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杰
(江蘇省南京中華中學,江蘇 南京 210000)
?
·實驗研究·
讓紙上的電路圖“活”起來
黃 杰
(江蘇省南京中華中學,江蘇 南京 210000)
利用生活中常見器材自制教具,讓電路圖“活”起來,易于滲透到實際教學中,強化了電路與電路圖等效的認知過程,促進短路等教學難點的突破.
初中物理;電路圖;教具
電路圖是電學中的基礎教學內容,是建構電路概念的思維橋梁.在初學電路階段,通過對電路模型的建構,學生將復雜的實際電路抽象為簡潔的電路圖,體現了由實際到抽象的思維過程.因此,通過電路圖來描述實際電路,既將實際問題模型化,也反映了思維的加工深度.但在實際教學中,不少學生不能將電路和電路圖等效起來,認知不夠,造成了學習的困境.
本文借助于電路圖教具的設計,將電路圖“活化”,使紙上的電路圖也能工作起來.借此搭建便于學生思維的平臺,紙上談“兵”,引導學生認知電路和電路圖的等效關系,促成知識的同化和順應,有助于問題的解決.
(1) 12B石墨鉛筆
利用石墨可以導電的特性,用石墨畫線的形式代替導線.12B石墨鉛筆含石墨率較高,導電性較好.
(2) 泡沫塑料
利用泡沫塑料的絕緣性,作為電路圖教具的載物臺使用,也可用海綿、大塊橡皮等代替.
(3) 12V直流電池
這種電池體積小、電壓高、操作方便;使用前,在其兩端焊接引腳,方便插在載物臺上(如圖1).
(4) 發光二極管
利用二極管在低電壓下就可以驅動的特性,選擇二極管替代實物電路中的燈泡,方便實驗,操作簡單;同時,要注意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可提前做好標記,方便學生在實驗中正確使用.另外,二極管的驅動電壓差異較大,可選用生日賀卡里低流明二極管.

2.1 讓電路圖“活”起來
學生在學習了電路基本組成和簡單電學元件符號之后,能根據實際電路畫出簡單的電路圖.不少學生認為,電路圖是“死”的,不能將畫好的電路圖遷移到實際電路中.在認知上,只承認由電路到電路圖的“正向”過程,不能實現電路圖回歸電路的“逆向”思維;在情感上,在連接實際電路過程中產生的好奇、激動的情緒,在畫電路圖的過程中,演變成了一個單調、機械的過程.
借助此教具可以很好地加強電路圖和電路之間的聯系,重新激發起學生研究電路圖的樂趣,步驟如下:
(1) 如圖2所示,用12B石墨鉛筆將電路圖中導線部分涂黑.將電路圖放在泡沫塑料上,并將電池、二極管插在相應的電學符號位置.
(2) 如圖3所示,用12B石墨鉛筆將電路圖中開關部分涂黑,相當于閉合開關,可以觀察到二極管發光.

2.2 短路教學突破
短路概念是初中物理電學教學中的重、難點,它貫穿了整個電學的學習過程.作為初學者,很多學生對電路中短路的概念理解不透徹,分析不到位,對短路的判斷以及電路中的短路情況的分析經常出現錯誤.
借助自制教具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短路的形成原因,學會利用電路圖分析和判斷短路問題.設計情境如圖4所示,導線接在AB、AC、CD、BD之間,在哪些情況下會導致電路短路?實驗步驟如下:
(1) 利用教具,使圖4中電路圖“活”起來(如圖5).

(2) 把導線接在A、B兩端,發現燈泡不工作,說明導線直接接在電源兩端會導致電路短路.
(3) 導線接在AC兩端,發現燈泡工作,說明導線接在開關上不能使電路短路,間接說明了閉合的開關相當于一段導線.
(4) 導線接在CD兩端,發現燈泡不工作,說明導線直接接在燈泡兩端,會導致該燈泡短路.
(5) 導線接在BD兩端,發現燈泡工作,說明導線接在另一端導線兩端,不會產生短路.
學生經歷了上述實驗過程之后,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如圖6所示的電路圖,思考如何連接導線才能使B燈短路呢?通過問題的創設,讓學生利用電路圖教具對實際電路展開模擬驗證,加深學生的思維加工程度.

圖6
3.1 激發學習興趣,促進電路與電路圖等效觀念的建構
通過學生動手實踐,讓紙上的電路圖也“活”起來,再紙上談“兵”,讓學生理解電路圖也能間接變成實際電路,它們之間存在等效的關系;同時使學生認識到,電路圖是實際電路的抽象和概括,通過對電路圖的感知,腦海中就可以呈現實際電路的情形.
3.2 對電學知識逐層加工,突破教學難點
借助教具促使學生參與實驗,利用12B石墨鉛筆畫線的形式代替導線,直觀生動地感知導線、電源、燈泡和開關等電學符號的意義.在短路的教學設計中,利用教具逐步分析導線接在電源、開關、用電器和導線兩端的四種常見情形,讓學生在做中學、做中悟,達到教學生成的目的.
在利用該教具的多次實踐后,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1) “石墨導線”涂抹要深一點,便于導電;
(2) “石墨導線”具有一定的電阻,因此電路圖不宜畫得太大;
(3) 由于“石墨”導線電阻較大,設計短路實驗時,短路導線不宜直接用“石墨導線”,需用金屬導線.
[1] 張俊輝.關于初中物理教學實驗器材生活化的探索[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5,(6).
[2] 安蘭珠.自制光的直線傳播演示器[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