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川
(新疆庫車縣第十小學,新疆 庫車 842000)
提高偏遠省份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幾點建議
陶藝川
(新疆庫車縣第十小學,新疆 庫車 842000)
目前,我國偏遠省份農村小學中雖已開展了英語教學,但由于基礎設施薄弱,師資力量欠缺,外加學生缺乏正確引導,導致小學生英語成績不高。這種情況必須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雖然存在城鄉差異,但是提高偏遠省份農村小學生英語成績同樣是十分重要的。我們教師有責任有義務采取合理措施,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提高偏遠省份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整體水平。
農村;小學生;小學英語;學習成績
偏遠省份農村小學英語師資匱乏,學生缺乏語言練習的環境,在農村小學英語課堂特殊的環境下探討有效教學的方式方法,轉變老師和學生的教、學態度,使老師和學生從傳統的教學中解放出來,能夠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動機,使學生自主快樂的學習,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本文從當前偏遠省份農村小學的英語教學現狀出發,從五個方面探索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方法與效果。
對于新疆的小學生來說,漢語或維語是他們的母語,即使學不好母語,也不妨礙他們日常的溝通,因為這種語言環境,學生學習起來就非常的困難,更不要說用英語去進行簡單的溝通了。為了讓學生能運用多種感官學習英語,提高學習語言的效率,促使其聽、說、讀、寫全面發展,減少語言學習中的枯燥乏味,需要教師和學生家長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的空間。初學英語的小學生大多在掌握新的語言工具過程中有一種強烈的表現欲望,因此,教師要抓住這一有利因素,課堂上采用不同的方式,盡其所能,為學生提供展示的空間,課余時間也要為學生提供其展示語言才能的舞臺,可以讓學生給老師說一些英語單詞或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以此來滿足學生的表現欲,鞏固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達到師生間共融、共同維持英語學習興趣的目的。 此外,教師要從課內到課外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語言實踐機會。如:組織語言游戲、競賽,開辟英語角,舉辦英語興趣小組,排演英語文娛節日,強調師生間同學間用英語問候,要求學生把所學英語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對做得好的學生給予“小紅花”、“小紅星”獎勵等等。以此造成說英語的氛圍,激勵學生多開口說英語。
“讀”對小學生來說主要是指“朗讀”。要術:正確拼讀單詞,響亮地、流利地朗讀課文,語音、語調等基本正確。拼讀單詞有利于學生記憶單詞,積累詞匯;朗讀英語有利于培養學生語音、語調、節奏、語感等。也有助于“說”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因此,教師必須十分注重范讀和領讀。授課前,教師最好先自身整音,盡量與標準音帶取得一致。在自身(或音帶)范讀、領讀時,教師可配以手勢以示升調、降調、重讀等,加深學生的理解。以后還可指導學生在課文上標音調符號。一般來說,新課之時,不宜請學生領讀課文,以免一個錯,錯一片,給糾正增添麻煩。在朗讀語言材料時,須要求學生切勿操之過急,拿來便朗讀,要先通閱,了解內容,理解含義,揣摩音調,然后再朗讀。這樣的朗讀效果會很好。
讀與寫就好比一個人的兩只腳,缺一則難行。因此,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讀的習慣的同時,也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寫”的習慣。“寫”對小學生來說主要是指“書寫”。要求:書寫姿勢、方法正確,大小寫、筆順、標點符號和格式正確。小學生在學英文書寫前,已學會漢字及漢語拼音的書寫,且已養成一定的書寫習慣,這對學習英文書寫有利也有弊。就書寫而言,二者有相同之處,但更有不同之點。對于書寫的坐姿,握筆方法,兩者要求相同。而漢字與英文在書寫上差異很大。即使漢語拼音與英文斜體行書在書寫上也風格各異。因此,英語教師必須利用學習正遷移,防止學習負遷移,對學生英文書寫進行嚴格的訓練。
我們都知道:“授人以魚,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用不盡。”授之以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實現“教為了不教”的正確途徑。外語學習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教師的教學計劃、目的都要通過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才能實現。如果教師只埋頭教書,不注意開發學生的智力,不重視非智力因素對學生學習外語的影響,不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去獲取知識,培養能力,就很難獲得預期的教學效果,也不能大面積提高外語教學質量。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的方法很多,比如,單詞的記憶對小學生來說是個難點,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小學生記不住單詞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掌握英語是拼音文字這一特點,即便是老師講一些讀音規則,但由于實踐的少,學生仍然不得要領,只好依舊靠死背硬記記單詞。初始階段單詞少,靠死背硬記還能應對,但到了小學高年級階段,隨著單詞量的增加,死背硬記的方法已經顯得很笨拙了,而且記憶力不會深刻,容易學著后面的忘了前面的。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教師在教學單詞伊始就要注意教授學生拼詞、記詞的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拼詞、記詞的能力。
教師應十分注意發揮“情感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因為“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要用“師愛”去贏得學生的親近和信任,使師生感情雙向交流,密切師生關系,形成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克服怕開口說英語的緊張心理,開創敢講英語、爭講英語、愛講英語的局面。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優化教學方法,利用一切教學媒體,如圖片、實物、玩具、幻燈、投影、錄像、錄音、指套、木偶等等創設情景,寓教于樂,讓學生身置語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開口練說,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說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小學英語是學生們學習英語的初級階段,教師在這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準確、實用的課堂評價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習成績。教師為人師表,其言語舉動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態度與身心感受,評價的目的在于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其更樂于學習,因此,教師在課堂實行評價時要以鼓勵欣賞的態度來對學生做出評價,并要控制好分寸,恰到好處,讓學生從內心感覺到真誠和自豪,進而提升其自信心和學習的動力。
結語:英語教學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農村小學生的英語教育水平是提高我國教育水平的一個關鍵措施。英語是一門國際語言,是國際交流的工具。完善農村小學生的英語教育,能夠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和整體教育事業的發展,從而為農村的發展奠定良好的人
[1]金峰.小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的要求與培養[J].上海教育;1995-(05).
G623.31
A
1671-864X(2016)11-01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