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靜
(安徽省六安市委黨校,安徽六安 237009)
?
“六安茶谷”品牌提升路徑研究
趙 靜
(安徽省六安市委黨校,安徽六安 237009)
針對六安市各縣區、鄉鎮積極配合“六安茶谷”建設、宣傳茶谷建設項目和地方資源優勢,舉辦各類節慶活動的現狀,分析節慶活動對推動和宣傳“六安茶谷”品牌的重要作用及存在問題,提出整合節慶資源,提升“六安茶谷”品牌的路徑選擇,旨在通過政府部門的宏觀研判統籌及引導管理,實現茶產業與旅游業的有機融合,唱響“六安茶谷”品牌。
六安茶谷;節慶活動;品牌;提升
近年來,國家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安徽省六安市作為大別山腹地的革命老區,優質農副產品,如茶葉、毛竹、石斛、油茶等資源豐富。2014年,六安市委、市政府根據本地資源優勢,提出沿全市茶葉主產縣區,規劃建設“五百里六安茶谷,融入中蒙俄萬里茶道”的“六安茶谷”建設項目,“六安茶谷”為生態增綠、旅游添景、農民增收的作用正逐步顯現。節慶活動對提高地方知名度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作用明顯?!傲膊韫取笔橇彩兄铝G色發展的重大建設項目,茶谷沿線縣區、鄉鎮為配合茶谷建設,紛紛舉辦各類節慶活動,更好地宣傳自己,凸顯自身優勢[1]。但由于缺乏統籌安排,導致節慶活動存在活動內容和時間交叉重復、缺乏一定的文化內涵和品牌效應等問題。因此,筆者立足茶谷實際,探索通過整合節慶活動資源提升“六安茶谷”品牌的有效路徑。
節慶活動因為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特定主題活動形式、鮮明的地方特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在帶動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提升地方文化品位、擴大地方知名度和帶動當地旅游業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
1.1 節慶活動可促進茶谷相關基礎設施的完善 “六安茶谷” 建設范圍涉及5個縣區、48個鄉鎮、2個風景區、5個水庫,主干線長約260 km,沿線為茶葉主產區和各類風景區,也是各類節慶活動主要分布區。茶谷沿線的節點作為茶谷主要游客接待點和旅游點,雖然按照規劃都有相關建設標準,但實際接待能力和旅游資源的開發是否到位還有待檢驗和完善。節慶活動是短時期舉辦的人流量比較大的活動,相對于一般的旅游景區,節慶活動對舉辦地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要求非常高。因此,舉辦節慶活動可推動茶谷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
1.2 節慶活動可增強各方積極參與茶谷建設的凝聚力 舉辦節慶活動需要政府、企業和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首先,政府一般是節慶活動的倡導者、組織者或者推動者。因此,政府在組織節慶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將茶谷的設計理念和規劃融入其中,也可以將茶谷作為節慶活動的主題或主要元素加以宣傳,以提高民眾對茶谷建設的認知度。其次,可以調動企業的積極性。例如,“徽六”“謝裕大”“天方”等產茶企業通過積極參與節慶活動,宣傳了自身企業品牌,提升了民眾對六安茶品牌和茶文化的認識和推崇。再次,節慶活動舉辦地的群眾通過參與節慶活動可以增加收入,增強主人翁意識和自豪感,從而增強廣大群眾支持“六安茶谷”建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3 節慶活動有利于樹立“六安茶谷”的品牌形象 節慶活動在短時間內圍繞某一特定主題,將高質量的產品、服務、設施進行集中性地整合,并在活動舉辦整個過程進行大量的媒體宣傳報道,可以迅速提高舉辦地的知名度。并且,成功的、連續多屆的節慶活動的主題還能夠成為舉辦地形象的代名詞,從而具備一種品牌力量,不僅可以持續提高當地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而且會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3]。例如,每年4月山東濰坊風箏節不僅叫響了鳶都的美譽,更促進了山東濰坊的風箏工業的繁榮,使濰坊的風箏走向世界。六安瓜片作為中華傳統歷史名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底蘊和豐厚的文化內涵。可以借鑒該模式,叫響“六安茶谷”品牌,使人們以后一提到茶葉就想到六安瓜片,一提到茶谷就想到六安。
2.1 六安市茶谷節慶活動現狀 自茶谷項目落地生根,從市內到茶谷沿線的各縣區紛紛在挖掘地方綠色優勢資源上下功夫,以旅游為載體策劃并組織了一大批節慶活動,目前與茶谷有關的節慶活動就多達十幾個(表1)。
2.2 六安市茶谷節慶活動存在的問題 節慶熱潮對發展和宣傳本土特色產業、服務地方經濟起一定作用,但同時也存在急需解決的問題。
2.2.1 節慶活動隨意性比較大,很多節慶活動時間地點不能確定。例如,為了配合2013年馬連道國際茶文化節,六安市政府聯合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和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于6月20日在北京舉辦十三屆六安瓜片茶文化節,而第十四屆則選擇2014年5月8日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開幕。準確地說,往屆的茶文化節不像是一個節慶活動,而是具有推介會的性質。

表1 六安市茶谷沿線舉辦的節慶活動
2.2.2 節慶活動時間和內容存交叉重復。3月,遍地的桃花、梨花和油菜花開放,為吸引游客,很多鄉鎮開始打造桃花節、梨花節等節慶活動。4月,茶葉開始成熟采摘,各地又蜂擁舉辦開茶節。5月,紅桃上市,又紛紛舉辦紅桃采摘節。另外,像山水文化節、旅游文化節等節慶活動都是以宣傳六安綠水青山的良好生態環境為主題,內容交叉重復。
2.2.3 缺乏節慶的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各縣區、鄉鎮各自為陣舉辦自己的節慶活動,由于時間、內容都非常相似,只能就近吸引當地部分游客。另外,桃花節、開茶節因為時間跨度短,如果前期宣傳不到位,等游客知道有該節慶活動的時候,可能已經錯過節慶時間。游客量不足、知名度不高就不能達到舉辦節慶活動的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極易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鋪張浪費。
2.2.4 缺乏節慶文化內涵。文化是節慶活動的靈魂,節慶活動不能停留在以領導講話、文藝表演為主要形式的老套路上,也不能停留在單純地賞花、采摘的簡單勞作活動上。缺乏文化底蘊的節慶活動只能是短暫性的娛樂活動。例如,蒿子粑粑節只是單純地讓游客品嘗蒿子粑粑;桃花節只是單純地欣賞大片的桃花;采摘節,大家采摘完一籃桃子,活動就結束了。如果節慶活動不能給游客帶來值得學習和回味的文化內涵,那么這一節慶活動生命力將很快終結[4]。
節慶活動對宣傳六安茶谷,叫響茶谷品牌,讓更多的游客短時間內了解“六安茶谷”,走進六安茶谷,具有非常重要意義。由于茶谷沿線的很多節慶活動剛剛開始,節慶資源有待整合,節慶文化有待提升,節慶產業有待發展。實現茶產業與旅游業有機融合、唱響六安茶谷品牌需要政府部門從宏觀上研判和統籌,加以必要的引導與管理。
3.1 圍繞茶谷品牌,統籌全市節慶活動時間和內容 首先,協調各節慶活動時間,制定出全市范圍的節慶活動時間表。以每年茶葉開采儀式“茶谷開茶節”為各節慶活動拉開帷幕,力求做到3—10月,月月有節慶活動,以保持外界對茶谷的持續關注。其次,所有節慶活動突出“六安茶谷”這一主題。例如,霍山黃芽開茶節可更名為“六安茶谷·霍山黃芽開茶節”、舒城蘭花谷開茶節可更名為“六安茶谷·舒城蘭花谷開茶節”等。該市各地的桃花節均可更名為“六安茶谷桃花節”,營造“三月桃花滿天開,就到六安茶谷來”的宣傳氛圍。第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資源優勢強的地區舉辦能反映本地特色的節慶活動。例如桃花仙谷風景區位于裕安區獅子崗鄉新華村,由裕安區政府按照國家4A級景區標準規劃建設,其中主景區桃園面積逾666.7 hm2,是安徽省目前單體面積最大的連片桃園,堪稱六安茶谷沿線上的紅桃走廊和世外桃源,市委市政府可把每年的桃花節定于此處舉辦。
打破各縣區、鄉鎮條塊分割,又充分突出當地特色,既有利于打造全市節慶活動整體品牌,又有利于各特色景點的打造宣傳,最大限度地發揮節慶的帶動效應。
3.2 樹立品牌意識,打造茶谷節慶精品 舉辦節慶活動一定要樹立精品意識[5]。在打造六安茶谷系列節慶活動時,要著力打造幾個精品節慶活動。六安茶谷的節慶精品排在第一位的應當是每年的茶谷開茶節。從2016年開始,六安市委市政府有意識地把幾個相似的節慶活動合在一起,舉辦了節慶名稱為“第五屆大別山(六安)山水文化旅游節、第二屆六安茶谷開茶節暨第十六屆六安瓜片茶文化節”,主題為“萬里茶道大美茶谷”采茶節系列活動。不管是前期宣傳力度、舉辦層次和規模、活動形式和內容均盛況空前,向游客充分展示了茶谷建設的成效,樹立了“六安茶谷”品牌形象。
但是,如果一個節慶活動名稱太長,不僅不利于宣傳,也不利于游客記憶。國內外一些知名度高的節慶活動,如西班牙斗牛節、慕尼黑啤酒節、濰坊風箏節、云南潑水節等均主題簡單、節慶名稱叫起來朗朗上口。因此,建議將六安茶谷打造精品節慶活動改為“六安茶谷開茶節”。
3.3 提升節慶活動文化內涵,樹立茶谷品牌形象 在舉辦旅游節慶活動時,要盡力挖掘本地區各種特色文化的內涵,開發體現當地文化的新項目。六安市作為大別山革命老區,綠色資源、紅色資源得天獨厚。一方面,因為采摘和制作工藝的差別,“500里茶谷”孕育了“五朵金花”——六安瓜片、霍山黃芽、金寨翠眉、舒城小蘭花、華山銀毫。六安瓜片作為中國十大名茶、“五朵金花”之冠,有著悠久的歷史、美麗的傳說和許多感人故事。另一方面,大別山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資源相當豐富。這片紅色土地30年革命紅旗不倒,30萬英雄兒女為國捐軀,走出了108位開國將軍。和平年代,老區人民為了修建水庫和淠史杭水利工程,犧牲了家園、甚至奉獻了生命。綠色的茶文化和老區人民勇于犧牲奉獻的紅色精神都是深厚的文化積淀。紅色精神和綠色發展有機結合,將會極大提升節慶文化內涵。
3.4 加大節慶活動對外宣傳,強化“六安茶谷”品牌影響 現有節慶活動大多是各自開展活動宣傳營銷,影響力有限,影響面很小,難以形成合力。2016年在開茶節前夕,作為第二屆六安茶谷開茶節重要活動內容,由六安茶谷暨淠河生態經濟帶建設領導組辦公室聯合皖西日報社,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征集六安茶谷Logo、宣傳語和吉祥物,評選六安茶谷“最美采茶女”等系列活動,都是加大對外宣傳、引導全民參與的有效形式,進一步擴大了“六安茶谷”品牌影響。
在此基礎上,應統一開展以茶谷為總品牌形象的宣傳營銷方案,可在年初公布全年的茶谷節慶活動安排表,闡述活動時間和內容,針對面向的受眾,有選擇地集中利用相應的報紙、電視、網絡宣傳茶谷節慶,同時分時間節點,有計劃有重點地推介單個節慶,不斷提升茶谷的曝光率,強化茶谷節慶活動的持續影響力。
[1] 六安茶谷暨淠河生態經濟帶概況[EB/OL].( 2015-03-20)[2016-06-07]. http://www.lacgw.com/details/?id=8577.
[2] 趙東玉.中華傳統節慶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 董斌彬.泉州市旅游節慶品牌建設的管理風險及對策[J].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2(3):41-44.
[4] 鄧云波,賢成毅.桂林文化節慶活動發展現狀及問題研究[J].社會科學家,2013(2):154-158.
[5] 祁永梅.大連市節慶活動現狀及管理規范化的對策研究[J].遼寧經濟,2013(4):18-20.
Study on Improvement Path for Lu’an Tea Valley Brand
ZHAO Jing
(Party School of Lu'an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Lu’an, Anhui 237009)
Aiming at each county and township actively cooperating with construction of Lu’an Tea Valley, propagating tea valley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local resource advantages, holding all kinds of festival activities, the significance and existing problems on promoting Lu’an Tea Valley was analyzed. The aim was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tea industry and tourism through government’s macro planning and guidance.
Lu’an Tea Valley; Festival activities; Brand; Improvement
趙靜(1980- ),女,安徽霍邱人,碩士,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09-14
S-9
A
0517-6611(2016)32-02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