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峰
(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醫務部 河南 南陽 473012)
社區獲得性肺炎(CAP)是指患者在醫院外發生的一種感染性肺炎。該病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咳嗽、咳痰等,病情嚴重時甚至還會出現胸痛、氣促、咳血等重癥肺炎的癥狀,可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1]。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影像學技術對該病患者進行診斷,但這種診斷方法的耗時較長,無法及時確診患者患有該病[2]。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檢測ESR、FIB水平及CRP水平對診治CAP患者的臨床價值,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間我院收治的75例CAP患者,將其設為患病組,再根據其病情的嚴重程度將其分為一般組(53例)與重癥組(22例)。另選取同期來我院接受健康檢查的健康人75例作為健康組。在一般組5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0例,女性患者有23例,其平均年齡為(49.62±9.73)歲,其平均病程為(1.79±0.71)d;在重癥組2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3例,女性患者有9例,其平均年齡為(47.37±10.98)歲,其平均病程為(2.05±0.56)d;在健康組75例體檢者中,男性體檢者有44例,女性體檢者有31例,其平均年齡為(49.37±8.23)歲。三組研究對象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分別采集三組研究對象空腹時的靜脈血5ml,使用血液生化檢測儀采用自動免疫散射速度比濁法對所有血液標本的紅細胞沉降率(ESR)、血漿纖維蛋白原(FIB)水平及C-反應蛋白(CRP)水平進行檢測。然后,將檢測的結果及三組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患病組患者的ESR均值為(39.73±9.72)mm/h,其FIB均值為(6.83±1.23)g/L,其 CRP均值為(57.73±16.37)mg/L。健康組體檢者的ESR均值為(9.73±5.34)mm/h,其FIB均值為(3.32±0.68)g/L,其CRP均值為(8.32±3.24)mg/L?;疾〗M患者的ESR、FIB水平及CRP水平均明顯高于健康組體檢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患病組患者與健康組體檢者ESR、FIB水平及CRP水平的比較
重癥組患者的ESR均值為(51.62±14.78)mm/h,其FIB均值為(8.72±1.53)g/L,其CRP均值為(71.24±23.29)mg/L。一般組患者的ESR均值為(23.41±8.44)mm/h,其FIB均值為(6.22±1.07)g/L,其CRP均值為(43.25±14.32)mg/L。重癥組患者的ESR、FIB水平及CRP水平均明顯高于一般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重癥組患者與一般組患者ESR、FIB水平及CRP水平的比較
社區獲得性肺炎(CAP)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肺部感染性疾病。近年來,CAP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4],并且隨著抗生素類藥物的廣泛使用,CAP病菌的耐藥性逐漸增強[3]。研究證實,CAP的發病機制主要是患者的機體免疫力下降,使肺部微血管的通透性升高[5],不能抵御外界病菌的侵襲,導致肺炎鏈球菌、肺炎衣原體、肺炎支原體、流感嗜血桿菌及嗜肺軍團菌等病原體入侵肺部所致。有學者提出[6],血清中ESR、FIB及CRP的水平與CAP的發生和發展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檢測ESR、FIB水平及CRP水平對診治CAP患者的臨床價值,筆者選取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間我院收治的CAP患者75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設為患病組。另選取同期來我院接受健康檢查的健康人75例作為健康組。分別對兩組研究對象的ESR、FIB及CRP指標進行檢測,然后將對比的結果及兩組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分析結果顯示,患病組患者的ESR、FIB水平及CRP水平均明顯高于健康組體檢者,重癥組患者的ESR、FIB水平及CRP水平均明顯高于一般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劉建華、李漢群[7]和林鴻春、焦揚、李楠[8]等研究人員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血清ESR、FIB水平及CRP水平的變化可作為診斷CAP以及對該病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的依據,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