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霄



文件編號: 1003 - 7586(2016)11 - 0049 - 02
電池在日常生活中對人類貢獻很大,用途很廣,若用之不當,將廢電池隨意亂丟,其內部含有的多種金屬,如汞、銀、鎘等將會對土壤、環境造成污染,還會影響生物的生長發育。
1 探究目的
電池對環境的污染越來越受人們關注,探究其對環境的影響意義重大。因此,通過實驗來探究環保電池對植物種子的發芽生長的影響,驗證環保電池是否“環保”。
2 探究方法與過程
2.1 材料準備
(1) 在辣椒(美人椒)種子中挑選出無蟲咬、飽滿且大小一致的種子400粒,將其隨機分為4組備用。
(2) 材料用具:4個大培養皿、剪成與培養皿底部等大的毛巾共8片、4個大小相似的花盆(盆口直徑30 cm左右),在各花盆內放入無污染、等質量的相同土壤,并在每個花盆側面貼上實驗組和對照組標簽,注明電池品牌、備用土壤若干。
2.2 電池浸泡液制備
(1) 廢電池分別為A品牌、B品牌、C品牌2號電池各2個將其剖皮處理。
(2) 將不同品牌的電池內容物等量分別裝入3個大塑料瓶,各加入2 000 mL自來水浸泡48 h后,取出剩余電池內容物。將每種品牌浸泡液分裝在兩個塑料瓶中,各1 000 mL并貼上標簽,注明電池品牌。
2.3 培養觀察
(1) 將8片剪好的毛巾每兩片一組并編號,分別放入A、B、C品牌電池浸泡液及自來水中預先煮沸消毒,分別撈出冷卻至室溫,擰干到不滴水,稍潤即可平鋪在培養皿底部。并在每個培養皿側面貼上實驗組和對照組標簽,注明電池品牌。把種子分別整齊地排列在毛巾上,粒與粒之間至少保持與種子同樣大小的距離,邊緣應空出約1 cm。然后,再將余下毛巾片覆蓋在對應種子上按實,蓋上培養皿蓋。放入30 ℃恒溫箱,無需加水。第七天輕輕揭開毛巾統計發芽率,并詳細做好每組實驗記錄。
(2) 從對照組中挑選長勢一致發芽健壯根系好的幼苗45株,并將其隨機分為4份,分別移植到貼好標簽的4個花盆中,苗與苗之間保持適當距離,均勻分布,邊緣應空出3 cm之后在其上蓋上一層薄土,將各實驗組及對照組放置在室內窗臺上(室溫25℃左右)。前3天均定時澆灌等量自來水,第四天幼苗全部出土,拔除長勢強的和弱的植株,每盆保留5株,使每個花盆內的幼苗長勢一致且分布較均勻。當天開始按花盆標簽,定時對實驗組澆灌不同品牌電池浸泡液及對照組澆灌自來水。每天測量每組每株辣椒的高度,持續10 d,并計算每組辣椒高度平均值,作好詳細記錄。
2.4 結果
(1) 辣椒在不同溶液中的發芽率見表1。
(2) 澆灌不同溶液辣椒生長高度日變化曲線見圖1~圖3。
3 分析與建議
從以上表格數據和曲線圖得知,在相同的時間和溫度、濕度等條件下,使用“環保”電池浸泡液培養的辣椒發芽率均偏低,且從生長發育和長勢看,實驗組植株平均高度明顯低于對照組的高度。同時,從表格中數據還可以看出,用不同品牌電池浸泡液培養的辣椒發芽率生長情況,也有較大差異。這說明“環保”電池因不同品牌重金屬含量有一定差異。其他組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分別做了大豆、小麥、綠豆等類似的實驗都得出了相同的結論。
由此可知,目前生產的“環保”電池對植物的生長發育具有一定的影響。目前,我國是世界上電池消費大國,每年用掉的電池數以億計。然而我國對廢舊電池的回收率卻很低。大量廢電池隨著生活垃圾丟棄,甚至隨地亂丟,一旦電池里面的汞、銀、鎘等重金屬滲透到土壤中就會污染土壤,隨雨水流動還會進一步污染環境,有可能影響其他生物的生長發育。
鑒于以上實驗結果,建議在沒有研制出真正的環保電池之前,動員全社會積極行動起來,攜手做好對“環保”電池的回收工作,盡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