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驍紅
[摘 要]年輕教師是學校的新鮮血液,是學校的希望所在。盡快地讓他們走向成熟,成為學校的中堅力量,是學校督導工作的重要內容。從積極督導的理念出發,探索出 “師徒結對”“公開示范”“新教師成長沙龍”等指導新教師的形式,有效地促進了新教師成長,保障了學校教學質量的平衡發展。
[關鍵詞]榜樣與對話 師徒結對 公開教學 成長沙龍
[中圖分類號]G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300124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基石,一代代教師的努力才能鑄就學校的輝煌,而年輕教師作為新鮮血液使得學校煥發青春,產生不竭的前進動力。培養年輕教師,對一所學校來說至關重要,學校的管理層必須高度重視,這種重視需要通過認真細致的工作來完成。如何讓年輕教師盡快適應職業教育, “榜樣與對話”模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謂“榜樣與對話”模式,就是用榜樣的正能量,以對話的方式,填補教學前期備課的空白區域,貫通銜接教學的全過程。
一、“榜樣與對話”之師徒結對
職業教育日新月異,對于剛剛接觸職業教育的年輕人,需要更多學習的機會。根據年輕教師所擔任的課程,向他們推薦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好、擔任同類課程的老教師,結成師徒。
師傅的選拔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擔任師傅的指導教師必須有較強的責任心和創新意識,必須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有良好的職業操守,從事專業工作多年并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等,必須有很強的大局觀。
這里的“榜樣與對話”主要在于以老帶新,圍繞三個方面進行:一是“帶”思想,指導教師對新教師政治素質、職業道德進行培養,特別要注意用自己的榜樣力量和規范行為,帶動、指導他們深刻領會師德規范、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要及時了解新教師的思想變化,對于積極的東西給予鼓勵,對于消極的東西要幫助其認真克服。二是“帶”業務,常從學習講課技巧的角度去聽課評課,師傅上課帶著徒弟聽課,實現以老帶新、教法傳承。要帶好徒弟而有經驗的教師身上無形地多了一份責任,面對新教師們求知的眼神,他們也會督促自己加強思考,研究新的教學思路。三是“帶”老作風,通過對新教師的示范引導,通過師傅的“身教”,幫助新教師樹立自己正確的育人觀,努力增強自己的教學吸引力、說服力和感染力,樹立起良好形象。
在此方面,督導室的主要工作是配合學校人事處共同組織開展好“師徒結對”工作,并在此基礎上,通過訪談、巡查、聽課,觀察新教師的成長情況,提醒老教師如何開展教學方式方法的指導,使“師徒結對”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二、“榜樣與對話”之公開教學
榜樣其實不是唯一的。這里的榜樣指的是在省內獲得研究課、示范課的教師或者是省市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也可以在某門學科比較有研究的教師。榜樣教師與新教師分兩個層面進行公開教學,合力提升教學水平。
1.榜樣示范綻放光芒
督導室有計劃設計公開課教學形式,推選在日常教學實踐中的5~8名教學名師,在全校公開榜樣示范。落實好示范教學人員后,在全校范圍內的醒目處張榜公開榜樣教師的姓名、授課內容、授課時間和地點,同時也通過校園網站、QQ群或組織專門人員開會等方式向全校公開。大規模的公開促使名師潛心研究、精心備課,這樣開出來的課讓聽課的教師心動、收獲良多,促使其他教師看到自身不足,樹立質量意識,改進自身教學。示范課后,督導室認真組織評課工作,評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如何寫好課堂教學設計,如何引導學生,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如何對學生亮點加以關注并予以及時的肯定和積極的評價,如何重視學習方法的引導和能力的培養,如何盡可能讓學生自主學習,如何做到學生能做的事教師不去代替等。這樣做有利于從教師的角度發現問題,更好地和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探討需要改進的問題,達成一致目標。
2.新教師教學小試牛刀
督導室鼓勵新教師開設面向全校的公開教學,課前新教師可以出教學思路和老教師一起研討。新教師上課,督導室組織本專業的骨干教師前往聽課,課后組織新教師講自己的設計思路,然后由老教師針對新教師的個性差異談他們的見解,教師們廣開言路,暢所欲言,形成教學思維的碰撞。督導人員以同行的身份和教師一起探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新老教師之間建立起“導學”關系。
3.同課異構燃放精彩
督導室認真組織文化基礎課和專業課同課異構活動,同一課題不同構思,讓年輕教師感受教學形式的精彩紛呈,充分感受課堂教學的魅力。同課異構教學活動搭建了“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臺,教師各盡其長,促進了“新角色、新教案、新手段”的研究。
在開展“榜樣與對話”同課異構活動中,教學督導不是抓教師的問題,而是幫助教師提高積極有效教學的方法。督導人員把握“督”與“導”的關系,以教學為中心,做到“寓督于導、督導結合、以導為主”,在“導”字上下工夫,在工作中樹立“以人為本”的督導理念,從教師的角度出發,提倡“換位思考”,在具體問題上尊師重教,多元啟發,服務教師積極有效地教學,使教與督自然和諧,相互促進。
三、“榜樣與對話”之成長沙龍
督導室對新教師采取隨機聽課和定時聽課相結合的督導方式,重在發揮對新教師的指導作用。督導室創建新教師成長沙龍,年輕教師遇到難題,通過沙龍活動去研究解決:確定一人試上,提供研究案例,然后沙龍研討,教學名師以同行的身份和年輕教師一起探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活動中,教師互相尊重,平等待人,讓活動者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從而輕松活潑地解決教學中的難題。遇到難題時,通過示范教學去幫助解決。示范者將自己的教學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教師,讓年輕教師充分感受示范者的教學藝術與風采。這樣做有利于從教師的角度發現問題,更好地和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探討需要改進的問題,達成一致目標,讓年輕教師盡快成長。
此外,我們認真設計了“榜樣與對話”調查問卷,改變原來的教學準備、教學態度、教學語態、板書設計、學生反映等五個方面為重點講解、新信息反映、語言表達、教學方法與手段、課堂管理、輔導答疑、批改作業、教學效果、關心學生等多個方面。這樣的設計,少了之前的條條框框,可以讓新教師更好地成長,對于培養優質教師的作用舉足輕重。對于問卷調查的統計方式,也從原來針對教師個體和單個課程進行微觀表達,轉到對教學團隊、整個專業、年級的宏觀把握。
統計結果,縱向看,低年級的滿意度調查重點反映基礎課教師的教學效果,高年級的滿意度調查重點反映專業課教師的教學效果;橫向看,可以比較出專業與專業之間教師課堂教學的效果。通過創新滿意度調查,及時跟蹤新教師的成長速度,促進督導室積極督導、教師們有效成長。創新的教學滿意度調查,從多維度、多視角進行,更客觀地評價新教師的成效。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對待年輕教師的培養我們應該有充足的耐心,采用“榜樣與對話”的指導方法,應該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教師成長方案,可以讓年輕教師盡快一年入門、兩年過關、三年達標。相信通過“榜樣與對話”這個以老帶新活動,我們將感受不一樣的精彩,必將高速促使一批年輕教師盡快成長起來。
[ 參 考 文 獻 ]
[1]王致和.高等學校教育評估[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
[2]左飚.教學督導文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鐘啟泉.教育管理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美]約翰·布倫南著,陸愛華等譯.高等教育質量管理[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責任編輯 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