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
死亡片段
夏曉曦和丈夫是資深驢友。 這一天,天色將暗,夫妻二人站在狹窄的柏油路上,眺望那一望無際的曠野和美輪美奐的夕陽,實在是太愜意了。
“從日落到天黑,還有半個小時的時間。”丈夫說,“從導航地圖上來看,走前面這個岔路口會到達小村莊。不過,究竟哪邊更近一些,還需要我沿著柏油路翻過小山坡去看看。”
“可是我實在是走不動了。”夏曉曦說。
“你在這里坐著等我吧。”丈夫說,“我去去就回,頂多半個小時。”
夏曉曦點頭應允,獨自坐在柏油路邊,繼續欣賞晚霞輝映下的田野。
不到半個小時,丈夫如約歸來。遠遠的,丈夫就看見夏曉曦躺在路邊。他心中一樂,心想這個姑娘這么快就睡下了,看起來身體素質還是遠遠不行啊。
“曉曦!”丈夫喊道。
夏曉曦紋絲不動。
“夏曉曦!”丈夫發現了異樣,跑了幾步蹲在夏曉曦的身邊。
此時的夏曉曦臉色蒼白,頭下有一大灘殷紅的血跡。
110抵達現場是15分鐘以后了。
“不知道是誰突然襲擊了她!”丈夫泣不成聲。
刑警大隊的法醫蹲在夏曉曦的身邊,用戴著橡膠手套的手撥動夏曉曦的頭發,說:“死者右側顳部見有一個‘L型的挫裂創,應該是有這樣棱邊的金屬鈍器作用形成的。”
“斧背嗎?”刑警猜測道。
“我們都是來旅游的!誰這么狠心要殺死她?”丈夫哭訴道。
“你冷靜一點。”刑警說,“天已經黑了,把尸體拉回殯儀館,進行進一步檢驗吧。”
經過了兩個多小時的尸體檢驗,法醫走到解剖室外,對夏曉曦的丈夫說:“這是一起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丈夫有些驚訝。
法醫點了點頭,說:“死者的頭部只有一次撞擊力,但是這個力卻導致了死者整個顱骨的崩裂,我們稱之為全顱崩裂。一次外力就導致全顱崩裂,顯然是非正常人為外力可以造成的。死者的損傷外輕內重,一次形成。而且,她的突出部位,比如手肘、腕部都可以看到明顯的擦傷。說明她是在路邊的時候,被一個疾馳而過的車輛的某個部位撞擊了頭部,倒地后,因為加速度的作用,身體和地面還有個滑行摩擦。”
“可是在現場的時候,你不是說有個‘L型棱邊的東西作用嗎?”丈夫問。
法醫點點頭,說:“不錯,如果死者當時是處于坐著的體位,那么高度大概正好和一輛小型廂式卡車的車廂一角差不多高。”
“這個案子我們要交給交警去辦了。”刑警說,“道路的盡頭有監控,再加上特定的時間點,以及法醫分析的車輛外形,我相信交警很快就能偵破這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
死亡剖析
交通事故損傷是非正常死亡的一種,交通事故導致死亡的尸體,同樣需要法醫進行檢驗。交通事故分有很多大類。比如以溺死為主要死因的船舶交通事故;比如以挫碎傷為主要損傷的鐵路交通事故;還有以墜落傷、凍傷、撞擊傷等等復雜損傷形態為主的飛行器交通事故。但畢竟上述幾種交通事故都是比較罕見的,所以我們在這里主要講一講道路交通事故。
說起交通事故損傷,我們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一、行人損傷
相對于車輛,行人是道路交通事故中最為弱勢的一者。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行人的損傷主要有:
1.撞擊傷
這是最常見的損傷。一般車輛撞擊到人體后,會在撞擊點處留下比較嚴重的損傷,比如挫裂創和骨折。和被鈍器打擊形成的損傷相比,撞擊傷主要有:一次形成、外輕內重等特點。一般在交通事故當中,只能看到一次形成的挫裂傷,而在兇殺案件中,大多還是多次打擊。而且,撞擊傷的力量取決于車輛的速度,所以這樣的力量有的時候會遠遠超過打擊外力。比如人為打擊外力只能把顱骨打骨折,而撞擊力可以導致人體全顱崩裂。
2.摔跌傷
這種以擦傷、挫傷、對沖傷等等損傷為特點的摔跌傷,也幾乎是所有交通事故損傷中必然存在的。車撞了人,人會因為動能而被拋出,那么無論是摔跌在路上,還是摔跌在引擎蓋上,都會形成形態不同的摔跌傷。所以,人體突出關節、手等部位是否有擦傷,有的時候也成為判斷交通事故損傷的一個重要依據。
3.碾軋傷
有很多交通事故中,人體被撞倒之后,還可能被碾壓。因為車輪的摩擦作用以及車輛自身重量的壓力作用,可能導致多條平行的、沿著人體皮膚皮紋方向的撕裂口,或者導致內臟的破裂和肋骨的大面積骨折。有的則可以在人體的皮膚或者衣物上留下車輪胎的印記。對碾軋傷的分析判斷,有助于分析碾壓行為系無意還是故意,從而判斷案件性質。
4.拖擦傷
交通事故是一種比較復雜的成傷方式。所以在除了撞擊、摔跌以外,還會存在人體被車輛拖拽的可能。因為路面都是粗糙的,所以這種拖拽會導致人體大面積表皮剝脫。而且這些表皮剝脫都是方向一致的,被法醫稱之為刷狀擦傷。
二、汽車車內人員損傷
在車輛互相撞擊,車輛撞擊不動物體,車輛發生翻滾傾覆等等諸多狀況中,車內人員損傷也會具備它獨有的特點。
1.揮鞭樣損傷
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損傷,甚至在全部致命性車禍中占到了30%。正常人的頸椎活動度有限,如果把頸椎比喻成一根鞭子,活動度小的6、7頸椎就是柄,而以上的部位則是鞭梢。在車輛發生急剎的時候,頸椎會像鞭子一樣隨著慣性的作用而揮動。這種揮動,會直接損傷到頸椎當中的頸髓,從而直接致命。如果佩戴了安全帶,這樣的運動幅度就會被大大減小。所以很多人認為安全帶僅僅是防止撞擊玻璃導致顱腦損傷,有氣囊也一樣,那就大錯特錯了。
2.撞擊傷
和行人一樣,車內人員和車輛框架、玻璃的撞擊,有的時候也一樣是致命的。雖然現在車輛的安全性能正在不斷提高,但是車內人員的撞擊依舊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3.其他損傷
因為車輛內部的構造不同,所以車內人員在發生交通事故時候產生的損傷也不同。但是任何車輛都有方向盤和安全帶這兩個形態特殊的物件。所以研究方向盤造成的損傷和安全帶造成的損傷,有的時候也對法醫學分析存在積極作用。
三、其他車輛損傷
道路交通的構成,不僅包括汽車、人、路,還有其他種類的車輛。比如摩托車、電動車、自行車等兩輪車,電動或機動三輪車等等。這些車輛相比于汽車,在發生交通事故的時候,人體會更加容易受傷,且損傷更加嚴重。他們形成的損傷,通常是以多處骨折、顱腦損傷等摔跌性、撞擊性為主要特點。尤其是摩托車,車速快、設施差,如果不戴頭盔或者騎車載人,一旦發生事故,非死即傷。據有關文獻報道,摩托車事故死亡率比汽車要高出二十多倍。
法醫研究交通事故損傷也非常必要。在《尸語者》“死亡騎士”一節中,老秦就寫了一起偽裝成交通事故的殺人案件。所以,對于交通事故的案件性質分析,是法醫勘查疑似交通事故現場的重中之重。另外,對于交通事故發生之后,是否存在二次碾壓等故意殺人的行為,也是法醫的判斷重點。最后,有的交通事故中,還需要法醫來判斷誰才是駕駛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