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銘桐
[摘 要] 如今,為了更好的推動我國企業的發展,需要在現代企業制度下對企業會計模式進行研究,使其更好的服務于企業的發展?,F代企業制度下的會計模式雖發展迅速,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財務基礎薄弱,財務控制力差;企業財會人員風險意識弱,財務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低等方面。企業應建立多元化的現代企業財務會計目標模式及工作模式,加強財務會計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加強對財務會計人員的培訓及教育,實現管理制度、信息系統和監督體系三者之間的協調統一,進而不斷的規范現代企業制度下的財務會計模式,從而不斷的提高財會企業的工作效率以及經濟效益。
[關鍵詞] 現代企業制度;企業會計模式;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F270[文獻標識碼] B
隨著經濟技術的不斷快速發展,不斷改進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對于推動我國企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傳統的會計模式已很難適應現代企業的發展需要。因此,我們應不斷的研究與分析現代企業制度下的企業會計模式,讓現代的會計模式不斷的適應于現代的社會經濟環境以及企業的發展需要。
一、企業會計模式的構成
(一)會計機構設置
會計機構,顧名思義就是維持會計工作有序并有組織的進行工作的一項組織機構。會計機構在整個經濟領域中起著調節經濟的發展以及維持一個較為穩定的工作環境的作用。通過設置一定的會計機構,可有力的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工作,使會計的各個部門處在一個平衡穩定的工作環境,以此來不斷的改進會計工作以及提高會計的信息質量。此外,會計機構在發揮他的作用時,應具備以下特征:第一,目標一致。會計機構應遵循國家制定的有關法律法規,并有效的結合企業的主要目標,進而完成相應的會計工作。第二,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力度。會計機構在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注重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力度,進而才能提升整體的工作效率。第三,明確各個部門的職責。要想保證會計機構各部門之間的有力協調,就必需明確各部門之間的職責,使各個部門各司其職,互相協調,進而提高會計的工作效率。
(二)內部控制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會計模式中的主要構成部分。通過設置一定的內部控制制度,可有效的保障會計信息的可靠性以及有效性。所謂的內部會計制度就是會計企業內部的一種制度,即企業內部中各部門之間以及相關人員之間在處理經濟業務的過程中所要遵循的一種經濟制度。設置內部控制制度可有效的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工作以及不斷的規范各部門的工作流程。為了發揮內部控制制度在會計機構中的作用,我們就需引入一定的會計方法和程序。隨著會計行業的快速發展,現代的會計內部控制方法與程序也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主要包括內部審計控制、授權標準控制等。通過對會計方法以及程序進行規范化,可有效的推動內部控制制度在會計部門的有效實施。
(三)會計人員管理
會計人員管理是企業會計構成模式中主要的一部分。而企業的財會工作主要是由財會人員進行完成。因此,加強對財會人員的管理以及不斷提高財會人員工作的積極性,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會計的工作效率。對于財會人員的管理主要是從對財會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職業道德素養的不斷提升兩個方面進行培養。作為一名財會人員,首先應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衡量一個較為專業的財會人員不應單從專業成績方面進行評價,還應注重會計人員的專業素養。此外,對于財會人員的管理,不僅要進行專業方面的培訓,還應進行后續教育,以此來加深財會人員對于獲取財會知識的重要性以及提升自己綜合素質的重要性。一名合格的財會人員不僅應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還應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水平。這就需要相關部門應重點監督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加強監督財會人員的道德素養,可增強財會工作的穩定性以及透明性。此外,良好的道德規范不是與生俱來的,這就需要財會人員具有一定的學習積極性,在工作中不斷規范自己的工作行為,以此來不斷提高財會工作的效率。在財會工作中,我們還可采取獎懲措施來提高財會人員的積極性,不斷規范財會人員的工作行為,進而不斷的提升財會人員的專業素養。
二、現代企業制度下的企業會計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基礎薄弱,財務控制力差
財務基礎薄弱,財務控制力差是當前我國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會計模式下存在的主要問題。隨著經濟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企業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就在一定程度上不斷調整企業規模,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在實際上企業內部還缺乏較為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企業缺乏較為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企業沒有重視財會管理工作在財會企業所起到的重要性,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財會企業在財會管理工作方面的投入力度減少。因此,為了提高財會企業的經濟效益,我們就需在一定程度上不斷的健全與完善財會管理工作制度,進而使財會工作變得更加系統性以及科學性,從而讓財會管理制度在財會企業中發揮著越來越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當今的財會企業中,財會管理制度就形同虛設,只有當領導檢查時,財會管理制度才能發揮其存在的作用,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國的企業財務基礎較為薄弱,沒有系統的管理制度對其進行規范。
(二)企業財會人員風險意識弱
財會企業是與錢聯系最為緊密的一個行業,同時也是風險較強的一個行業。因此,企業財會人員擁有一定的風險意識對于財會企業的長久健康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但是隨著財會企業之間競爭力的逐漸增大,市場存在的潛在危機已是每個財會企業所要面對的問題。但是由于我國財會企業人員缺乏一定的風險意識,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個別企業存在著較為嚴重的財務危機。導致其存在危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第一,企業過度負債。一個企業要想得到長期穩定的發展,就需綜合考慮自身發展以及不斷衡量自身企業的盈虧情況,在自己的還款能力內范圍內,有效的向一定的金融機構獲取貸款。但有些企業在實際的工作中,往往出現不根據自己的還款能力進行貸款,進而就出現無力償還貸款的現象,從而就導致企業的虧大于盈,甚至要面臨企業倒閉的危險。第二,企業短債長投。財會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國家政策的影響。但是有些財會企業卻忽視國家有關的政策與法規,在沒有獲得國家的允許情況下,自主的進行貸款,并非法的修改貸款用途,進而就導致企業的負債程度要遠遠大于企業的盈利程度,從而造成企業要面臨倒閉的危險。
(三)財務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低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將網絡技術與財會行業有效的結合也是當前財會企業的發展趨勢,但是這一發展趨勢對財會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針對當前的財會企業而言,財務會計人員普遍存在著綜合素質低的現象。不少企業的財會人員對于企業所采取的先進管理模式尚未認識與了解。在工作中,依舊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不能及時的對企業的管理模式進行創新,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財會企業的高效率發展。此外,一部分的財會人員對于新型的網絡技術缺乏較為深刻的認識,且還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刻苦鉆研的精神,這不僅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自身綜合素質的有效提高,還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的有效發展。因此,我們應加強對于財會人員的思想教育工作,不斷的改變財會人員的認知度與價值觀,不斷提升財會人員的責任感,以此來不斷促進財會企業長期有效的良性發展。
三、現代企業制度下財務會計模式的轉變
(一)建立多元化的現代企業財務會計目標模式
財務會計目標是一個財會企業有效發展的基礎,因此我們應建立多元化的現代企業財務會計目標模式。財務會計目標的建立不僅需要財會企業擁有一個穩定的經濟環境,還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企業給社會的影響力以及企業自身的發展能力。在內外環境的綜合影響下,我們應建立主要的三個財務會計目標,其主要有:第一,會計工作要有合理的資金運動。一個企業要想良好、持續有效的發展,就依靠一定合理的資金運動,通過資金不斷的進行運轉,才能有效的保障財會企業處在一個穩定的經濟環境中,進而為企業賺取一定的利潤。此外,資金在運轉的過程中,資金運轉的速度與方向應與財會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況相適應,不能違背企業發展的真實情況。第二,為國家的有關政策提供有效的會計信息。財會企業的運營情況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國家經濟的運營走向。因此,財會企業應如實的向國家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第三,不斷的平衡有關債權人的利益。合理有效的財務會計模式可有效的平衡投資者與債權人之間的利益,使他們處于一個相對穩定以及平衡的經濟環境中。
(二)建立現代化企業財務會計工作模式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建立現代化企業財務會計工作模式已是當前會計企業發展的必要之路。傳統的報賬以及算賬的會計工作形式已無法滿足現代財會企業發展的需要,這就需要我們應不斷的創新財務會計的工作模式。就針對當前的財會企業的發展而言,其存在的財務會計工作模式主要有三種,即分散型管理模式、交叉型管理模式以及統一型管理模式。三種管理模式相輔相成,不斷的創新新型的財務會計工作模式。此外,現代的企業財務管理應做到內部管理與外部管理的有效結合,這樣才能不斷的提高財會企業的工作效率。
(三)加強財務會計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
財會企業要想得到長久的發展,不僅應建立良好的管理機制,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對于財務工作的監督力度。為了加強財務會計工作的檢查力度,會計部門應在年末對企業的盈利狀況進行有效的盤點,進而及時的反映出企業的盈虧情況。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財會人員虛報以及假報數據的情況。一旦出現謊報以及虛報的情況,就會對企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為了促進財會企業長期良性的發展,我們就應加強培養財會人員的責任感以及加強對于財會人員的監管力度。此外,有關人員還應注重對年末賬單的核對情況,避免出現漏單、錯單的情況。我們還應大幅度的培養財會人員的實際操作能力,減少財會人員統計數據的錯誤率,從而減少對企業的損失。
(四)加強對財務會計人員的培訓及教育
加強對財務會計人員的培訓與教育對于提高財會人員的責任感以及降低財會人員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失誤率是至關重要的?,F代的財會工作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作,傳統的工作模式已無法滿足現代財會企業的工作。因此,我們應加強對于財會人員的培訓及教育,不斷提升財會人員的專業素養以及不斷普及現有的會計技術。隨著財會行業的不斷發展,財會專業的技術也變得越來越為復雜,進而專業性較強的人卻越來越少。因此,我們應在遵守企業內部控制原則的基礎上,積極的聘用合理的會計人員,并加強對這些會計人員進行有效的培訓與教育,從而使他們擁有專業性較強的會計技術,進而為財會企業的長期發展建立一支專業性較強、技術性過硬的會計隊伍。
(五)實現管理制度,信息系統和監督體系三者之間的協調統一
實現管理制度,信息系統和監督體系三者之間的協調統一可有效的保證財會企業長期穩定快速的發展。其中管理制度的建立為財會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為會計目標的確立以及會計模式的發展建立了一種穩定的經濟環境。而信息系統的建立為會計目標的實施提供了一定的信息保障,在一定程度的上確保了信息的準確性以及科學性,進而可將真實的會計信息有效的反饋國家,并助國家進行合理的財政調控。監督體系是運行會計模式的有效保障,通過對會計目標以及會計模式的監督,不僅可以保障會計信息的準確性,而且還能監督財會人員的工作能力,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財會企業的工作效率。因此,將管理制度、信息系統和監督體系三者之間進行有效的結合起來,對于促進財會企業穩定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四、結束語
隨著財會企業之間競爭力的逐漸加深,不斷的分析與研究現代企業制度下的企業會計模式對于財會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首先,我們應認識與了解企業會計模式的構成,進而了解到現代企業制度下的企業會計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有:財務基礎薄弱,財務控制力差;企業財務人員風險意識弱;財務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低等問題。進而從建立多元化的現代企業財務會計目標模式,建立現代化企業財務會計工作模式,加強財務會計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以及實現管理制度,信息系統和監督體系三者之間的協調統一這幾個方面來進行現代企業制度下的財務會計模式的轉變,進而不斷的規范現代企業制度下的財務會計模式,從而不斷的提高財會企業的工作效率以及經濟效益。
[參 考 文 獻]
[1]韓玉.談現代企業制度下財務會計模式[J].商,2013,5(18):67-68
[2]高松玲.我國會計模式的環境影響因素探析[J].決策與信息(下旬刊),2013,5(9):90-91
[3]于文秀.現代企業會計管理模式及財務風險研究[J].赤子,2015,13(4):102-103
[責任編輯:潘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