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香娥
摘要:近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發展,學生課堂回答更加踴躍,質疑也更加積極,日益凸顯出其主體地位,在這種情況下,老師的教學方式也要隨之變化,以更好的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本文就以此為中心,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對當前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學的具體策略問題進行分析論述。
關鍵字:新課改;語文教學;策略
新課標中指出,教學是學生多向、開放以及動態的對話和交流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占據了主導地位,而老師只是起到引導和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學的過程不應該是沉悶和四班的,而要求具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夠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具體來講,老師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
一 轉變觀念,優化教學方式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已經不適應教學需求,因此必須要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學理念,從根本上擺脫傳統教學方式的束縛,逐步優化教學策略。要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原則開展教學活動。
第一,要關注每一位學生。在教室的教學理念中,不能夠存在好壞學生之分,對于每一位學生都應該一視同仁,每個學生都應該是自己的關注對象,而關注的實質是關心、尊重、牽掛,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學習方式,牽掛學生的學習效果??梢哉f,關注的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老師一定要關注學生。
第二,關注學生人格的形成。語文教學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人格,并使其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老師片面的追求知識的講授,而忽視對學生情感和人格的培養,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學工作不僅要傳授學生課堂知識,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品格和修養,幫助其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 以學生實際為出發點,認真鉆研教材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不能夠盲目傳授知識,而是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找到最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這就要下功夫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研究。
第一,要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語文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更重要的在于日常的積累,因此學習中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能夠幫助其理解新知識,進而構建起新的認知結構。語文教學中,語言是最重要的過程要素,學生認知結構的構成,需要以語言作為依托,這也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在利用學生原有認知結構的同時,還需要對其進行拓寬和引申,使其能夠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點,積累更多的語文素材。
第二.深入研究教材內容,并以此為突破口開展教學活動。盡管語文在于課外積累,但是課本中的知識點往往是最經典的,學到課本中的知識,能夠幫助學生舉一反三,更好的積累語文知識。因此,語文教學工作要以課本為中心,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的內容,教學活動需要源于課本并高于課本,能夠從整體上把握好教材的知識結構。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的時候,要注重學生當前認知結構和教材知識結構的匹配程度,在處理教材內容的時候,也需要把握好教材結構的層次感和整體性,進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內容。
第三,優化教學結構的設計。在教學結構設計的過程中,要堅持從學生出發的思想,并促進學生自主的構建起完善的認知結構。通常情況下,要先通過復習舊知識,幫助學生回憶自己已有的知識構成,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接著教師需要通過教學活動和教學設計,講解和已有知識相關聯的新知識,引發學生的思考,刺激學生的探索欲望,更好的促進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要想學好語文,單純的課堂講解是不夠的,還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逐步實現認知結構的新發展,同時,要幫助學生建立起語文學習的正確方法,引導其通過對比、分析、重組的方式完善自身的認知結構,并通過多變的聯系讓學生能夠利用知識解決問題,進而實現知識的遷移。
三 正確把握課堂結構要素,適時調整教學計劃
語文課堂教學工作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課堂體系是一個具有多種層次結構的復雜體系,因此,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正確把握好這些體系結構要素,根據教學實際和學生的反應,適時調整教學計劃。
一般來講,課堂中存在著三種機構,即教材知識結構、學生認知結構以及課堂教學結構,教學工作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三種結構之間的關系是否協調??梢哉f,教材的認知結構,是形成學生認知結構的必要前提,而課堂的教學結構則是教材知識結構與學生認知結構中間的紐帶和橋梁,課堂教學結構合理,教學工作完成的好,那么學生就能夠充分的掌握教材知識結構,也就能夠更好的完善自身的認知機構。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必須要協調好三者之間的關系,要根據實際的課堂教學效果,適時地調整教學計劃。語文課堂教學并不是一勞永逸的過程,而是徐彤學生和老師之間不停的進行磨合,找到最佳的教學方式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老師需要充分的關注學生的反饋,并利用提問、練習以及討論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更好的記憶知識。課后的聯系也十分必要,要通過閱讀的形式增加課外積累。
結束語: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進,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單向授課的方式已經不能夠適應教學的需求,因此老師必須要轉變教學思想,更新教學理念,從根本上找到適合新課程標準要求的教學策略。本文就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從三個主要方面對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學工作的具體策略進行簡要分析,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能夠對今后的教學工作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
參考文獻:
[1] 何元菊 呂慶平 轉變觀念,加強作文指導的時效性—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的作文教學策略 現代語文:教學研究,2014年第1期
[2] 呂星 新課程背景下語文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南京師范大學,2010年
[3] 肖紅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學方法的創新 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4年第11期
[4] 劉瑞艷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語文教學優化之策略Journal of Language\s&\sliterature Studies,2012年第6期
[5] 王潤洋 淺談新課改下的語文課堂教學誤區及應對策略 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3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