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英++泮巧露++張佩++潘海花
摘要:在互聯網迅猛發展的時代,面對海量的信息沖擊,“媒介素養”一詞成為學界關注的焦點,青少年群體更是受關注的熱點。本文通過調查長沙市城鄉初中生的現狀,從個人、家庭和學校等方面對比分析城鄉初中生的媒介素養水平,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城鄉差距;初中生;媒介素養
一、研究背景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5年7月發布的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顯示:截至2015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6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8.8%。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互聯網”產生的影響可謂是“致命而又深刻”,同時也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們之所以首先提到“互聯網”,是因為它的出現與迅猛發展互聯網促進了傳統媒體的變革,促成了業界與學界對媒介研究及媒介素養培植問題的高度關注。“美國媒介素養指導會議”將媒介素養視為獲取、分析、衡量及傳播訊息的能力。在媒介化、信息化的時代,媒介素養已經成為現代社會公民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生存技能。面對真偽莫辨的海量信息撲面而來,廣大受眾尤其青少年們的媒介認知和辨識力受到重大考驗,對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形成中的青少年又有何影響?我們選取了初中生作為研究對象,了解他們的媒體選擇與媒體分辨,信息選擇與信息分辨的情況,以推動初中生群體尤其是鄉鎮初中生媒介素養的提升。
本次調查我們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選取了長沙市區兩所初中與長沙周邊鄉鎮中學的近四百名學生,以問卷調查為主、訪談為輔,對城鄉初中生的媒介使用情況以及初中生對信息的認知與辨識情況進行調查。
二、結果與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長沙市城市的初中生相對于鄉鎮的初中生而言,有著更良好的媒介素養,城鄉之間初中生在媒介的使用及對信息的認知和辨識等情況上存在較大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城鄉初中生自身媒介使用情況。城市初中生媒介知識更加豐富,接觸媒介的時間更長,使用媒介的能力相對較高,對信息的認識和辨識上,一般能夠自己判斷信息的真偽或有效地“屏蔽”不良信息或有害信息;鄉鎮初中生媒介知識不夠豐富,接觸媒介的時間較短,僅僅會使用計算機技能,基本不會自己思考媒介信息、正確看待不良信息。
2.城鄉初中生的家庭教育。城市初中生的父母本身的受教育水平較高,基本在大專以上,并且會經常與孩子討論各種信息,而鄉鎮初中的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大多在大專以下,對于孩子使用媒介的態度一般都是一味地禁止或是放縱,不會與初中生討論媒介信息。另外,城市初中生的家庭收入普遍較高,鄉鎮初中生的家庭收如偏低,在媒介的使用上,城市初中生對于媒介的接觸比較頻繁和熟練,能夠更多地了解各種社會信息,在信息的接收和認知上較鄉鎮初中生水平高。
3.城鄉初中生的學校環境與教育方面。城區學校和老師對學生的教育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也更加重視學生的社會能力與心理健康,有相應的媒介課程開設;鄉鎮的初中學校和老師則更加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對待初中生接觸網絡媒體的問題上采取明令禁止的方式,忽略了學生在信息時代下的媒介使用及信息的認知和辨識能力的培養。
三、結論及建議
(一)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看出長沙初中生的媒介素養程度存在著一定的城鄉差異。而造成這種差異的因素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校基礎設施和經濟條件等外部因素的差異。在我們走訪的幾個學校來看,長沙鄉鎮的學校硬件設備都不是非常完善,許多學校沒有設立信息課,沒有圖書館或報刊亭,學生所處環境封閉,難以接收到外界的信息。而長沙城市內的學校大多設備完善,校內不僅有多間信息房,校內圖書館的資源也十分豐富,學生想買報刊雜志相對便利。
2、由于不同地區的初中生家庭出身的差異。鄉鎮初中生家庭條件通常較為貧困,家長的觀念較為傳統,這也導致了城鄉初中生媒介素養的差異。調查問卷結果顯示,鄉下初中生大多出身農村,許多學生的家庭都沒有網絡,只能靠廣播、電視獲取信息;農村家長受教育程度也不高,缺乏培養孩子媒介素養的意識。而城市學生絕大多數家里都有電腦,能夠更多的獲取信息,同時,城市學生家長更重視對于孩子媒介素養的培養。
3、城鄉兩地的教學水平存在差異。教育水平的差異使不同地區初中生產生一定的知溝,這直接影響了他們對于媒介的認識和使用。長沙市區的學校師資要遠遠優于長沙鄉鎮學校的師資。由于受教育的不同,城市地區初中生更了解不同媒介的使用方法,也更懂得如何篩選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且能夠正確認識和屏蔽不良信息。
(二)建議
要縮小城鄉初中生媒介素養的城鄉差距,我門認為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1、政府加大對農村中學硬件設備建設的同時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政府要加大對一些農村中學的投資和建設力度,為學生開設信息課、開設機房、建立圖書館,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信息資源。而在師資方面,調動一些城市的優秀教師來到農村教學,提高農村初中的師資力量。這樣,以政府之力關注城鄉傳媒的不平衡發展與信息流通渠道,增加對縣鄉村媒介幫扶的資金,為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媒介環境。
2、學校和老師要重視媒介素養教育,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媒介,認知和辨識信息。尤其是農村學校一定要教授學生如何運用電子媒介以及篩選信息的方法,更多地開展關于媒介素養教育的課程,引導學生正確地認知和使用信息,最大限度上提高學生的媒介素養水平。
3、鄉鎮初中生家長要重視對孩子媒介素養的正確培養,強化和重視閱讀意識,提高對信息的認知和辨識能力。家長要重視對于孩子的閱讀素養的培養,建議與孩子們一起閱讀,監督孩子的閱讀進度同時為孩子樹立模范,同時,家長也要正確認識各種媒介對初中生學習成長的影響,積極引導學生使用各種媒介。學校和教育局應該重視家長對孩子的引導,可以通過定期舉辦家長會等方式督促家長重視對于孩子媒介素養的培養。家長要在重視閱讀素養的同時,摒棄對網絡媒體的偏見,將孩子往正確的方向引導。
結論:“頭重腳輕”從始至終都被稱作“畸形生長”。我國城鎮與鄉村青少年雖同處于一個國度,但媒介素養存在的差異極大,全國青少年媒介素養發展狀態畸形。長此以往,可能會造成社會動蕩不安。而改變如今局勢從穩定城鄉差距不擴大到進一步縮小差距,將是一個循序漸進、漫長持久的過程。
參考資料:
[1].《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5年7月
[2].陳 維 《農村初中生媒介素養現狀分析》.《新聞天下(下半月刊)》.2010年9月.
[3].劉衛琴 《初中生媒介素養及媒介素養教育研究》.201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