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昱希
(東華大學,上海 200000)
?
數碼印花在現(xiàn)代服裝上的創(chuàng)新表達
楊昱希
(東華大學,上海 200000)
數碼印花是用數碼技術進行的印花。數碼印花技術是隨著計算機技術不斷發(fā)展而逐漸形成的一種集機械、計算機機電子信息技術為一體的高新技術產品,它最早出現(xiàn)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這項技術的出現(xiàn)與不斷完善,給紡織印染行業(yè)帶來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其先進的生產原理及手段,給紡織印染帶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
2.1 數碼印花分類
數碼印花技術主要分兩種:數碼直接印花、數碼熱轉移印花。(1)數碼直接印花,是通過高分辨率掃描儀、單反相機等手段,把需要印花的圖案以數字形式導入計算機,把印花染料直接噴印到預處理的布料上。(2)數碼熱轉移印花,把打印烘干好的印花紙,覆蓋于待印的布料上,進入熱轉移印花機,加熱加壓,將轉印紙圖案上的染料墨水升華(氣化)并轉移到布料上。
2.2 數碼印花服裝的特點
(1)直接印花,無需分色制版,減少了生產制作成本。(2)花型精細,色彩豐富。(3)圖案上色好,小批量起訂,可小面積操作。(4)快速反應。(5)適用面廣。(6)操作快速,占地空間小,生產打樣十分快捷。(7)綠色環(huán)保。
2.3 數碼印花在服裝設計中的藝術創(chuàng)新手法
2.3.1 單一運用。數碼印花在服裝上的單一運用是指服裝設計師純粹地運用數碼印花技術,直接將設計好的圖案印在服裝上,主要目的是展示圖案的變幻絢麗和對高科技的淋漓盡致的運用。
2004年Basso&Brooke試驗性將地數碼印花應用于時裝設計,標志全球數碼印花時代的到來。他們的作品完全運用數碼印花技術作品散發(fā)出豐富的拉丁色彩,充滿戲劇效果并且趣味感十足,給觀眾以強烈的藝術沖擊。2012年秋冬,Mary Katrantzou用數碼印花技術直接將鐘表、花園等高分辨率寫真圖片直接通過數碼印花技術打印在她的禮服上,開創(chuàng)了數碼印花新浪潮(圖1、2 Mary Katrantzou秋冬)

圖1 Basso&Brooke秋冬

圖2 Mary Katrantzou秋冬
2.3.2 綜合運用。工藝的綜合運用:數碼印花可以和絲網3d打印印花結合,與膠漿印花綜合運用,或者與滴膠的合成,都可以形成凹凸對比的立體感,將數碼印花結合立體植株工藝,或如果和傳統(tǒng)的扎染,蠟染結合,營造出古今對比的其它感受。只要應用得和諧和巧妙,數碼印花將會對服裝設計上的創(chuàng)新起到不可估量的影響。
面料的綜合運用:隨著技術發(fā)展,除了在常規(guī)的含滌面料上,數碼印花已廣泛運用到各類面料上。2014春夏時裝周MIU MIU將數碼印花運用到大面積的珠片面料上。Preen則將數碼印花運用到涂層針織面料上,營造朦朧感。三宅一生將數碼印花運用于褶皺面料,產生了色彩與留白的靈活轉化。Anna Sui直接在鏤空蕾絲面料上數碼印花,活潑有趣,十分創(chuàng)新。
設計手法的綜合運用:英國品牌peter pilotto,擅長將數碼印花運用在各種織物上,結合與眾不同的垂墜,與各種褶皺花邊荷葉邊等相拼接(圖2.3 Peter Pilotto春夏),產生了耳目一新的效果。
MSGM是意大利在2008年新成立的一個年輕的品牌。在2014米蘭春夏時裝秀上,MSGM運用混合不對稱的數碼印花,結合立體裝飾手法,演繹出后現(xiàn)代度假風格(圖3、4 MSGM春夏)。
3.1 極簡風格。極簡主義(Minimalism),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60年代所興起的一個藝術派系。通過結合大面積純色色塊與現(xiàn)代抽象的數碼印花圖案,給予風格以新思路。
3.2 民族風格。民族風格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發(fā)展中形成本民族的藝術特征。數碼印花通過印出顏色鮮亮,圖案精致的花型,充分地顯現(xiàn)民族風格的五彩斑斕,顏色豐富和獨樹一幟。
3.3 未來主義風格。未來主義是發(fā)端于20世紀的藝術思潮。而數碼印花是表現(xiàn)未來主義其超現(xiàn)實科技感的關鍵元素。
Alexander McQueen在2010年春夏系列中大量運用的數碼印花為時尚界帶來了巨大沖擊。Formichetti通過對黑白灰的數碼印花的運用,則重新定義了未來主義風格。
3.4 華麗風格。華麗風格,來自于歐洲宮廷藝術,通過重工面料和極致手工,展現(xiàn)浪漫主義。通過數碼印花結合傳統(tǒng)工藝,豐富了設計語言,帶來與時俱進的精神。
4.1 工藝。如今數碼印花采用墨水直噴工藝,染料用量只有傳統(tǒng)的40%左右,產生的污染量僅為傳統(tǒng)印花的1/15-1/25,所以在未來,數碼印花工藝會越來越發(fā)展成熟,更加地符合綠色環(huán)保和節(jié)能的要求。
4.2 材料。數碼印花不會只是局限于印染含滌高的化學纖維上,它將更好地運用在棉麻等天然纖維上,與此同時,數碼印花會運用在更多的科技面料上。
4.3 與3D打印技術的結合。3D打印技術,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快速構造物體。從高級定制到精美配飾,3D打印技術已經在服裝行業(yè)愈發(fā)成熟。在不久的將來,成衣服裝將通過3D打印呈現(xiàn)出五彩斑斕的絢麗色彩和廣袤前景。
楊昱希(1992.1-),女,浙江杭州人,東華大學,碩士,研究方向:設計學(fashion and textile design)。
Tsl94.1
A
1671-1602(2016)20-006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