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擊”萬億不良資產
截至4月26日,16家A股上市銀行中的14家年報發布完畢。數據顯示,這14家上市銀行的不良率和不良貸款余額全部雙升,且多個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增速在50%以上。銀行一方面運用包括核銷、清收、轉讓等方式來使不良出表,另一方面,也運用借新還舊、變更貸款主體等方式使不良延后暴露。而除了傳統方式之外,包括不良資產證券化、債轉股等監管層醞釀的新處置方式也將在近期迎來實質性推進。根據銀監會公布的數據,截至2015年底,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達1.2744萬億元。銀行多渠道“狙擊”萬億不良資產的號角已經吹響。
靈活配置規避信用債違約風險
近期,隨著信用債違約事件的頻頻發生,債券市場的風險也逐漸暴露。而由于債市違約的頻發,債券投資的收益水平也開始出現大幅度下滑,債券基金面臨贖回壓力。多位基金人士表示,當前對債券市場的風險高度關注,預計債市違約將會常態化。未來債券投資中,既要加強信用風險的分析,以靈活的策略規避債市違約對基金估值的影響,也要適當選擇被低估的品種進行配置,增強債券基金收益。
寶盈基金等機構被罰
4月15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公布了對25家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年度專項現場檢查結果,
證監會擬對寶盈基金暫停公募基金產品注冊申請3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擬對民生加銀資產管理公司等3家基金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并暫停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計劃備案3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擬對黑龍江省容維投資顧問有限責任公司采取責令改正并暫停新增客戶3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對其他8家情節較輕的公司,擬采取責令改正或責令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的行政監管措施。
獐子島放棄79萬畝低產海域
自2014年發生“百萬畝海域絕收”事件后,獐子島可謂霉運纏身,連續兩年虧損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披星戴帽”成為*ST獐島。自此,公司開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打響保殼之戰。近日,*ST獐島發布公告稱,將放棄79萬畝不適宜蝦夷扇貝底播的確權海域,相關海域正是此前導致扇貝消失的罪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