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曉萍
關于高新技術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的幾點思考
文/唐曉萍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高新技術企業最典型就是我國創業板上的上市公司,其顯著的特征就是高效益與高風險。而因其是高風險企業,內部控制就顯得尤為重要;高新企業只有重視內部控制并對其進行科學管理,才能提升高新技術企業的競爭能力,促使高新技術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打下牢固的基礎。
高新技術企業;內部控制;思考
(一)高新技術企業缺乏對人力資源的控制
高新技術企業的管理層往往是注重對技術的研發,卻忽略了對人力資源的調配。這造成企業中關鍵技術崗位的人才缺乏合理的配置,同時因為缺少人才激勵機制致使人才的流失;在高新技術企業中,各種類型的人才是十分重要的,其不必要的流失給高新技術企業帶來了無法估計的損失;對員工缺乏培養,大多數員工往往在聘任后就不會對其進行后續培養,這樣員工的思想是無法適應內部控制管理的,他們往往會簡單的認為這是企業管理層的問題,與他們這些普通職工無關。
(二)高新技術企業對技術的研究開發管理不到位
高新技術企業的根本就是研究開發的核心技術與創新能力。許多高新技術企業在對技術的研究開發中往往容易忽視對風險的分析與控制,容易導致技術研發項目的時間延遲,不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技術研究項目,這自然就降低了企業的運行效率,無法推出新的產品就無法獲得新的發展,企業就會為了在預定時間內完成研究項目加大對其的研究成本投入,這樣就大大增加了高新技術企業整個的成本投入。
(三)高新技術企業的決策層缺乏內部控制管理意識
任何企業的決策層的理念關系著企業的整體運行狀況,高新技術企業的決策層由于企業特性往往認為內部控制管理的標準不需要太高,經營理念以及管理理念都較為薄弱,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使得企業自身在進行關于內部控制管理的決策的執行力度就不夠,自然其內部控制管理的效果就無法發揮出來。
(四)高新技術企業結構不合理
我國目前高新技術企業的結構不合理,主要是因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建立往往依賴于某些個人的單獨的技術的基礎之上,但是由于缺乏資金都是靠資本注資的,這就造成了該類型企業的股權結構不科學,內部權力往往集中在這些大股東身上,使得企業各個職能無法有效發揮出來,降低了高級管理人員的管理力度。
會計信息披露以及風險監督機構等這些應該是高新技術企業的合理結構部分。
(一)制定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
高新技術企業應當重視人才流失的問題,同時構建合理的防止人才流失的機制。該機制是在員工的招聘、入職培訓以及后續培養、請辭與辭退、薪酬與福利、考核與獎懲等問題上建立的;同時作為高新技術,這其中存在許多的商業機密,需要建立科學的保密協議制度,尤其是關鍵崗位上的任職必須要簽保密協議,以此來防止商業機密以及高新技術的流失,避免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最后要定期的給員工開展后續培養,這樣能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能增強其團隊意識能力,使得高新技術企業的凝聚力更加強大,從根本的角度上保證了該企業的高效運行。
(二)增強高新技術企業的技術研究開發管理
在這方面高新技術企業應當建立合理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該內部控制管理體系應能做到事前預算、事中控制、事后反饋這樣的全面控制。在企業技術的研究開發中的各個環節應當有分析報告,尤其對研究薄弱環節進行重要分析。其具體步驟如下:(1)對研究項目建立相關檔案,同時追蹤研究進程以及預算控制;(2)對該研發項目實施全面預算管理,讓相關部門做到監管其預算以及分析、調整預算差異;(3)制成分析報告定期向相關審核部門遞交,審核其過程是否科學合理。通過這種方法能不斷的進行總結,從而將技術研究開發工作中的不足進行改善,這樣能不斷提高高新技術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三)提升高新技術企業決策層對內部控制管理的責任感
高新技術企業應在內部控制管理上給予足夠的重視,其應當督促企業建立強有力且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要將內部控制管理的思想灌輸到各個職工的腦子中,讓他們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管理不只是企業自身的責任,而是屬于所有企業成員的責任;當然合理的內部控制管理中涵蓋了授權與分權、職責界定、風險控制等等安全措施,這需要決策層加強對這方面理論知識的學習,努力將內部控制管理意識烙印在企業的管理思想之中。
(四)健全高新技術企業內部控制監督機制
高新技術企業應充分將外部與內部監督相結合,首先在于要明確高新技術企業管理對內部控制管理的必要性,此外還應該增強投資者對企業內部控制的監督,尤其是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的審查。當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一定的程度時可以建立內部審查機構以及風險管控機構等等,能幫助高新技術企業更好的進行內部控制管理。
總而言之,高新技術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機制正在通過自身的摸索與實踐在不斷的提升與完善。該類型企業盡管收益較高,但是其風險是不容忽視的,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是提升我國經濟科學技術的重要保證。希望本文能對相關企業或是相關人士有所幫助。
[1]王艷.高新技術企業內部控制分析及改善措施[J].中國經貿,2016(03).
[2]劉玲.高新技術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2013(10).
[3]鄧堯雄.提升高新技術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思考[J].財經界,2015(09).
(作者單位:南京中科煜宸激光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