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意愿的影響因素及其對策探析

2016-12-14 17:52:34吳易雄
當代經濟管理 2016年11期
關鍵詞:影響因素對策

吳易雄

摘 要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讓新型職業農民安心務農、專心務農,可有力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但是,從目前的現狀來看,文化水平較低,職業技能不強,農業支持力度不大仍然成為廣大新型職業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主要障礙之一。通過對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情況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影響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意愿的個體、農業生產經營、教育培訓、農業生產意愿等方面的因素,發現性別、文化程度、希望的培訓時間、是否有擴大農業生產的愿望、從事農業背景、農機服務方式、單位效益與當地平均水平相比等變量,對新型職業農民的農業生產意愿在統計學上有顯著的影響。政府要增加新型職業農民接受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的機會,同時培養大學生成為新型職業農民,在土地、金融信貸、稅收優惠等方面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的政策扶持力度,充分發揮遠程開放教育的優勢,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遠程開放教育培訓的投入。

關鍵詞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意愿;影響因素;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3-0461(2016)11-0040-10

21世紀以來,隨著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的加快,大量農村勞動力不愿從事農業生產,紛紛來到城鎮從事非農產業,導致農村“耕地誰來種,畜禽誰來養,農業誰來興”成為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黨和國家高度認識到了這些問題的嚴重性,2004年起連續12個中央一號文件直指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出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打基礎、管長遠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措施,要求各級政府和涉農部門充分開發農村人力資源,吸引大批城鎮農民工返鄉務農,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讓新型職業農民安心務農、專心務農,為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然而,從目前的現狀來看,文化水平較低,職業技能不強,農業支持力度不大仍然成為廣大新型職業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主要障礙之一。從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以來,從國家農業部到地方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啟動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開始積極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對提升新型職業農民文化水平、職業技能等方面產生了較好的作用,但在調動新型職業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方面收效甚微。因此,本研究分析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意愿的影響因素,探討調動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積極性及增強其農業生產能力的相應對策,已成為亟須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研究現狀和理論模型

(一)研究現狀

近年來,學術界對新型職業農民問題給予了廣泛的關注,許多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選用不同的理論工具,對如何更好地培養新型職業農民進行了廣泛研究,取得了不少有益的研究成果,集中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定性研究。主要是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內涵及概念、新型職業農民培養模式、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農業發達國家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的基本經驗及啟示、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的影響因素、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的價值、新型職業農民培養體系、新型職業農民培養機制與路徑、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立法等方面的研究較成熟和深入。

二是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定量研究。一些專家學者從基本數據出發,采用實證研究的方法分析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意愿等問題,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值得借鑒。如許金鸞(2014)運用實證分析法、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從新型職業農民的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培訓認知因素、培訓意愿因素4個方面假設可能影響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意愿的因素,運用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進行驗證,最終確定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平均月收入、家庭是否以務農為主、是否有培訓經歷、培訓項目持續時間、培訓地點、一次培訓所能承受的培訓費用等為影響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意愿的因素[1]。金勝男(2015)利用黑龍江省農場規模以上的生產經營型農民問卷調查的數據,運用logistic回歸模型實證分析農民參加培育的意愿及其影響,發現愿意參加培育的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比例高于不愿意參加農民;且農民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對市場行情了解程度、農業技術掌握程度及家庭收入等因素對農民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意愿具有顯著性影響[2]。朱奇彪(2014)利用對浙江省230名規模以上種植業新型職業農民問卷調查數據,實證分析其參與技能培訓的意愿及影響因素,發現愿意參與培訓的新型職業農民人數明顯高于不愿參與培訓的農民;性別、文化程度、從事本產業年限、收入結構、產業經營中遇到技術問題的情況、技能對收入提高率的感知、培訓對收入提高率的感知、對政府培訓補貼率的感知以及外部環境對技能要求的感知等因素對新型職業農民參與技能培訓的意愿具有顯著影響[3]。王鳳嬌(2014)利用2013年吉林省中部地區農村入戶問卷調查數據,分析了農民參與職業技能培訓的意愿及需求情況,以及農民參與培訓的影響因素,發現農民有很強的潛在培訓需求,但真正參與的并不積極;培訓的供給與農民的需求不平衡,在內容、時間、地點、方式等方面存在著諸多的不足;農民對國家的培訓補貼有很高的訴求等。針對這些問題,為吉林省新型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提供相應有效的政策建議[4]。另一些專家學者則將研究對象限定在大學生,意圖將大學生培養和發展成新型職業農民。如戴雪梅等(2012)認為現代新型農民不再是自給自足的傳統農民,而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能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和規則來創業創收,獲取報酬的職業農民。它的產生也不是單靠傳統的“上下代手幫手”等簡單的教育方式可完成,而需借助現代職業教育、現代社會市場、社會實踐等環節來實現。他們從分析新型職業農民與職業教育關系著手,結合浙江省農業職業院校在校生務農意愿的調查,闡述提升職業學生務農意愿路徑[5]。趙培芳等(2015)認為新型職業農民是以農業作為產業進行經營管理,利用市場規則實現利潤最大化的職業農民。與傳統農民不同,新型職業農民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身體素質、政治素質以及先進的思想觀念和創新精神,而經過高等教育培養的大學生,無論是其文化素質、經營管理素質,還是在科技素質、創新精神等方面都具備成為新型職業農民的獨特優勢。同時利用山西省高校大學生的調查數據,采用logistic回歸方法,對影響大學生成為新型職業農民的意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發現性別、專業類別、出生地、社會偏見的影響程度、對個人長遠發展的影響程度、農村工作環境的滿意度、國家政策的滿意度、對新型職業農民的認知程度等因素是影響大學生成為新型職業農民的主要因素[6]。鄭興明等(2015)認為吸引農科類大學生到農村基層就業,是對農村人口低素質化的糾偏,也是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重要舉措。他們基于582名農科類大學生的調查數據,以Multivariate Probit Model為分析工具,分析了農科類大學生農村基層服務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發現個人特征、家庭條件、社會資本、家鄉環境和三農認知狀況對大學生服務意愿產生顯著影響,建議從學校教學改革、農村生產條件改善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促進農科類大學生向新型職業農民演進[7]。

(二)理論模型

通過對已有研究成果的整理與歸納,可以發現,除新型職業農民的定性研究外,大多數的新型職業農民實證研究針對的是兩種情況:要么是研究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或培育意愿,主要是從提升新型職業農民素質的角度來考慮;要么是研究大學生成為新型職業農民的意愿,主要是從引導大學生轉型充當新型職業農民的角度來考慮。而且主要集中于管理層面,而較少涉及農業生產工作的具體操作層面,尤其是現有研究對新型職業農民從事農業生產意愿究竟受哪些因素影響,以及影響的程度又有多大?仍然不很清楚。

針對上述仍然存在的研究空間,在“供求理論”的基本框架下,本研究試圖建立一個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意愿的理論決策模型,并通過實地抽樣調查,對我國東部、西部、中部、東北地區的海南、湖南、四川、吉林等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00個村的新型職業農民進行問卷調查,并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對影響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意愿的因素進行實證和綜合分析,為促進政府扶持新型職業農民從事農業生產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參考。

依據人口學的知識,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指標會影響新型職業農民的農業生產行為,故將其作為個體因素納入理論決策模型中。另據經濟學中X理論(又稱為“經濟人假設”,是指作為個體,無論處于什么地位,其人的本質是一致的,即以追求個人利益,滿足個人利益最大化為基本動機)和成本收益理論及教育學中的培訓需求理論的相關知識,不難知道只有當新型職業農民采用某種農業經營模式或農業服務方式大于其目前所獲得的收益時,該種模式或方式才會產生相應的選擇需求,而影響這種預期的因素包括從事農業的背景、種植業經營模式、畜禽業經營模式、水產業經營模式、農機服務方式、農機服務地域、單位效益與當地平均水平比較等農業生產經營因素,有小孩學農或從事農業生產、是否擴大農業生產的愿望等農業生產意愿因素,是否愿意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培訓時間考慮等教育培訓因素。農業生產經營因素、農業生產意愿因素和教育培訓因素這三部分納入模型中,建立如圖1所示的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意愿的理論決策模型。

二、數據來源與樣本基本特征

(一)數據來源

為驗證上述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意愿的理論決策模型是否符合,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客觀實際,課題組于2015年對我國東部、西部、中部、東北地區選取海南、湖南、四川、吉林等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00個村的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意愿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對象是戶口在農村、年齡在16歲以上的新型職業農民,其中,農業社會化服務人員(包括農機手、機防手、農村經紀人、村級動物防疫員等)不低于50% ;種養大戶不低于30%;一村一名大學生和大學生畢業從事農業生產經營人員占20%左右。在調查過程中,由受過培訓的調查員對隨機抽取的新型職業農民進行入戶訪談并填寫問卷,內容包括新型職業農民個體特征、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特征、教育培訓特征、農業生產意愿特征等方面。該調查共發放問卷1 200份,收回問卷1 100份,回收率91.7%。其中,有效問卷992份,問卷有效率90.2%,所收集的信息對綜合分析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意愿具有代表性。

(二)樣本基本特征

1.個體特征

表1所示,在992個被訪新型職業農民中,以男性居多,年齡集中在50歲左右,初高中生比例多,這些群體分別占91.5%、45.6%、82.7%。

2.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特征

表2所示,有從事農業背景的以長期務農的居多,在種植業、畜禽業、水產業經營模式上主要從事個人獨立經營,以農機作業作為農機服務的主要方式,并且主要在本鄉鎮從事農機服務,所產生的單位效益上較高于當地平均水平。

3.教育培訓特征

表3所示,絕大多數新型職業農民愿意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在培訓時間上以4~7天最受歡迎,并且渴望接受創業培訓,青睞種植和養殖技術,在本村接受老師現場指導是新型職業農民最喜愛的培訓形式,他們非常愿意在農業中等職業學校通過教師送教下鄉接受種植類農業中等職業教育。

4.農業生產意愿特征

表4所示,在992個被訪新型職業農民中,近80%的有愿望擴大農業生產,近50%的有愿望終身從事農業,在從事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主要是貸款和技術,他們最希望政府在項目資金和技術服務上給予幫助,發展農業,雖然新型職業農民自己長期以農業為生,但近90%的沒有小孩學農或從事農業生產,近85%的不愿意自己孩子從事農業生產當新型職業農民,近40%的暫時不愿意吸納農業大學生到自己經營的產業中。

三、模型設定與變量選取

(一)模型設定

本研究所分析的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意愿,是指新型職業農民是以何種模式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是否愿意接受與農業生產相關的技術技能培訓,是否愿意小孩學農或從事農業,是否愿意擴大農業生產規模。根據前述分析,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意愿受多種因素影響,但新型職業農民讓小孩學農或者從事農業意愿,即新型職業農民選擇是否愿意小孩學農或者從事農業的主觀概率,最終結果只可能有“愿意”和“不愿意”兩個端點,每一個新型職業農民會在理性地綜合衡量各種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做出最佳選擇,是一個[0,1]二分類變量,即是一個典型的二元決策問題,并通過采用最大似然估計法對其回歸參數進行估計。因此,對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的選擇意愿的分析屬于離散選擇問題,采用概率模型比較理想,而二元Logistic模型對被解釋變量是二分類變量進行多元回歸分析的有效模型,將因變量的取值限制在[0,1]范圍內。本研究選用被廣泛應用于分析此類問題的Logistic二元選擇模型,以確定新型職業農民讓小孩學農或者從事農業意愿的影響因素。Logistic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

Pi=F(α+■βjxji)=1/1+exp-(α+■βjxji) (1)

對(1)式取對數,得到Logistic回歸模型的線性表達式為:

ln(■)=β0+β1x1i+β2x2i+…+βjxji+…+βmxmi+ε(2)

(1)式和(2)式中,Pi為事件發生的概率,指新型職業農民讓小孩學農或者從事農業,即“愿意=1”發生的概率。xj(j=1,2,3,…,m)表示上述因素中的第j個自變量,m表示自變量的個數。β0是常數,βj(j=1,2,…,m)表示自變量的回歸系數,能夠通過最大似然估計法得到,ε為隨機誤差。βj為正,表示第j個因素對新型職業農民讓小孩學農或者從事農業有正向影響;βj為負,則表示第j個因素對新型職業農民讓小孩學農或者從事農業有負向影響。

(二)變量選取

本研究選取新型職業農民是否從事農業生產的意愿作為被解釋變量。根據研究目的,僅選取意愿明確的樣本作為研究對象,以新型職業農民愿意從事農業生產作為因變量(y),取值為0或1(愿意從事農業生產,定義y=1;不愿意從事農業生產,定義y=0)。解釋變量主要選擇新型職業農民個體特征變量(Xi)、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特征變量(Xa)、教育培訓特征變量(Xe)、農業生產意愿特征變量(Xp)。我們知道,描述性統計分析是統計分析的第一步,做好這一步是進行正確統計推斷的先決條件。本研究對樣本變量進行了平均值和標準差等計算,以及對樣本變量的預期方向進行了估測,具體的變量特征說明及預計對因變量的可能影響方向見表5。

四、模型估計結果與分析

(一)新型職業農民讓小孩學農或者從事農業意愿影響因素的模型估計與分析

本研究使用調查數據,運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新型職業農民讓小孩學農或者從事農業意愿的影響因素進行了Logistic回歸分析,回歸結果如表6所示。從模型的回歸結果來看,模型的卡方值是126.823,所對應的概率值為0.000,Cox & Snell R2 和Nagelkerke R2分別是0.120和0.234,對數似然值為588.704。這說明模型的整體擬合效果較好,可以通過回歸結果來分析和判斷自變量作用的方向和大小。

從表6可見,大多數變量的作用方向與預期一致,年齡、文化程度、種植業經營模式、希望的培訓時間和是否擴大農業生產的愿望等變量,對新型職業農民讓小孩學農或者從事農業意愿的正向影響顯著,而性別、從事農業背景、農機服務方式、單位效益與當地平均水平相比等變量,對新型職業農民讓小孩學農或者從事農業意愿的負向影響顯著。

由于進行回歸分析時,采用了Forward Stepwise(Likehood Ratio)這一自變量進入模型的方式,所以變量進入模型的先后順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變量對模型解釋力的貢獻程度。因此,各變量對模型解釋力的貢獻程度從大到小依次是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從事農業背景、農機服務方式、單位效益與當地平均水平相比、希望的培訓時間、是否有擴大農業生產的愿望、種植業經營模式。其中,年齡(X1)、單位效益與當地平均水平相比(X9)滿足在5%的統計水平上顯著性檢驗;性別(X0)、文化程度(X2)、種植業經營模式(X4)、農機服務方式(X7)、希望的培訓時間(X11)、是否有擴大農業生產的愿望(X13)滿足在1%的統計水平上顯著性檢驗。

1.個體特征變量對新型職業農民讓小孩學農或者從事農業意愿的影響

表6的實證結果表明,女性比男性更愿意讓小孩學農或從事農業,說明女性戀農的情結強于男性,不愿意進入城鎮務工,也考慮到在農村便于培養教育子女。年齡越大者更愿意讓小孩學農或從事農業。這是因為,這些新型職業農民長期扎根農村,從事農業,見證了我國農業發展的歷程,對農業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同時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農業生產實踐經驗,他們認為農業是安天下的朝陽產業,所以希望后繼有人,能將從事農業的優良傳統代際相傳。表6的實證結果表明,從二元Logistic模型回歸結果來看,文化程度是影響新型職業農民讓小孩學農或從事農業意愿的一個重要因素,其與讓小孩學農或從事農業的意愿呈顯著正相關,并達到極顯著水平,表明文化程度越高的,讓小孩學農或從事農業的意愿就越強。這是因為,受教育程度與預期獲得的收益呈正相關,文化水平高,更容易接受先進的農業新技術、新設施和新設備,更容易減輕勞動強度而提高勞動效率,以最短的勞動時間獲取最高的勞動報酬,他們認為農業是一門技術活很強的職業。

2.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特征變量對新型職業農民讓小孩學農或者從事農業意愿的影響

在從事農業的背景選項中,長期務農占66.3%、在職村干部占7.0%、復轉軍人占8.7%、打工返鄉占17.1%、大學畢業創業占0.94%。表6的實證結果表明,從二元Logistic模型回歸結果來看,從事農業的背景是影響新型職業農民讓小孩學農或從事農業意愿的一個重要因素,其與讓小孩學農或從事農業的意愿呈顯著負相關,并達到極顯著水平,表明從事農業的背景越深的,就越不愿意讓小孩學農或從事農業。這部分新型職業農民中長期務農的比例占到了70%,這說明他們長期扎根在農村,從事農村的艱苦勞動,得到的農業的比較效益相當低,這些人的文化程度也不高,看到農業的出路和前景渺茫,所以他們希望孩子跳出農門,從事非農產業。在種植業經營模式的選項中,個人獨立經營占95.8%、合作社經營占4.2%、股份合作社經營占0.21%。表6的實證結果表明,從二元Logistic模型回歸結果來看,種植業經營模式是影響新型職業農民讓小孩學農或從事農業意愿的一個重要因素,其與讓小孩學農或從事農業的意愿呈顯著正相關,并達到極顯著水平,表明在現有的農業生產經營條件下,絕大多數新型職業農民更容易接受個人獨立經營,說明這些新型職業農民的小農意識較為強烈,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低、開拓意識不強,認為個人獨立經營獲取的經濟效益高、成本低。在農機服務方式的選項中,農機作業占66.0%、植保機防占8.3%、沼氣后續占1.0%、其他占24.7%。表6的實證結果表明,從二元Logistic模型回歸結果來看,農機服務方式是影響新型職業農民讓小孩學農或從事農業意愿的一個重要因素,其與讓小孩學農或從事農業的意愿呈顯著負相關,并達到極顯著水平,表明這些新型職業農民的農機服務方式還比較落后,采用傳統的農機作業的方式較多,采用先進的植保機防方式的比例低,他們認為農業投入品安全性不高,損害身心的強度大,所以大部分新型職業農民不愿意讓小孩學農或從事農業。在單位效益與當地平均水平相比的選項中,略低的占11.4%、持平的占40.3%、略高的占27.0%。表6的實證結果表明,從二元Logistic模型回歸結果來看,單位效益與當地平均水平相比是影響新型職業農民讓小孩學農或從事農業意愿的一個主要因素,其與讓小孩學農或從事農業的意愿呈顯著負相關,并達到顯著水平。這是因為,這些新型職業農民所獲取的農業收益與不是新型職業農民所獲取的農業收益相比,并沒有明顯的優勢,而且所占比例接近50%。因此,在沒有比較優勢的情形下,新型職業農民不愿意小孩學農或從事農業是顯而易見的。

3.教育培訓特征變量對新型職業農民讓小孩學農或者從事農業意愿的影響

教育培訓特征變量只選取了希望的培訓時間這個變量。在這個變量中,只選取了4個維度,其中1天的占13.1%,2~3天的占27.5%,4~7天(含)的占38.3%,7天以上的占21.1%,新型職業農民最青睞的培訓時間是一周以內,表6的實證結果表明,從二元Logistic模型回歸結果來看,希望的培訓時間是影響新型職業農民讓小孩學農或從事農業意愿的一個重要因素,其與讓小孩學農或從事農業的意愿呈顯著正相關,并達到極顯著水平。這是因為,新型職業農民參加培訓的直接目的是解決農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而且要立竿見影,不需要深奧的理論知識和原理,只需要短平快的效果,所以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在田間地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不能有較長的時間在教室,時間越短,效果最好是他們的最理想狀態。

4.農業生產意愿特征變量對新型職業農民讓小孩學農或者從事農業意愿的影響

通過考察是否有擴大農業生產的愿望作為農業生產意愿特征變量,選取了兩個維度:是與否,其中愿意擴大農業生產的占76.4%,不愿意擴大農業生產的占23.3%,表6的實證結果表明,從二元Logistic模型回歸結果來看,是否有擴大農業生產的愿望是影響新型職業農民讓小孩學農或從事農業意愿的一個重要因素,其與讓小孩學農或從事農業的意愿呈顯著正相關,并達到極顯著水平。這說明,大部分新型職業農民不但愿意從事農業生產,而且還要擴大農業生產規模,目的是獲得農業生產規模效益,不再是過去那種分散型的無序的生產狀態,他們愿意走集約化、組織化和規模化的農業生產道路。

(二)新型職業農民擴大農業生產意愿影響因素的模型估計與分析

本研究使用調查數據,運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擴大農業生產意愿的影響因素進行了Logistic回歸分析,回歸結果如表7所示。從模型的回歸結果來看,模型的卡方值是291.387,所對應的概率值為0.000,Cox & Snell R2 和Nagelkerke R2分別是0.255和0.385,對數似然值為784.825。這說明模型的整體擬合效果較好,可以通過回歸結果來分析和判斷自變量作用的方向和大小。

從表7可見,絕大多數變量的作用方向與預期一致,性別、文化程度、從事農業背景、種植業經營模式、農機服務方式、單位效益與當地平均水平相比等變量,對新型職業農民擴大農業生產意愿的正向影響顯著,而年齡、希望的培訓時間等變量,對新型職業農民擴大農業生產意愿的負向影響顯著。

由于進行回歸分析時,采用了Forward Stepwise(Likehood Ratio)這一自變量進入模型的方式,所以變量進入模型的先后順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變量對模型解釋力的貢獻程度。因此,各變量對模型解釋力的貢獻程度從大到小依次是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從事農業背景、農機服務方式、單位效益與當地平均水平相比、希望的培訓時間、種植業經營模式。其中,農機服務方式(X7)滿足在10%的統計水平上顯著性檢驗;性別(X0)滿足在5%的統計水平上顯著性檢驗;從事農業背景(X3)、單位效益與當地平均水平相比(X9)、希望的培訓時間(X11)滿足在1%的統計水平上顯著性檢驗;而年齡(X1)、種植業經營模式(X4)則沒有達到統計水平上的顯著性檢驗。

1.個體特征變量對新型職業農民擴大農業生產意愿的影響

個體特征變量選取了年齡、性別和文化特征等3個變量。在性別變量上,女占8.5%,男占91.5%;在年齡變量上,16~30歲占3.2%,31~40歲占14.8%,41~50歲占45.6%,51~60歲(含)占32.4%,60歲以上占4.0%;在文化程度變量上,小學及以下占7.1%,初中占44.9%,高中占37.8%,中專 占5.2%,大專及以上占5.0%。表7的實證結果表明,從二元Logistic模型回歸結果來看,男性擴大農業生產的意愿強烈,說明男性對農業生產經營的意識更濃,對市場的前景預測能力更強,不同年齡段的新型職業農民對擴大農業生產沒有影響,文化程度越高的擴大農業生產的意愿越強烈,說明文化程度越高的,對農業生產的技術越熟練,抵抗農業災害的風險能力越強。

2.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特征變量對新型職業農民擴大農業生產意愿的影響

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特征變量選取了從事農業背景、種植業經營模式、農機服務方式、單位效益與當地平均水平相比等4個變量。在從事農業背景變量上,長期務農占66.3%、在職村干部占7.0%、復轉軍人占8.7%、打工返鄉占17.1%、大學畢業創業占0.94%;在種植業經營模式變量上,個人獨立經營占95.8%、合作社經營占4.2%、股份合作社經營占0.21%;在農機服務方式變量上,農機作業占66.0%、植保機防占8.3%、沼氣后續占1.0%、其他占24.7%;在單位效益與當地平均水平相比變量上,略低的占11.4%、持平的占40.3%、略高的占27.0%。表7的實證結果表明,從二元Logistic模型回歸結果來看,長期務農的新型職業農民擴大農業生產的意愿強烈,說明他們通過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既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知識,更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知識,而且長期以務農為生,與農業結下了不解之緣,對土地有一片深厚的感情,而種植業經營模式對是否擴大農業生產沒有影響,也就是說,無論采用何種種植業經營模式,始終不會改變他們的農業生產初衷,農機服務方式是影響新型職業農民擴大農業生產的因素,說明新型職業農民在擴大農業生產時考慮到了選取哪種農機服務方式,這主要是與是否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密切相關,新型職業農民很注重擴大農業生產時單位效益與當地平均水平的比較情況,他們希望擴大農業生產時單位效益要保持在持平和略高上。

3.教育培訓特征變量對新型職業農民擴大農業生產意愿的影響

教育培訓特征變量選取了希望的培訓時間1個變量。在這個變量上,1天的占13.1%,2~3天的占27.5%,4~7天(含)的占38.3%,7天以上的占21.1%。表7的實證結果表明,從二元Logistic模型回歸結果來看,新型職業農民認為時間的長短與是否擴大農業生產呈負相關,也就是說,時間越長,就越不愿意擴大農業生產;時間越短,擴大農業生產的意愿就越強烈。

五、研究結論

本研究利用我國東部、西部、中部、東北地區的抽樣調查樣本數據分析了影響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意愿的主要因素。結果表明,年齡與新型職業農民讓小孩學農或者從事農業的意愿呈正相關,且P值小于5%,具有統計學意義。文化程度、種植業經營模式、希望的培訓時間、是否有擴大農業生產的愿望與新型職業農民讓小孩學農或者從事農業的意愿呈正相關,且P值小于1%,具有統計學意義。性別、從事農業背景、農機服務方式與新型職業農民讓小孩學農或者從事農業的意愿呈負相關,且P值小于1%,具有統計學意義。單位效益與當地平均水平相比與新型職業農民讓小孩學農或者從事農業的意愿呈負相關,且P值小于5%,具有統計學意義。性別與新型職業農民擴大農業生產的意愿呈正相關,且P值小于5%,具有統計學意義。文化程度、從事農業背景、單位效益與當地平均水平相比與新型職業農民擴大農業生產的意愿呈正相關,且P值小于1%,具有統計學意義。農機服務方式與新型職業農民擴大農業生產的意愿呈正相關,且P值小于10%,具有統計學意義。希望的培訓時間與新型職業農民擴大農業生產的意愿呈負相關,且P值小于1%,具有統計學意義。年齡、種植業經營模式與新型職業農民擴大農業生產的意愿不相關,沒有統計學意義。

六、政策涵義

通過上述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結果,為更好地激發新型職業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意愿,讓其安心發展農業,甚至帶動更多的農民為農業農村發展出力獻策,特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政策涵義:

首先,基于文化程度對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意愿的顯著影響,政府要增加新型職業農民接受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的機會,同時培養大學生成為新型職業農民。一方面,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學歷提升及職業培訓工程,由國家教育部牽頭會同國家農業部等相關部委聯合組織實施,省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等相關廳委聯合具體實施,出臺農業院校學歷提升及職業培訓新型職業農民選派辦法,選派優秀的新型職業農民進入農業院校深造,采取彈性學制,學制2~3年,實行工學交替的培養方式,學成考核合格后頒發學歷證書和職業培訓資格證書;另一方面,實施高等院校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工程,依托高等院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由其組織實施,可采取先行試點,再全面鋪開的路徑,實行定向培養或訂單培養,仿照農村定向培養師范生和鄉村醫生的做法,大學期間免除學費,并給予其生活補助和獎勵補貼,要求其在大學畢業后到農村當新型職業農民,對在農村發展輻射帶動能力強的新型職業農民優先選拔擔任村委主要干部,5年后優先錄用為國家行政事業單位干部。

其次,基于經營模式和服務方式對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意愿的顯著影響,政府要在土地、金融信貸、稅收優惠等方面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政府公共服務體系,鼓勵和引導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以合作社或股份合作社經營,建立健全農機服務補貼機制,真正為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營造一個寬松有利的政策環境。

最后,基于培訓時間對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意愿的顯著影響,政府要充分發揮遠程開放教育的優勢,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遠程開放教育培訓的投入,加大農村遠程教育培訓設施設備建設力度,加強農村農業實用技術優質網絡課程建設,由以往實體教學方式向網絡課堂轉變,由以往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真正讓新型職業農民處處可學、時時可學,成為學習的主體而不是學習的奴隸,讓學習伴隨一生。

[參考文獻]

[1] 許金鸞.福建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意愿影響因素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4:11.

[2] 金勝男,宋釗,常麗博.生產經營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意愿及影響因素研究——以黑龍江農場農戶數據為例[J].現代農業科技,2015(6):322.

[3] 朱奇彪,米松華,黃莉莉,等.新型職業農民參與技能培訓的意愿及影響因素研究——基于規模種植業農戶的實證分析[J].浙江農業學報,2014,26(5):1361-1367.

[4] 王鳳嬌.吉林省新型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意愿及需求分析——基于吉林省中部地區的調查與分析[J].吉林農業,2014(2):8.

[5] 戴雪梅,陳兵紅.發展新型職業農民,提升職業學生務農意愿[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2,23(5):191-194.

[6] 趙培芳,李玉萍,金華旺,姚曉磊.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意愿實證分析——基于山西省高校的調研[J]. 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4(5):464-468.

[7] 鄭興明,曾憲祿.農科類大學生能成為新型職業農民的主力軍嗎?——基于大學生農村基層服務意愿的實證分析[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5):97-102.

Abstract:Vigorously cultivating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and settling them down to their farming work would strongly push China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forward. However, concerning present situation, the educational levels of farmers are comparative low,their vocational skills are also inaptitude and the support to agriculture is inadequate. These have become the main obstacles for the new farmers to undertake profess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reality of the new farmer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factors affec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includ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anagement,educational training,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illingness. It is found that,genders,educational levels,training time span expectations,expectations on expand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gricultural background,service mode,unit efficiency and the average lev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ill b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the opportunity to receive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training,and cultivate students to become a new type of farmers,and to increas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f new vocational farmers in land,financial credit,tax incentives and so on.

Key words:new occupation farmer;agricultural production;willingness;influence factor;countermeasure

猜你喜歡
影響因素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關于職工隊伍穩定的認識和對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28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水驅油效率影響因素研究進展
突發事件下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影響因素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3:54:01
環衛工人生存狀況的調查分析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2:30:10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9:07
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組織的運行效率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40: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日本中文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第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人大臿蕉香蕉| 色成人亚洲| 自拍偷拍一区|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中文无码日韩精品|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欧美日本二区|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香蕉伊综合在人在线|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日韩小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又粗又猛又爽老| 一本大道AV人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 国产女人爽到高潮的免费视频 | 欧美啪啪一区|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成人精品区|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欧美www在线观看| 欧类av怡春院|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999| 丝袜久久剧情精品国产|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二区三区|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国产毛片久久国产| 综合天天色| 中文字幕啪啪|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亚洲一区毛片| 日韩免费视频播播|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 色婷婷电影网|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swag| 欧美色伊人|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大杂乱| 欧美一区二区啪啪| 中国黄色一级视频|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绿巨人 |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99久久久| 亚洲aaa视频| 伊人色天堂| 国产呦视频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久久播放|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99re精彩视频|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中文字幕日韩久久综合影院| 免费观看无遮挡www的小视频|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观看视频网站|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91| 国产91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微拍|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