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月
(太原師范學院音樂系,山西 太原 030031)
從幼兒學琴看家長的重要性
張 月
(太原師范學院音樂系,山西 太原 030031)
對于平均四五歲的學齡前兒童來說,學琴、練琴需要老師、父母、孩子三方共同努力。而老師上課的時間是短暫的,更多的是在家中練習,所以家長在幼兒學琴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出了三點家長輔導孩子練琴的方法以及一些注意事項。
鼓勵;提醒;目標;培養興趣;欣賞
在重視素質教育的今天,許多家庭開始注意對孩子加強藝術教育,其中學習鋼琴演奏的家庭也越來越多了。在我從事20余年的鋼琴教學中,接觸了許多學琴的孩子和家長,其中有一些孩子不僅琴彈得好,文化課也非常好;而也有許多學琴的孩子半途而廢了,這其中原因有許多,但大多還是家長的原因。我們知道對于平均四五歲的學齡前兒童來說,學琴、練琴需要老師、父母、孩子三方共同努力。在學琴過程中,孩子是主體,老師和家長則起主導作用。老師上課的時間是短暫的,更多的是在家中練習,所以家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那么家長應如何輔導孩子練琴呢?首先,家長應聽清楚老師對作業的要求。一般情況下,老師會在課堂上把課后練習的重點、難點、練習方法講清楚,它是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孩子下次回課正確的重要保證。所以陪孩子上課要認真做好筆記,盡量把老師提到的每首曲子彈奏存在的問題記錄下來,回家陪練時,在進行每項彈奏之前,先把老師講到的問題和需要注意的地方給孩子做提示,在孩子彈奏時注意觀察和提醒。
其次,每天練琴要有目標。為了節約每晚練琴時間,提高效率,可事先給孩子一個目標。比如要是這首曲子原來存在的某些問題孩子能注意糾正,那么彈一遍結束:如果還有問題沒改正,那么還要再來一次。針對孩子練琴時會有的各種逃避方法,如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等,事先和孩子談要求,每天只練一小時,但要求練琴時動腦、認真,如果做到了,即使沒有把所有曲子練完,也會結束練琴,但如果中間喝水或上廁所或問一些無關彈琴的事情一次,那么每次練琴時間延長5分鐘。這樣目標明確,練琴效率就會提高,也會養成好習慣。
再次,是練琴的順序。(1)新課練習—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兒童在15~20分鐘內大腦的吸納記憶狀態呈現最佳水平。所以把新課練習安排在一天練習時間的最前端,這樣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掌握新課內容。(2)基礎技能練習—每天的基礎技能練習是必不可少的。如音階、琶音、和弦、分解和弦、哈農手指練習等來提高技巧。(3)休息時間,可以給孩子5分鐘喝水,上廁所時間。(4)改錯練習—這個練習是非常必要的。在上節課回課中,老師一定會點出孩子一些不足之處,需要經過專門的改錯練習改掉不足,讓技巧得到提高。(5)鞏固新課練習—在練習之初已經針對新課做了練習,為什么這段時間還要在做新課練習呢?要知道學琴是一種技巧,技巧是通過不斷地練習加以鞏固的。針對性的反復練習可以幫助孩子迅速提高新技巧的掌握能力。(6)保留曲目的練習—孩子總有他喜歡的曲目最后留出一點時間給孩子自由選擇。這樣也可以提高孩子練琴的興趣。另外在練習新曲子之前,要先唱一遍譜子,再分手練,分手練要注意在同一個速度里練,不能右手一個速度,左手又一個速度,這樣會給合手彈造成困難。
家長還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1.多鼓勵、少訓斥。幾乎所有的孩子剛開始學琴時,都有濃厚的興趣,因為一是新鮮、好奇;二是音樂自身魅力的吸引。那為什么孩子后來不愿意彈琴了呢?我常聽到陪練的家長說,陪孩子彈琴總是生氣。我們試想一下每首樂曲都要重復許多次,因為音要彈準,指法、奏法、節奏都要正確,這對很多琴童來說,每天的練習枯燥無比,因為孩子還沒有體會到樂曲給他帶來身心快樂。再加上彈錯時,還常伴隨著家長聲聲斥責,這就難怪孩子不想練琴了。所以家長一定要多鼓勵,有進步要大聲說“好!”再微小的進步都值得你大加贊美。夸獎是最好的激勵,表揚是最方便的手段。孩子彈得好要大聲表揚,積極的鼓勵。彈得不好或彈錯了,不要把自己的急躁傳遞給孩子,以免打擊他的積極性;更不要盲目攀比,動不動就拿別人孩子的優點來比自己孩子的缺點,這是最傷害孩子自尊心的做法。要隨時抓住孩子的閃光點,給于適當目標和積極地鼓勵,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家長要隨時肯定幼兒每日,每階段的進步,努力尋找孩子的閃光點。可以用一些鼓勵的方法,比如彈得好獎勵小獎章、小貼畫等,也可以把近期練得較好的曲子列出來,錄音珍藏或手機錄像發送給親戚看等等。實踐證明孩子精神狀態的好壞,決定了每天練琴的質量和效率。一句溫暖的鼓勵,就可以激發孩子的自信和激情,激勵孩子把事情做得更好。一句負面的批評可能會擊垮孩子的信心。不斷地鼓勵孩子的學習欲望,是琴童父母的首要任務。
2.培養孩子的興趣。關鍵是從小給孩子創造一個音樂熏陶的環境,如聽音樂會和音樂碟片,讓孩子學會聆聽,從小讓孩子多聽、多唱,鼓勵孩子邊聽邊哼唱;潛移默化之中熏陶孩子,增加音樂感覺,在音樂的節奏和旋律中提升學習興趣。另外心理上也可喚起他學習的期待,平時練琴中,讓他感覺學琴不特別困難,只要你付出了努力就能夠彈得好,好多人會因你會彈琴而賞識你,這些都容易使孩子產生學習期待。另外要維持興趣還要注意以下三點:1、每天練琴時間要嚴格固定,輕易不要變動。2、明確目標:要有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比如家人近期有過生日的,鼓勵孩子到那天演奏一首樂曲,或是準備要參加比賽或考級等3、曲目和教材方面,必彈的應少而精,選彈部分可以鼓勵孩子自主選擇。這點需要和老師商量。
3.養成練琴的好習慣。好習慣是無價之寶,學琴應特別注意養成良好的練琴習慣。習慣的好壞對練琴效率有直接影響,在初學階段,要不失時機地從細小環節做起,注意培養孩子的主動、專注、嚴謹、獨立的練琴習慣。同時,還要告訴孩子任何榮譽和成功都是與平時的努力和刻苦分不開的。教育孩子懂得“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的道理。
開始學琴階段,最好有家長或負責課外指導的其他成年人陪伴,由于成年人理解力強,便于在孩子練琴的時候進行指導,開始學琴有成人的陪伴能克服幼兒學習時的孤獨感,在增強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以后,要慢慢培養獨立學習練琴的習慣。我見過有一些家長陪練包辦的多,孩子就依賴你,自己不動腦筋,這也是學琴半途而廢的一個原因。所以家長需要做的是努力促進孩子獨立學習的勇氣,引導孩子獨立思考處理事情的能力。比如,讓孩子自己學會打開琴蓋、擺好譜子;練琴時自己拿教材;練完琴自己收譜子,關琴蓋等,這些事雖微小但卻能讓孩子明白學鋼琴是自己分內的事情。孩子在練琴中有疑問時,家長要耐心地給他指引,千萬不要一問問題就馬上拋出答案,而是要誘導式地回答問題,讓孩子自主找到解決的答案。另外一定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鼓勵孩子獨立思考、獨立處理問題。練琴時,假如他彈錯了音或某個技術動作不規范,家長不要沒完沒了地批評,老是打斷他彈琴,你可裝作沒看見,技術問題寧可事后來解決,也要讓孩子在自信心的驅使下,一直保持對學習的熱忱。家長從陪練漸漸到后來不再陪練,而是充當一個欣賞者、一個提醒者。每天練琴中,家長以一種欣賞的態度,盡管孩子的琴技還較幼嫩,但還應由衷地去欣賞從孩子手上流出的稚幻的音樂。在學琴的過程中會不間斷地出現瓶頸期,遇到困難是難免的。如果孩子遇到困難氣餒了不想練,就鼓勵他,幫他找找原因,困難象彈琴,你弱他就強,一遍不行彈十遍,二十遍、五十遍甚至百遍,告訴孩子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你要做個有心人,練好了給我們聽,等著你好消息等等,做家長的要善于用鼓勵的方法。我們要明白,好習慣是需要時間來養成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積累過程。
培養孩子獨立練琴就像是培養他們獨立行走一樣,在開始的時候,需要的是方向性的指引,而不是替代,替代最終只能培養出惰性。所以要避免那出于疼愛的處處“幫忙”。
琴童家長的任務主要有以下幾點:1.及時督促孩子每天準點練琴。2.想辦法讓他覺得彈琴時是一件很輕松愉快的事情。3.給孩子創造一個寧靜獨立的空間,讓他能夠安靜地識新譜。4.提醒孩子數節拍。5.將課堂上老師的手腕動作,手指動作復述出來。可以在上課時把老師的示范錄下來,回家放給孩子看。
最后,家長要充當孩子與老師之間的橋梁,不但要積極的配合老師的教學,以成熟的眼光和智力來溝通師生學習的疑問,督促孩子把基礎打扎實,還應及時地向老師反映情況。
[1] 黃因.琴童媽媽100問.湖南文藝出版社.
