的大多是應用文,該文體的特點是靈活性強,交流是最終目的,而不過分的強調美感。應用文在長期的翻譯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規律和格式,所以我們需要借助專業的詞典。
3、新聞文體翻譯技巧
新聞的特點是時效性強、較為新穎、用詞靈活,因此在翻譯的語言運用上不同于其他文體,往往需要使用一些新穎直接的詞匯,旨在一下抓住讀者的眼球。譯者還需注意避免“中式外語”。在新聞翻譯時難免會碰到一些有國家或是民族特色的詞,這類詞的翻譯是要注意表達出它所呈現的民族文化;在翻譯政治性詞語時,要注意表達格式與使用場合。
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翻譯除了掌握相應的語言素質及翻譯技巧之外,還有必不可少的一點就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興趣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小說的原文與譯文進行比較,有時在對比閱讀時我們自己也會嘗試進行翻譯,這是提高翻譯興趣的一個好方法。翻譯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我們堅持不懈的練習,我們在實踐中也許更加能夠了解到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翻譯。
【參考文獻】
[1] 張英嵐.廣告語言修辭原理與賞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46.
[2] 許鈞.翻譯理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127.
[3] 王宏志.重釋“信、達、雅”:二十世紀中國翻譯研究[M].上海:東方出版社,1999(12)68.
[4] 劉和平.法國釋意理論:譯介、批評及應用[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11.189.
【作者簡介】
邱文婷(1991.9-)女,漢族,山東泰安人,黑龍江大學2015級研究生,研究方向:法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