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峰
如何讓基層醫生、冷門專業醫生成為熱門職業,仍值得探討。盡管三甲醫院的部分醫生收入水平不低,但蔡江南認為,中國醫生的平均收入并不高。
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于上海召開之前,“2016中國醫藥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 在華東理工大學舉行。論壇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衛生管理與政策中心主任、經濟學教授蔡江南提供了一組數據:“醫生和老百姓人數的比例,在幾個人口大國中,中國恰恰處于中間位置。與另外兩個發展中國家巴西和墨西哥相比,中國的醫生在人口中所占比例少,但是與印度相比的話,這一數據要多出一倍。”
蔡江南認為,盡管中國醫生的絕對數量不少,但必須引起重視的是——中國醫生中,大專以下學歷者比例仍較高;中國醫生,特別是中小城市和農村醫生,甚至一些大城市的全科醫生收入偏低,造成新晉醫生數量偏少。這些情況,導致了中國醫生短缺的現象沒有根本緩解。
“根據最新數據,公立醫院占醫院數量的一半左右。但在整個醫療服務市場份額上,公立醫院的床位占83%,門診量占89%,住院量占87%,也就是說,民營醫院盡管數量增長很快,但是公立醫院占了醫療市場差不多是85%到90%的份額,這個并沒有明顯的變化?!辈探险f,“同時,三級醫院數量占了7%,但是門診量占47%,住院量占41%,而且2009年以來可以看到,三級醫院的門診和住院量增長的速度是最快的,超過了二級、一級醫院,也超過了我們國家40%沒有定級的醫院。”
蔡江南把這種現狀叫做就醫“金字塔”倒置現象。
去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17年“城市三級醫院普通門診就診人次占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的比重明顯降低”。近日,國家衛計委對外公布了《關于推進分級診療試點工作的通知》,規劃出270個城市開展分級診療試點。該通知明確了二三級公立醫院的定位:城市三級醫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癥和疑難復雜疾病的診療服務;城市二級醫院主要接收三級醫院轉診的急性病恢復期患者、術后恢復期患者及危重癥穩定期患者。
但是,這些政府通知并沒有在短時間內改變現狀。
《2014年我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中國執業醫師數量為237.5萬人。其中達到本科教育水平者只占了一半多一點。
如何讓基層醫生、冷門專業醫生成為熱門職業,仍值得探討。
盡管三甲醫院的部分醫生收入水平不低,但蔡江南認為,中國醫生的平均收入并不高。由此制約了中國醫生數量的增加。蔡江南說,“中國一方面大量短缺受過好教育的醫生,一方面大量醫學人才沒有做醫生,這是醫療健康行業和醫改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2013年的數據顯示,美國全科醫生,年收入接近19萬美元;??漆t生中,自由職業醫生年收入約33萬美元。美國全科醫生收入大約是美國平均工資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