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婧++呂經緯
摘要:病理學教學發展是現今醫學教學領域較為重視的一個研究內容,主要原因是病理學是學生學習以及步入醫學領域的墊腳石,學生對于病理知識掌握較為不足會直接影響專業醫學知識的學習。針對改進病理教學的探究方向較多,其中“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對于病理教學的促進作用較為明顯,有進一步研究的價值以及意義。
關鍵詞:“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病理教學;應用情況分析
“先行組織者”從字面上拆分理解,“先行”就是提前一步行動,也就是在教授知識之前提前一步讓學生接觸以及自我分析,“組織者”就是將新知識與舊知識建立聯系,讓知識之間的關聯性以及整體性得以體現,“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的應用能夠實際的促進學生對于知識整體性的把握,同時讓學生對于新知識的學習更為迅速以及吸收更為完全,對于教學的促進作用較為顯著[1]。在病理教學中引用“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的具體效果需要進一步全面的討論,將“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在病理教學中發揮的負面作用以及正面作用進行比較,確定進一步深化“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的價值以及必要性,并確定“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在病理教學中的作用全面化體現的改進方向。
1.“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在病理教學中的應用情況分析
“先行組織者”中的組織者與之前所學的病理知識的關系分為三種,包括上位組織者,即組織者囊括之前所學的某部分病理知識,存在從屬關系;下位組織者,即組織者是之前所學的某部分病理知識的細化,具體化,是包含關系;并列組織者,即組織者與之前所學的某部分病理知識屬于同一板塊病理知識,兩者不存在從屬、包含關系。而“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就是基于這三種關系,針對性提出的具體教學策略,針對上位組織者提出的教學策略為漸進分化策略,即先進行總知識的講解,再逐步降低講解的整體性,逐步細化,讓知識的講解也進一步深化;針對下位組織者提出的教學策略為逐級歸納策略,即采取與漸進分化策略講解順序相反的方式對每一講解層次進行知識的歸納,讓知識的框架更為明顯以及更為清晰,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更為方便;針對并列組織者提出的教學策略為整體協調策略,即采取比較的方式,確定組織者與之前所學的相關聯病理知識之間存在的異同點,進行具體的羅列,讓學生能夠更為清楚的分辨出兩者知識之間存在的差別,減少知識出現混淆的可能性。“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在病理教學中所采取的教學策略也為這三種,為進一步探究“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對病理教學的具體促進作用以及存在的具體不足之處,需要對“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在病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在此基礎上也能夠清晰定位改進改進應用存在不足之處的措施提出方向[2]。
1.1.“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在病理教學中的應用情況有效化、正面化
隨著“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在病理教學中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需要對在“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引導下的實際病理教學現狀調查以及分析,最終總結出“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在病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情況。通過實際的歸納探索確定“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在病理教學中的應用情況包括正面促進病理教學,在“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應用之后,學生病理知識的學習結構、學習習慣,教師的教學方式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進,教師對于課件的準備以及對于組織者的構思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以及想法,在此過程中教師所采取結合實際的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病理知識學習的漏洞做為基礎具體化組織者的提出,教師會給予學生足夠多的時間去分析以及判斷所學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關聯,讓學生在復習以及深化理解舊知識的同時了解以及學習新知識,學生學習病理知識會相對輕松,同時在病理學教材整體復習時能夠把握復習的方向,能夠了解自身對于病理知識了解的缺陷,進而使得學生對于病理知識的學習更為透徹,更為全面,全面提升病理教學的質量提升以及效率提升。“先行組織者”教學粗略在病理教學中的應用還能夠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活躍化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以及全面化協調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綜合能力[3]。“先行組織”教學策略在病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的體現,使得各醫學專業對此的應用頻率增加,使得“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在病理教學中的應用范圍以及應用強度快速增加,“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在病理教學中的應用狀況較為樂觀,發展前景較為明朗。
1.2.“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在病理教學中的應用情況不樂觀面
“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在病理教學中的應用處于不斷完善不斷改進階段,在此階段中必然會存在一些應用不合理,應用效果不理想的問題,具體表現為學生對于“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的誤解,認為先行者知識學習任務,而非是一種建立知識整體性的工具,對于組織者先入為主的認為是教師加重自身學習任務的手段,對此產生嚴重的排斥以及拒絕的態度,同時教師的能力水平參差不齊,導致組織者的提出完整度以及可行性存在較大的差距,這一情況直接導致病理教學的質量受到限制,病理教學不僅沒有在“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的應用取得進步,反而出現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下滑的趨勢,同時各大醫學專業對于病理學的重視程度不同,對于“先行組織者”的認識不足以及理解存在偏差性,導致“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在病理教學中的應用進一步受到阻礙[4]。
2.“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在病理教學中發展探索
首先需要確定“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在病理教學中的發展必要性,以及發展價值,確定的方式就是比較“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在病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通過以上分析能夠確定出現的負面影響與“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本身沒有過多的關聯,在“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正常應用之后所取得的進步是十分明顯的,因此,有進一步深化探究以及改進的意義。針對具體存在的不足之處采取的改進措施包括端正化各大醫學專業對于“先行組織者”的態度以及認識,必要時進行相應的宣傳,教師逐步在學習任務中引入組織者的概念,給學生一個過渡接受的時期,教師全面化了解以及接受“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對于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針對性改進,同時確定對于病理了解的不完整性,教師之間進行定期的交流,相互促進,相互發展。
結束語:
“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在病理教學中的應用發展現今處于一個上升趨勢,從其對病理知識的具體促進作用確定有進一步應用的必要性。
參考文獻:
[1] 胡永斌,文繼舫,周建華等."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在病理教學中的應用[J].實用預防醫學,2006,13(5):1346-1347.
[2] 馮偉泉.“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在病理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3,17(34):4620-4622.
[3] 陳振鵬,李雪峰.高中生物教學中先行組織者策略的應用——以“細胞衰老的特征”為教學案例[J].中學生物學,2015,31(7):28-31.
[4] 方偉,楊雅驪,陳江漢等.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在皮膚性病學中的初步構建和啟示[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4):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