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秀
摘要: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征信機構市場化現象嚴重,尤其在大數據以及互聯網快速發展的階段,我國征信市場面臨機遇與挑戰,但是從全局出發分析,現階段我國征信市場發展中仍舊存在一系列的缺陷與不足,需從多方面加強考慮與分析,對其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有效的建議與措施,實現征信市場的規范化發展。
關鍵詞:征信市場;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830.5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7-000-01
一、新時期我國征信市場面臨的機遇
(一)消費信貸呈快速發展之模式
在近幾年,社會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尤其在住房信貸、汽車信貸以及各類信用卡的推動下,我國消費信貸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模式。據不完全統計分析,在近兩年的時間內,其消費信貸增長近5個億,超過十年前的800余倍[1]。其中,征信產業的出現可以進一步減少消費信貸中的交易成本,減少信用風險,滿足消費信貸的剛性需求,所以可以說征信市場在發展中其消費信貸的增長成為其發展動力。
(二)互聯網金融呈快速發展之形式
現階段,我國互聯網金融呈現出了爆炸模式,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征信需求,具有代表性的包括P2P,眾籌等,其中當前最為火熱的便是P2P網絡借貸,根據相關文獻資料報道得知,在近三年的時間內,P2P網貸平臺已經發展到3000家,且成交額也高于5年之前的60余倍[2]。但是從某種角度分析,因征信系體系不完善,所以當前P2P仍舊存在信貸風險,甚至各種跑路現象層出不窮,正是如此,則激發了征信市場的發展空間。
(三)市場化個人征信機構呈穩定發展形式
當前,我國政府加大對征信立法的探究,并且人民銀行自推出《征信業管理條例》以來,在一定程度上將征信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與解決,無論從哪一種角度分析,《征信業管理條例》成為了我國征信發展體系中的重要轉折點,在一定程度上標志了我國征信政策的成熟,對征信市場化的發展起到基礎作用。與此同時,伴隨著該條例的推出,銀行開始受理征信牌照,據筆者分析與調查,當前已經有近百家起著征信機構已經完成了備案了,并且在2016年初人民銀行將個人征信機構申請事宜提到日程之上,為做好個人征信機構奠定理論基礎,。
二、現階段我國征信機構市場發展所存在的問題
(一)征信數據覆蓋率較低
在2013年《征信業管理條例》在國內實施,并在該條例中明確指出需積極構建統一的企業以及個人征信系統的金融信息基礎數據可,但是從當前的發展趨勢分析,個人征信系統的金融信息數據庫中個人信息不健全,且征信數據覆蓋率較低。另外,從另一個角度分析,當前央行的征信系統之中共有8.5自然人信息,包括3.2億人的信貸數據,但是因我國是人口大國,人口數量接近14億,所以當前央行所制定的征信系統比較薄弱。同時,很多具有價值的信用信息并沒有納入到數據庫之中,包括水電費、電話費等。
(二)征信產品與增值服務單一
從目前而言,我國征信市場處于緩慢發展的階段,不僅征信產品單一,并且缺乏增值服務。在大數據時代來臨之后,很多新興的征信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比如芝麻信用、騰訊征信等,這些信用機構擁有大量的數據,且呈現出多為獨行,是個人征信系統補充的重要載體[3]。然而,從整體發展角度分析,目前征信行業并沒有制定完善的信用評估方法,且沒有制定評分模型,如此一來,則會導致大多數征信機構的信用報告只能在閉環系統中起到影響。
(三)征信監督管理不健全
首先,是沒有明確行業準入的相關規定。根據資料得知,要想成立擔保機構只需要在工商管理部門注冊登記即可,并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對擔保機構的最低資本進行限定。其次,是行業監督出現缺位現象,尤其在行政管理上沒有對擔保行業進行統一且規范的管理,長此久往則會導致擔保機構內部管理存在風險隱患。
三、我國征信市場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制定健全的信用服務市場體系
在新形勢下,要想保證我國征信市場的完善,則需要積極規范信用服務機構,實現信用服務產品的創新發展。其中要進一步規范信用服務機構的相關內容與行為,要積極制定完善的行為準則,嚴把各項內容,避免出現違約現象,還要針對提供虛假信息以及侵犯個人隱私的征信機構嚴厲查處,為征信市場的有序發展塑造良好的環境。
(二)實施政府信息公開
在黨的十八大會議中指出要想構建和諧社會,則需要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作為社會經濟事務的主要管理者,政府部門是信用建設的主要引領者,政府需要起到典范作用,要將誠實求信的要求落實到各項政府活動之中,并保證每一項工作都可以依法進行,如此才能真正保證政務的公開,才能自覺解決社會的監督[4]。當然,還需要鼓勵公民以及媒體披露各類貪污犯罪現象,實施陽光行政,在提高政府形象的同時也可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爭取在政府的帶領下推動社會信用體系的穩定發展與進步。
(三)規范我國征信市場的行為
眾所周知,征信機構以及從業人員的素養關系到征信業的有序發展,在當前發展趨勢下,我國征信機構需要制定完善的識別、控制、防范信用風險評估體系,并要根據征信市場的發展情形制定完善的數據管理制度,在數據信息采集、加工、使用中要得到良好的保障[5]。另外,筆者認為還需要積極構建完善的信用擔保監管練習會議制度,要將工商局、銀行、財政局等部門相互結合,要加強對擔保行業的監督與管理,或成立有效的擔保行業協會,積極加強行業自律,真正實現行業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如此才能真正提高行業的管理水平以及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發展體系中,我國征信市場的完善性關系到社會的穩定發展,從當前的發展趨勢可以清楚了解到,征信市場在面臨機遇的同時也面臨挑戰,為從根本上解決這一現狀,需要從實際角度出發,從當前發展情形入手,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措施,為實現征信市場的穩定發展奠定基礎與保證。
參考文獻:
[1]林平.大數據背景下加快我國征信市場發展的思考[J].南方金融,2014,11:7-11+17.
[2]穆志勇.關于對我國征信市場監管的探究[J].中國外資,2011,12:237-238.
[3]朱松,張穎君.對我國征信市場監管現狀的思考[J].西部金融,2011,12:88-89.
[4]宋曉瑞.我國征信市場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河北金融,2015,12:66-68.
[5]黃余送.全球視野下征信行業發展模式比較及啟示[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3,03:5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