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艷顏++張建輝++郭艷
摘要:自2011年開辦新疆內職班以來,我校一直以來致力于完善新疆內職班學生的課程體系建構,使其符合學生的自身發展需要及新疆地區企業的用工要求,本文通過總結新疆內職班課程體系建構的原則,提出了完善課程體系建構的方法。
關鍵詞:新疆內職班;課程體系優化
1.研究背景及意義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職業教育。2010年9月,教育部正式啟動了1000所國家級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教職成[2010]9號)。國家示范性中職學校建設項目的啟動,標志著中等職業教育進入了從擴大規模到全面提高質量的階段性轉折,體現了國家對今后一段時期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導向。2011年,根據《教育部 國家發改委 財政部 關于舉辦內地新疆中職班的意見》教民[2011]4號的精神,在內地部分省(市)的國家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含高等學校中專部)舉辦內地新疆中等職業教育班。
廣州市市政職業學校(以下簡稱“我校”)作為廣州市教育局直屬的國家級重點學校、廣東省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2011級是全國開辦新疆內職班的第一屆,我校接收第一屆共62名新疆學生,在校學習給排水工程施工與運行專業。我校給排水工程施工與運行專業雖有多年教學經驗,但新疆內職班學生有別于內地普通的中職生,我們結合新疆內職業的學生生源特點、分析學生在新疆地區給排水生產企業、建筑(市政)施工企業及相關行業的主要工作崗位的崗位技能要求與崗位職責,建立適用于新疆內職班的完善的課程體系。
2.課程體系構建的原則
良好的教學效果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我們在完善新疆內職班課程體系要遵循以下原則:
(1)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理論與是實踐相結合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規律,在新疆內職班的教學計劃中,基礎模塊和專業模塊課程在理論教學中有實踐,實踐教學中學理論,課程設置由低級向高級遞進并形成一個統一的體系。
(2)新疆內職班的教學以“實用、夠用”為原則
新疆內職班的教學目標是培養掌握必需的漢語文化知識和給排水專業知識,具備解決給排水工程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科技意識、資源意識、環保意識的一線生產勞動者,因此新疆內職班的教學堅持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形成寬基礎、重綜合實踐能力的課程內容和課程體系。
(3)基本素質與職業素質相結合
新疆內職班在教學過程中開展社會主義文化教育,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在培養專業技術及職業技能的基礎上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并有一定的美學知識和健康的審美意識。
(4)校內實踐與校外實踐相結合
構建校內實踐教學體系要按照職業崗位的真實狀況,構建盡量接近真實的教學環境,特別是要營造職業工作的氣氛,增強學生的職業意識。
在校外實踐方面,我校在缺少與給排水專業相關的校企合作資源的情況下,通過發動和組織專業教師多次深入疆內進行企業調研,努力開拓合作的新空間。2013年8月,我校與新疆愛維瑪特藥業有限公司簽訂校企合作協議。2014年6月,我校分別與喀什新絲路電子商務運營有限公司(廣東省援疆項目)、新疆康平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簽訂校企合作協議。
3.完善新疆內職班給排水課程建構
建立以公共基礎課、專業通用課為基礎,以專業核心課程、專業實訓為重點,進一步完善新疆內職班給排水工程施工與運行專業課程體系,建構人才培養模式。以下是完善新疆內職班課程建構的具體措施:
3.1增加課程
根據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原則,結合學生自身專業發展需要以及通過2011級、2012級實習檢查及回訪情況,新增加部分課程(詳見表2),目的在于增加本專業必要的理論知識,增加新疆地區企業急需技能人才所對應的實訓課程。
3.2減少課程
我校新疆內職班的教學以“實用、夠用”為原則,在給排水工程施工與運行專業教學計劃中,《工程制圖與專業識圖》、《建筑管道設備安裝》等其他專業課程中教學內容已包含《建筑概論》中給排水專業必須掌握的內容,故減少此課程(詳見表4),既能學時分配到其他必要的課程,也能減輕學生不必要的負擔。
3.3課程整合
這里的課程整合是指將兩門、兩門以上的課程,融入到一門課程中去,減少課程內容上不必要的重復,實現課程集約化。我校新疆內職班從2013級、2014級開始將相關課程整合為《水力學基礎與水泵》、《綜合實訓》(詳見表5)。
3.4調整開課學期
課程《漢語閱讀》有助于新疆內職班學生提高漢語水平,該門課程的開設學期調整為第一至第四學期。課程《工程制圖》屬于專業通用課,在學習給排水專業施工圖等內容需要有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因此將本課程的開課學期調整至第三、第四學期(詳見表6)。
3.5其他措施
(1)突出語言教學,提高漢語水平
在教學實踐中,我校對新疆內職班語文課程采用分層教學。以課程《基礎漢語》為例,將新疆班學生進行分組,將漢語基礎較好和漢語基礎較薄弱的學生分配到每個小組中,在課堂中通過小組互助的方式,縮小學生間的學習程度差異。通過實行分層教學,學生漢語水平得到了較大的提高,表7是13級新疆內職班學生入學時及離校實習前漢語測試成績。
(2)基礎課教學以適度、夠用為原則
基礎課教學以適度、夠用為原則,盡量的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緊扣職業技術崗位所需的文化、理論知識結構來篩選內容,以“按需施教、學用結合、夠用適度”為原則,精簡課程內容。強調在文化課及理論課教學上要“低重心”、“寬基礎”,強調教學的“新、簡、易、實”,強調知識的“實用”。
《工程制圖與識圖》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程,為此,我們對理論教學主要突出一個“精”字,對每個知識點精心組織,力求學生能夠理解掌握;對實踐教學主要突出一個“練”字,針對每個知識點精心設計了學生單項能力實訓和專題能力實訓,以識圖為主,識圖與繪圖相結合,著重培養識圖能力。根據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狀況和基本要求,對教學計劃進行大幅度調整。圍繞所確定的職業能力要求設置基礎課程模塊,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
(3)專業實訓課進行項目法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專業實訓教學以任務引領為理念,提高學習興趣。把教學內容設置成對于學生來說很有“意義”的“任務”。在上課時,將學生置于需要完成的任務情景的氛圍中,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處于一種積極、主動的參與狀態,觸發學生完成任務的迫切需要。
通過師生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訓練,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在課程《建筑管道設備安裝》教學中,如果讓學生把管道加工原理等理論知識都掌握了再學操作,學生可能早被這些復雜的內容嚇倒了,根本沒有興趣再學技能。若采用項目教學法,直接圍繞制作加工管道講解有關知識,讓學生自己探究,經過確定任務——制定工作計劃——實施計劃——進行質量控制與檢測——評估反饋等整個工作過程,可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并切實掌握相關知識。
(4)加強就業指導,樹立正確學習動機
通過增加課程《畢業與就業教育》、《職業生涯規劃》的學時(詳見表8),豐富其教學內容,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進行有效的指導。另外在學校活動、班會課、實訓課等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引導學生將實現自我價值與邊疆建設與祖國統一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將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統一,引導學生積極地追求崇高而遠大的理想。只有樹立起正確的學習動機,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上才能出現積極的學習情緒。
新疆內職班的開辦是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的重大決策,是維護新疆長治久安的治本之策。我們將繼續做好新疆內職班的教育教學工作,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為我國民族事業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海東.從國家示范性中職學校的創建看職業教育內涵建設[J].廣東教育,2011(6)
[2]金慶浩.中等職業學校實踐教學體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