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開鋒
摘要:高校領導干部在高校的建設發展中起著決策、指導等重要作用,他們的道德素質理應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但目前有些高校領導干部存在著政治素質不強、敬業精神弱化、學術腐敗嚴重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領導干部的形象。因此,高校領導干部應結合學校改革和發展的實際,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加強公仆服務意識、加強學術學風建設,真正做一名黨和人民滿意的領導干部。
關鍵詞:道德建設;高校;領導干部;對策
高校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發展科教文衛等事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高校領導干部的道德建設如何,直接影響著高校師生的道德素質和社會風氣,從而關系到高校的社會聲譽、辦學質量和發展方向。因此,高校領導干部一定要以身作則,立足教育,著眼防范,在高校道德建設中,發揮模范引領作用,促進高校健康穩定和諧發展。
一、加強高校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的重要性
加強高校領導干部道德建設是“以德治校”的重要環節。高校領導干部具有管理者和教師的特殊身份,不僅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與管理工作,更要承擔起教書育人的重任。因此,高校領導干部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引領廣大師生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加強高校領導干部道德建設是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高校領導干部作為學校的領導者,直接關系著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方向。因此,高校領導干部要做好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的標桿,營造良好的社會風尚,構建和諧的校園。加強高校領導干部道德建設是轉變校園風氣的客觀需要。近年來,高校領導干部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嚴重地干擾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為高校的領導干部應該加強自我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及時解決黨風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營造風清氣正、文明和諧的校園風氣。
二、高校領導干部道德建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正處在一個大發展大繁榮的時期,傳統的道德建設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不利于高校的和諧穩定和持續、健康發展。新形勢下,應對高校領導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設提出新的要求,但是由于新的道德理論和行為規范沒有具體形成,各種思想相互碰撞,導致社會思想道德體系發生了混亂。在高校領導干部的道德建設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政治素質不強。高校領導干部是否具有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事關能否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大問題,同時也直接關系到在校大學生能否樹立正確的政治信念。但是,現階段有些領導干部在日常工作中重業務、重教學、重智育,而輕政治、輕育人、輕德育,缺乏應有的政治敏銳性、鑒別力和洞察力,不能較好的貫徹上級的最新指示精神,政治觀念淡薄,政治進取心和責任感不強。
2.敬業精神弱化。自古以來,無私奉獻和愛崗敬業是高校領導干部必須要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領導干部只有對自己的工作崗位有了清楚的認識,對工作產生了濃厚的感情,才能夠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產生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光榮感。但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時代背景下,高校領導干部面對利益的驅動和社會各種思潮的沖擊,敬業精神出現了淡化、扭曲的現象。他們對自己的崗位認識不足,僅僅把工作當成一個謀生的手段,缺乏愛崗敬業和奉獻精神,工作上時時處處講回報,對個人報酬斤斤計較等。還有的領導干部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業務上來,在工作時間,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第二職業或炒股票、打游戲,對待本職工作責任心不強。
3.學術腐敗嚴重。科學技術的競爭作為國家競爭戰略的重要構成部分,高校領導干部應該帶頭加強學術研究,做到教科并舉。近年來,由于職稱評定的需要,很多領導干部心態浮躁、急功近利,便利用職務之便,大興腐敗之風。有的領導干部剽竊、抄襲、占有他人的研究成果,或者偽造、修改研究數據;有的直接將學生的研究成果據為己有;有的以錢物或其它方式換取他人學術成果等等。高校領導干部的學術腐敗現象愈演愈烈,嚴重阻礙了學術的健康發展,嚴重貶損了學術的崇高形象,嚴重影響了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給高校及社會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三、解決高校領導干部道德建設存在問題的對策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和經濟基礎的變更,高校領導干部的道德建設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針對目前高校領導干部道德建設存在的問題,必須通過內外結合,主客觀結合,教育與強制結合,標本兼治,從理論教育、個人主觀意志等方面綜合治理,促進高校領導干部道德建設邁向一個新的臺階。
1.加強政治理論學習。高校領導干部應該是忠實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者,具有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要認識到理論學習的重要性,能夠深入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系統學習高等教育管理知識,堅定理想信念,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高校的領導干部要克服學習系統性不強、實效性差等問題,及時給精神“補鈣”。理想信念要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牢固樹立思想防線,振奮干事創業的精神狀態,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改革意識,促進高校的改革和發展。高校領導干部作為教師在給學生講課時也要充分認識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推進道德教育進課堂活動,加強對學生的道德素質考評,促進學生養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2.加強公仆服務意識。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檢驗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高校領導干部任何時候都要把師生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終與廣大師生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始終依靠師生促進學校的發展和進步。作為高校領導干部要加強公仆意識教育,淡化“官念”,克服官僚主義,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的宗旨;要嚴格按照黨員干部的標準要求自己,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永葆共產黨員的青春本色;要認真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確地看待廣大師生的地位和作用,正確地認識領導干部的權力來源于廣大師生,時時謹記“我是誰”、“依靠誰”和“為了誰”的問題,徹底摒棄領導干部就是當老爺的封建殘余思想,樹立正確的權力觀,為師生的成長成才服務。
3.加強學術學風建設。學術學風建設是高校領導干部考核的重要方面。高校領導干部一般是專家學者,所以,一定要做好兩個身份之間的定位,秉承專家治校、民主治校原則,加強高校領導干部學術學風建設。“學術研究無禁區,課堂講授有紀律”,高校領導干部要堅持按照教育部關于高校學術道德、學術紀律的相關規定,嚴于律己,嚴謹學風,崇尚科學,求真務實。不搞學術欺騙,也不搞學術造假,以自身過硬的學術本領,實現教育科研上的創新,不僅如此,還要利用自身學術與行政上的影響力,去引導其他高校學者進行誠信科研。
參考文獻:
[1] 李平.理清思路 推進高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德建設[J].中國高等教育,2013(Z1).
[2] 李少莉,王秀芳.黨政領導干部道德建設完善路徑[J].人民論壇,2014(20).
[3] 秦彪生,戴焰軍.領導干部從政道德教育的困境及化解途徑[J].學習論壇,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