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東
實施策略一:創設問題情境,激活學生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情境創設是指教師通過對學習主體和學習內容的分析,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完整的問題背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完成知識意義的構建。課堂提問是讓學生參與實踐、提高思維能力的重要方法。通過課堂提問,可以啟迪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視野,也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學習重點,突破難點,還可以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及時調控教學。
案例1〓在學習Book 1 Unit1 “Good friends”時,我設計了這樣的“熱身”和“導讀”:
Who is your best friend?
What kind of friend do you think is a good friend?
Then classify the words of describing a good friend:(Which words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 of a good friend?)
實施策略二:運用“布白”藝術,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所謂教學“布白”藝術,即指在教學中要留有余地, 教師在施教中未曾明說而讓學生思考、想象的部分。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恰當地運用布白藝術,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留給學生充分想象的空間,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案例2〓在教學Book 5 Unit3 Life in the future 時,設計討論話題:What do you think our world would be like in 2050? 該話題使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談到了海底家園,太空旅行,機器人代替人類做多種工作,綠色地球等等。
實施策略三:創造合作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合作學習是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英語教學的核心任務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英語交際能力,其語言技能需要通過學生個人的語言實踐才能得到培養和提高。因此, 它的教學效果應以學生的學習效果為依據, 而學習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參與性。
案例3 閱讀教學中的小組合作。閱讀是獲取書面信息的解碼過程。能否順利地完成這一過程,不僅取決于學生的語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還受學生的閱讀技能、背景知識等影響。而小組合作活動則是拓寬學生背景知識、提高閱讀技巧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應在閱讀教學中設計一些合作性的小組活動,這種活動可安排在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后。
閱讀前的自由討論會引起他們對即將學習的課文的興趣,還會猜測課文所要表達的意思。如教book7 unit2 Satisfaction Guaranteed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小組討論話題:
If you are engineers in a company that makes robots, you have been asked to design a robot, what type of robot would you like to design and what are its abilities?
閱讀中的復述過程是一個理解和記憶的過程,也使用英語思維的過程,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如:Book 1 Unit 1 Annes best friends
Fast reading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fast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at was Annes friend? How and why did Anne make it her only true friend?
2. Had Anne ever been spellbound by nature before? How about being in the hiding place?
3. Why did she go downstairs one evening until the window had to be shut?
Ask 3 students to give their answer, evaluate together.
閱讀后的討論,引導學生就課文中的觀點展開討論,贊成什么、反對什么,并闡述理由。有些還可讓學生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經驗、看法和觀點,讓他們各抒己見。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交際活動。
例如:在學習高一“Good friends ”單元后,我就設計這樣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What kind of friend can be the best friend?
Describe a best friend of yours.等
And then ask some groups to give a report.
責任編輯 黃日暖
實習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