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卜
摘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快速提高,農業生產逐漸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近幾年來,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度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也成為政府關注的重要民生問題之一。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是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工作的前提。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還存有一定不足,在社會進步的同時改變與創新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內容,才能讓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跟上社會發展步伐。
關鍵詞:農產品;安全;監督;體系;現狀
在社會大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人們對于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力度不斷加大。近幾年來,媒體曝光了許多因農藥殘留或重金屬物質含量超標等問題引發的食品安全事件。農產品食品安全問題的大量產生,讓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受到沖擊,更會造成社會食品恐慌。在社會發展的新時期,建設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加強農產品市場監督,才能推動我國農產品行業的進步。
一、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現狀分析
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過程中,政府的監管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利用監管手段有效滿足各個利益主體的利益,標示國家與社會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態度,才能讓農產品質量得以控制。目前,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還存有幾點問題:
1.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立法不足
在我國,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管理工作行為的持續期較短,總是在有后果嚴重的食品安全事件發生之后,相關部門才會快速行動起來,全面監督農產品市場。在這樣的管理工作中,處罰是監督的重要方式。食品安全問題之所以經常發生,就是因為政府部門沒有結合市場實際情況建立健全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事后管理,是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特點。只關注農產品最終環節的監督與懲罰,不從根源人手治理農產品安全問題,影響了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價值的發揮。
2.農產品監督管理工作效率較低
從農田到餐桌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是由不同的部門完成的,這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中的分段管理模式。目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進入市場前由農業部門負責,進入市場后由食藥監部門負責。與很多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部門較多,且職責有重疊之處,部門的協調度不足,會導致執法不統一的問題產生。
3.農產品質量安全主體參與度不足
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關系著不同人的利益,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建設,能夠惠及多主利益相關者的權益。像農民,也就是農產品的生產者,企業中的加工者、銷售人員和最終的消費者,他們的個人利益都與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密切相關。但很多利益主體從來不關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更有甚者不知道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為何物。利益主體的參與度不足,直接影響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
二、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方法研究
積極去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需要明確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內容與管理方式方面的不足,從當前的市場需求出發進行改革與重建,下面,筆者提出幾點建議:
1.循序漸進地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構建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資金。沒有完全正確的經驗,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工作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的。從我國的現有國情出發,應當先從幾個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人手嘗試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選擇經濟價值較大的農產品追溯其生產過程與產源。試點工作開展后,一邊發現問題、總結經驗,一邊向其他地區或者城市推行,只有這樣,才能讓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工作更加符合中國國情。我國的地域較為遼闊,生物多樣性特點明顯,農產品的種類繁多。循序漸進地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工作,才能保證建設質量。
2.發揮政府部門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中的作用
政府部門是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的主力,明確政府在這一過程中的主導地位,給予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工作以必要的支持,才能讓體系建設更加高效。在體系建設的初期,需要大量的軟件與硬件設施支持,讓企業承擔所用的費用,生產負擔較大。這一投入的收益不能短期內實現,企業會因此沒有生產動力。這時,政府就要發揮主導作用,在試點時,由政府先投入,引導企業成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中的一員,鼓勵企業參與。等到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效果初見,再強制所用企業參與其中。政府發揮引導與行政管理作用,有利于體系的成功建設。
3.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利益主體的參與意識
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是為了推動我國農產品市場的正常化與和諧化。農產品市場從生產到消費形成良性循環,是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最終目的。以市場為導向,引導企業參與到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中來,讓農民、農產品加工企業、農產品市場等各類主體全部參與到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中,建設體系的隊伍,才能讓農產品生產規模化,讓體系建設組織化。當利益主體積極參與時,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才有保障。
三、結語
綜上所述,關注農產品質量安全,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方向。在市場因素的推動下,政府部門與農業生產相關人員需要將更多精力放在農產品安全質量監督管理上。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建設工作,讓人民群眾吃放心農產品,打消恐慌農產品采購念頭,才能促進農業的和諧發展,實現和諧社會構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