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古明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逐漸被淘汰,新型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眾多的語文教學工作者為了做好語文教學,達到新課程標準對其提出的要求,紛紛對語文教學進行了改革。針對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語文教學改革闡述見解,以供參考。
[關鍵詞]課改 模式 評價機制 科學性
[中圖分類號]G6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300023
在高中教育中,語文教學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對學生以后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鑒于語文教學的重要性,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基礎知識,更要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能力,促使學生發展為復合型人才。面對新課程標準對高中語文教學的要求,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在教學手段方面進行創新,使高中語文教學獲得有效的改革,從而實現高中語文的教學目標。筆者對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語文教學改革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闡述自己的一些見解,以供參考。
一、強化教師對新課改的理解
在我國教育不斷改革的狀態下,新課程標準對高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教師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卻因為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較為嚴重,所以在教學中還沒有徹底地改變教學觀念,對新課改的認識程度也不夠,此種情況就導致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無法貫徹落實新課改的要求,進而導致高中語文教學效率不高。為了解決此問題,高中學校首先要做的就是強化教師對新課改的理解,只有讓教師深刻認識到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教師才能提高自身的重視程度,在教學中才能有意識地進行一些改變,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加強教師對新課改的理解可以通過培訓的方式進行,高中學校應該為語文教師提供培訓的機會,在培訓中讓教師更深入地了解新課改,然后將一些先進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法等教授給教師,進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幫助教師采用與時俱進的方法來開展教學,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與質量,達到新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提出的要求。
二、應用先進的教學模式以及方法
在新課程標準出臺之后,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教學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對語文教學模式以及方法進行改進是非常有必要的。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自主學習,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因此,教師為了達到這一要求,需要在原有教學的基礎上改變教學模式,然后采用創新的教學方法來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在教授學生基礎語文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鍛煉學生應用語文知識以及閱讀欣賞的能力,從而實現全方位培養學生的目標。比如說,教師在講解《紀念劉和珍君》這一課內容的時候,很多學生可能對劉和珍這一人物并不了解,所以在學習課文內容的時候就無法深入地理解魯迅先生想要表達出的情感,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對此課內容理解不深入。面對此種情況,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在課前查找魯迅以及劉和珍的事跡等,然后將這些資料制作成課件,在課堂上通過播放視頻的方式來讓學生深入了解劉和珍此人,當學生對此人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再閱讀這篇文章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才能夠從文章中感受到魯迅先生想要傳遞的情感。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形式,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語文課堂中喜歡上語文學習,其語文成績也才能有所提高。
三、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
在傳統的教育教學中,對教師進行評價主要依據的是教師所教授班級學生的總體成績,對學生進行評價主要是以其考試成績為準,這兩種評價方法都是不科學合理的,無法準確地進行評價,從而導致評價的作用無法充分地發揮出來,而且在此種評價機制的影響下,還很容易將教師和學生引入歧途,面對此種情況,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要注意人文性,因此,高中學校在進行語文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還應該對評價機制進行改革,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在語文學科的改革評價機制的過程中,需要圍繞語文教學改革來進行,要確保評價機制可以促進教學功能的改革,而在此基礎上,評價機制的改革還應該起到監督作用,只有這樣的評價機制才能發揮自身的作用,幫助教師和學生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進而在教學以及學習中不斷改善,實現自我的突破。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應該將學生的學習態度、課堂表現等內容都考慮在內,然后對學生進行鼓勵式的評價,不能打擊學生的自信心。當教師評價結束之后,應該讓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同齡人之間更能觀察到對方的缺點。最后需要讓學生自己進行評價,在評價過程中學生可以清楚地發現自身的缺點,在明確這些缺點之后進行改正,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語文教學的目標才能達到。
語文學科是高中階段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學科,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做好高中語文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教學實踐里進行探索,并形成有借鑒意義的理論,在學校教學過程中進行推廣,以促進我國高中語文教學事業的新發展,每一位高中語文教師都應當對此進行積極地探索。
(責任編輯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