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在強調追求工業增加值的同時,完成信息化和工業化的雙重任務。科技型小微企業作為創業和創新的主體,是推動新型工業化進程的重要力量。通過對黑龍江省科技型小微企業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特征的分析,提出應根據企業各發展階段的特征,采取不同的扶持科技型小微企業技術創新的政策。
關鍵詞:新型工業化;科技型小微企業;技術創新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2095-3283(2016)09-0133-03
[作者簡介]那丹丹(1981-),女,滿族,黑龍江富錦人,副教授,管理學碩士,研究方向:產業經濟、企業管理。
[基金項目]2014年度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青年項目)“新型工業化背景下黑龍江省科技型小微企業技術創新對策研究”(項目編號:14C036)階段性成果。
一、新型工業化背景下推動科技型小微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要意義
新型工業化是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新型工業化道路在強調追求工業增加值的同時,更強調要完成信息化和工業化的雙重任務。既要大力發展智能制造業,又要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傳統制造業中,實現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因此,我國實現新型工業化任重道遠,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掌握世界領先的先進技術,并將先進技術融合到各個產業當中。
科技型小微企業是眾多科技人員依靠技術創新,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重要表現形式,是科學技術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重要載體。科技型小微企業規模小、實力弱,沒有雄厚的資金支持,也沒有規模經濟效益,要想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不斷進行創新,才能使企業得以長期發展。對科技型小微企業而言,只有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才能延長企業生命周期,有效推動企業走上良性循環與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因此,科技型小微企業普遍采取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模式,成為我國科技創新的主要源泉。因此,實現新型工業化必須大力扶持科技型小微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使其成為我國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
二、黑龍江省科技型小微企業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特征分析
企業生命周期理論將企業發展階段分為初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黑龍江省科技型小微企業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特征如下:
(一)初創階段
對黑龍江省科技型小微企業進行抽樣調查的結果顯示,在初創階段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差、資金有限、實力較弱,因此在這一階段首先要解決企業生存問題,使企業自身科技優勢迅速轉化為經濟效益,積累資本。因此,這一階段企業表現為以下特點及需求:
1在整體實力方面,科技型小微企業與大中型企業相比規模小、實力弱,優勢不明顯。
2在技術與產品方面,科技型小微企業雖然擁有一定的技術基礎和成果,希望用較少的投資盡快將技術成果轉換為市場收益,但是由于技術成果和資源儲備不足,難以開展更大的技術創新活動。
3在組織與管理方面,科技型小微企業經營管理能力不足,研發經費的投入比較有限,人才儲備也明顯不足。
4在資金與融資方面,由于自身的資金基礎比較薄弱,企業需要借助外部資金,而受償債能力不確定等因素制約,融資難問題凸顯。
(二)成長階段
對黑龍江省科技型小微企業進行抽樣調查的結果顯示,在成長階段,企業規模有所壯大,產品優勢開始顯現,并且占據了一定市場份額。因此,這一階段企業表現為以下特點及需求:
1在整體實力方面,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生存問題已經解決,資金也有一定積累,市場份額不斷提高,企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術,生產、銷售能力和抵御風險能力均明顯增強。
2在技術與產品方面,科技型小微企業掌握了自己的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人才緊缺問題得到有效緩解,研發投入也大幅增加,企業已經具備了進一步發展壯大所需的技術、人才、產品和資金條件。
3在組織與管理方面,科技型小微企業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組織架構,管理制度不斷健全,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支持企業繼續發展壯大的研發、營銷、管理、人力資源部門及隊伍基本建立。
4在資金與融資方面,企業已初步完成資本的積累,但在擴大生產、開拓市場、技術改進和新產品開發等方面的資金需求仍然較大。與此同時,企業的商業信譽、盈利能力及償債能力都有所提高,具備一定的融資能力。
(三)成熟階段
對黑龍江省科技型小微企業進行抽樣調查的結果顯示,在成熟階段,企業規模擴大、利潤穩定、實力大增,具有一定的市場占有率和知名度。因此,這一階段企業表現為以下特點及需求:
1在整體實力方面,企業已經在市場上具有一定地位,規模效應凸顯,在資金、技術、產品、經營管理、抵御風險等方面的能力獲得極大提升。
2在技術與產品方面,市場對企業產品具有一定的認可度,新產品的開發速度較慢,競爭優勢逐漸不明顯,企業家對新技術的敏感度和改革創新意識淡化,現有的生產設備陳舊跟不上需求步伐,這一階段企業的研發能力有所下降。
3在組織與管理方面,要提升企業技術創新效率需要優化組織結構,要實現對市場需求的準確預測,需要制定遠期戰略規劃。
4在資金與融資方面,這一階段企業的資金相對充裕,企業信用等級和償債能力也得到一定提升,融資渠道進一步拓寬。
三、黑龍江省扶持科技型小微企業技術創新的對策建議
根據對調查結果的分析,黑龍江省科技型小微企業在各發展階段表現出不同特征和不同需求。因此,政府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扶持也應根據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特征制定有針對性的優惠政策。
(一)初創階段政策支持重點
1制定和實施科技型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計劃,建立創業服務基地,培育技術創新主體。近十幾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科技支持計劃,如星火計劃、火炬計劃、成果推廣計劃、新產品計劃等,極大地提高了科技型小微企業科技成果的商業化水平。但實際上科技型小微企業技術創新的每一個環節都存在著較大的風險,政府應該對企業的科技成果轉化之前的技術創新活動給予關注和支持。加強對科技型小微企業技術創新全過程的支持,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持久創新能力。
2轉變政府職能,把國家鼓勵企業創新的各項政策落到實處。政府應加大簡政放權力度,簡化流程,提高效率,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切實為科技型小微企業技術創新活動減輕負擔;改革企業登記制度,降低科技創業門檻;創新方法,解決企業無形資產評估確認、知識資本入股登記等問題。
3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創新創業基金,切實保證科技投入的增長幅度高于同期地方財政收入的增長幅度。實施減稅政策,對于初創期科技型小微企業開發的處于科技前沿的新產品給予稅收優惠,征收所得稅可作為對項目的扶持由財政返還給企業,專項用于新產品開發。
4建立完善的風險投資機制,讓社會資本發揮更大的作用。風險投資是指以股權的形式把專業管理的風險投資基金投資于沒有成立或成立初期的高科技企業,它追求的不是成熟企業的常規利潤,而是新興產業或技術成長期企業的高回報。美國硅谷之所以能迅速崛起,與美國具有完善的風險投資機制分不開。為了促進科技型小微企業技術創新活動,黑龍江省應在現有的基礎上,以“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為基礎,廣泛吸收社會資金,建立各種形式的風險投資基金,擴大風險投資規模,建立符合國際慣例的社會化和科學化的風險資金運作機制,擴大風險投資范圍,提高風險投資質量。
(二)成長階段政策支持重點
1建立健全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發展科技企業孵化器,促進產學研有效結合,加強知識產權的管理和保護。各級政府要轉變對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管理職能,加強在金融中介、信用擔保、業務咨詢、技術支持、管理咨詢、信息服務、市場開發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服務能力。建立企業信息網絡,豐富信息發布渠道,提高企業獲得科技信息、市場信息和政策信息的能力。政府應加大對科技型企業和科技人員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廣泛宣傳相關政策法規;嚴格執法,對于專利侵權和剽竊行為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嚴肅處理,切實保護科技型企業和廣大科技人員的合法權益。
2完善科技型小微企業技術創新的財政扶持政策,鼓勵和引導科技型小微企業增加科技投入。科技型小微企業當年直接用于研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費用,按照國家相關扶持政策,實行稅前扣除,以鼓勵和引導科技型小微企業增加科技投入。適當提高企業研發經費占銷售收入的比例,并允許其在成本中列支,以支持企業加大技術開發和技術創新力度,逐步確立企業投入的主體地位。
3建立健全科技型小微企業信用和擔保機制,發展多元化金融機構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一是國有商業銀行要加大對科技型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對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企業和信用度高的企業實行傾斜政策,增加貸款額度。二是大力發展中小金融機構,為科技型小微企業提供貼身、專業、多方位的金融服務;條件成熟的時候成立專門的科技發展銀行,有效解決金融和科技結合的難題。
(三)成熟階段政策支持重點
1大力發展技術交易市場,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技術交易市場能夠促進供需雙方溝通與聯系,以此促進技術成果轉化,推動技術創新的良性循環。黑龍江省應整合科技成果交易市場,結合“互聯網+”平臺,提高科技成果交易量和交易效率。
2積極推薦優秀的科技型小微企業上市融資,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解決融資難問題。黑龍江省應重點選拔和推薦一批科技能力強、產品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的科技型小微企業到創業板和新三板市場上市融資,并創造條件幫助企業發行商業票據和長期債券籌集社會資金。
3加快建設人力資源隊伍,為科技型小微企業提供技術創新人才支撐。在引進人才上解放思想,拿出具有吸引力的政策和條件吸引優秀人才,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流向科技型企業,支持科技人員創辦科技型小微企業;完善人才激勵機制,落實科技成果入股、股權期權激勵、分紅等獎勵政策,激勵科技人才創新;建立信息網絡系統,使科技型小微企業多渠道尋求科技人員和科技專家的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陸曉梅.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模式與對策研究[D].復旦大學,2011.
[2]于愛國,何慶梅.基于生命周期理論的高技術企業技術創新戰略研究[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2006(5).
[3]科技部.關于進一步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S].2015-01-15.
(責任編輯:喬虹 梁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